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38亿港元,2017年为1.117亿港元[11]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9.33港仙,2017年为4.36港仙[11] - 2018年集团营收23.122亿港元,较去年减少29.0%;毛利额1.769亿港元,较去年减少55.2%;净利润2.15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09.6%[14] - 2018年核心业务收入减少37.2%至18.529亿港元,2017年为29.521亿港元[53][55] - 2018年集团总收入为23.122亿港元,2017年为32.585亿港元[53][55] - 2018年核心业务毛利按年减少55.8%至1.518亿港元,2017年为3.435亿港元,核心业务毛利率降至8.2%,2017年为11.6%[54][55] - 2018年集团整体毛利率为7.7%,2017年为12.1%[54][55]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加113.2%至2.38亿港元,2017年为1.117亿港元,基本每股盈利为9.33港仙,2017年为4.36港仙[59] - 2018年研发团队成员为530人,2017年为840人,研发开支为5220万港元,占收入2.3%,2017年为9060万港元,占比2.8%[60] - 2018年销售及分销成本减少20.7%至1.145亿港元,2017年为1.444亿港元,占收入4.9%,2017年占比4.4%;行政开支减少0.8%至1.212亿港元,2017年为1.222亿港元,占收入5.2%,2017年占比3.8%[61][6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按年增加113.2%至2.38亿港元(2017年:1.117亿港元)[63]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9.33港仙(2017年:4.36港仙)[63] - 2018年研发开支为5220万港元(2017年:9060万港元),占集团收入约2.3%(2017年:2.8%)[64] - 公司本年度销售及分销成本减少20.7%至1.145亿港元(2017年:1.444亿港元),占收入的比例为4.9%(2017年:4.4%)[65] - 2018年公司行政开支减少0.8%至1.212亿港元(2017年:1.222亿港元),占收入的5.2%(2017年:3.8%)[66] - 2018年公司总收入为18.529亿港元,毛利为1.518亿港元,毛利率为8.2%;2017年总收入为29.521亿港元,毛利为3.435亿港元,毛利率为11.6%[70] - 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为5.185亿港元,扣除费用后实际收益净额约3.636亿港元[76][79]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6.478亿港元,其中46.9%为人民币,52.8%为美元[81]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抵押人民币银行存款5760万港元,总银行借贷为8390万港元,均为人民币且一年内偿还[81] - 2018年存货周转期为121天,2017年为105天;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周转期为55天,2017年为37天;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周转期为58天,2017年为48天[85] - 2018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3.1倍,2017年12月31日为1.9倍[86] - 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2.504亿港元,2017年为3.802亿港元[98] - 2018年资本开支为4560万港元,2017年为5350万港元[98] - 2018年开发成本为1.66亿港元,2017年为2.011亿港元[98] - 2018年底公司资产总值为29.72亿港元,银行借贷为8390万港元,负债比率为2.8%;2017年底资产总值为36.304亿港元,银行借贷为8410万港元,负债比率为2.3%[100][101] - 2018年公司宣派两次特别股息,分别约为1.024亿港元和2500万港元[10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对上海国奥电子科技持股2.73%,投资成本约为1350万港元,公允价值约为3860万港元,2017年底为8030万港元[114] - 2018年公司从上海国奥获得股息14.6万港元[11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约1760人,2017年为2540人[115] - 2018年公司员工总成本为3.031亿港元,2017年为3.08亿港元[11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上海古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73%股权,成本约为1350万港元,公平值约为3860万港元(2017年12月31日为8030万港元),本年度收取股息14.6万港元[116]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约有1760名雇员(2017年为2540名),本年度员工成本总额为3.031亿港元(2017年为3.08亿港元)[11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25.202543亿股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本年度未发行股票[9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2,520,254,300股股份[17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2,520,254,300股股份[193] - 公司于2018年12月31日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约为372,180,000港元,包括缴入盈余约193,848,000港元和累计溢利约178,332,000港元[167][169]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于2019年3月21日宣布宣派每股1港仙,总数约2500万港元的特别股息[11]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本年度末期股息[14] - 董事会不建议向股东派发2018年度末期股息,公司无与股东订立放弃股息安排[158] 业务合作与项目进展 - 1月公司与国内某新零售明星企业合作[4][7] - 3月公司晨兴工厂持续通过IATF16949体系认证,承接汽车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业务[4][7] - 4月公司与某国际著名汽车品牌合作,定制一款高端三防智能手机[4][7] - 6月公司为美国客户定制的工业级AR眼镜防爆版量产出货[4][7] - 8月公司为世界500强欧洲某企业定制的4G+TETRA对讲终端交付[4][7] - 9月公司推出智慧城市物联网新产品,应用于路面市政管理[4][7] - 12月公司推出的PCBA测试机器人成套设备获手机制造行业普遍采用[4][7] 手机及物联网终端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手机及物联网终端业务营收8.299亿港元,较上年减少22.9%;毛利额733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46.3%;毛利率8.8%,较上年减少3.9%[16][19] - 手机及物联网终端业务2018年收入按年大幅减少22.9%至8.299亿港元(2017年:10.769亿港元),毛利率降至8.8%(2017年:12.7%)[72] 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 智能手机市场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饱和,2018年全球消费类手机市场负增长,出货量下降[18][20] - 预计2019年手机品牌和机型进一步集中,市场竞争加剧,营商环境更严苛,上游供应商或持续倒闭,部分客户有资金和营运风险[23][26] - 2019年制造行业营商环境严峻,企业投资保守,自动测试机器人市场趋于饱和[44][45] - 消费类通讯终端品牌集中、需求下降致产能过剩,大量设计公司转向行业下游,上游供应链企业倒闭中断供应,影响公司生产[198][200] 集团业务发展策略 - 集团拥有充裕研发合同和产品订单,中美对峙和行业洗牌带来新的海外优质客户和项目[24][26] - 2019年集团终端板块将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订单质量和按时交付,扩大欧美日物联网和行业应用市场销售渠道[25][27] - 终端板块持续向物联网/行业应用终端业务转型,物联网和行业终端在营收及毛利贡献上占该板块较大比重[17][19] - 2019年公司将重点开拓新产品和新市场,预计产品线仍可获利[44][45] - 2019年公司停止非标准设备业务相关投资,机器视觉和AI、智能IOT产品线有望实现利润[44][45] - 2019年与深圳日海合作采用纯加工的EMS模式,预计总营业额较2018年少[33] - 2019年公司将发展和扩大线上业务[35][36][40] - 公司拟使用出售事项部分所得款项,约2.015亿港元用于购买中国东莞土地及建造营运中心,约1.151亿港元用于更新生产设备、发展自动化智能3D仓库等[124] EMS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EMS业务2018年营收5.616亿港元,较上年减少61.4%,毛利49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96.1%[30][31] - 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业务2018年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61.4%,毛利率下降至0.9%(2017年:8.8%)[78] IOT系统和O2O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IOT系统和O2O业务2018年继续亏损,2019年公司将发展和扩大线上业务[35][36][40] - 物联网系统及运营业务2018年收入维持3.189亿港元(2017年:3.189亿港元),毛利率下降至10.4%(2017年:12.6%)[78] 智能制造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智能制造业务2018年营收1.425亿港元,较上年上涨40.5%,毛利4030万港元,较上年增加2.7% [37][41] - 智能制造业务营收和利润主要来自工业机器人产品,非标准设备业务因客户取消订单亏损[38][39][41] - 机器视觉和AI产品线、智能IOT产品线处于投资阶段,2018年营业额小,整体贡献少[43] - 智能制造业务收入增加40.5%至1.425亿港元,毛利增加2.7%,毛利率降至28.3%[81] 物业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沈阳“晨兴 • 翰林水郡”项目四期共1842个住宅单位,已售1827个;泰州“七里香溪”项目二期共748个住宅单位、9个商铺及22个商业单位,已售747个住宅单位、7个商铺及22个商业单位[47] - 2018年物业销售收入达4.094亿港元,2017年为3.064亿港元,毛利率降至 - 5.2%,2017年为16.9%[47] - 2018年物业租赁管理收入为5000万港元,租赁毛利率为93.0%,出租总面积约4.1万平方米[50] 公司股权交易与股份回购 - 2018年12月28日,公司子公司上海希姆通出售上海博申81.25%股权,总代价为人民币600万元[108][111] - 2018年12月28日,希姆通系统出售上海博申81.25%股权,代价为人民币600万元[185] - 2018年12月28日,上海博申就偿还上海云贸贸易到期款人民币9588566.68元订立分期付款协议[185] - 公司于2018年12月31日止12个月在联交所购回51,136,000股股份,随后于2018年8月、9月、10月、12月和2019年1月注销[161] - 2018年7 - 12月各月股份回购情况:7月回购2,400千股,每股最高0.310港元,已付总价747千港元;8月回购3,420千股,每股最高0.300港元,已付总价1,030千港元;9月回购15,718千股,每股最高0.300港元,已付总价4,728千港元;10月回购7,040千股,每股最高0.300港元,已付总价2,115千港元;11月回购1,298千股,每股最高0.275港元,已付总价358千港元;12月回购21,260千股,每股最高0.315港元,已付总价6,480千港元[162] 公司人员与组织架构 - 楊文瑛女士74歲,為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於電子及電信業擁有逾20年經驗,1968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37][138] - 王祖同先生74歲,為執行董事及集團總裁,於電機、電子及電訊業有豐富經驗,1968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39][140] - 唐融融女士65歲,為執行董事、業務運營總部副總裁,於人力資源等方面有近20年經驗,1978年畢業於贛南醫學專科學校[143][144] - 劉軍先生46歲,為執行董事及集團首席執行官,1994年畢業於天津大學,1997年取得南京郵電學院資訊技術碩士學位,2015年6月獲委任為執行董事[14
晨讯科技(02000) - 2018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