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勤油服(02178) - 2020 - 年度财报
百勤油服百勤油服(HK:02178)2021-04-29 18:4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收益为389,934千港元,较2019年的478,245千港元下降18.5%[7] - 2020年经营亏损为53,178千港元,较2019年的60,717千港元减少12.4%[7] - 2020年年内亏损为78,729千港元,较2019年的87,378千港元减少9.9%[7] - 2020年每股基本亏损为4.2港仙,较2019年的5.0港仙下降16.0%[7] - 2020年总资产为1,018,689千港元,较2019年的966,588千港元增长5.4%[8] - 2020年总负债为664,274千港元,较2019年的560,873千港元增长18.4%[8] - 2020年公司收入约3.899亿港元,较2019年约4.782亿港元减少约18.5%[25] - 2020年公司亏损约7870万港元,较2019年的8740万港元减少约10.0%[25] - 2020年公司总收入约3.899亿港元,较2019年约4.782亿港元减少约18.5%,减少约8830万港元[51][61] - 2020年公司材料成本约10590万港元,较2019年约11010万港元减少约3.8%,占2020年收入约27.2%,高于2019年约23.0%[62] - 2020年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折旧约为5350万港元,较2019年约5640万港元减少约5.1%[63] - 2020年公司雇员福利开支约为7200万港元,较2019年约10210万港元减少约29.5%[64] - 2020年公司分销开支约为490万港元,较2019年约940万港元减少约47.9%[65] - 技术服务费约为10260万港元,较2019年增加约2940万港元(或约40.2%)[66] - 接待及营销费用约为1130万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540万港元(或约32.3%)[69] - 其他开支约为3060万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1960万港元(或约39.0%)[70]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约为1250万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6280万港元(或约83.4%)[71] - 经营亏损约为5320万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750万港元(或约12.4%)[74] - 融资成本净额约为2630万港元,较2019年增加约210万港元(或约8.7%)[76] - 年内亏损约为7870万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870万港元(或约10.0%)[77] - 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3.324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2530万港元(或约7.1%)[79] - 使用权资产约为3350万港元,较2019年增加约1170万港元(或约53.7%)[81] - 贸易应付款项约为1.729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约4010万港元(或约30.0%)[8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47.3%,2019年为42.3%[90] 业务周转及比率指标变化 - 2020年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226天,2019年为171天[9] - 2020年存货周转天数为197天,2019年为229天[9] - 2020年资产负债比率为47.3%,2019年为42.3%[9] - 2020年股本回报率为 -20.7%,2019年为 -20.1%[9] 新业务及股权交易情况 - 2020年公司新业务活动收益约660万港元,2019年为零[23] - 2020年11月13日,公司就百勤惠州交易签订协议,各方出资4100万元人民币(约4900万港元),出售百勤惠州14.6199%股权及Star Petrotech全部股权[23] - 百勤惠州交易预计2021年第二季度完成,完成后公司于百勤惠州的股权将由70%减至约38.60%[24] 原油价格变化 - 2020年布伦特原油价格从1月约72美元/桶下跌至4月约16美元/桶,2021年3月回升至约71美元/桶[28] 不同市场收入变化 - 2020年中国市场收入约3.328亿港元,较2019年约3.537亿港元减少约5.9%;海外市场收入约5710万港元,较2019年约1.245亿港元减少约54.1%[31] - 2020年中国北方收入约7680万港元,较2019年约6900万港元增加约11.3%[33] - 2020年中国西南收入约1.619亿港元,较2019年约1.58亿港元增加约2.5%[36] - 2020年中国西北收入约2810万港元,较2019年约4870万港元减少约42.3%;中国其他地区收入约6600万港元,较2019年约7800万港元减少约15.4%[36] - 2020年海外市场总收入约5710万港元,较2019年约1.245亿港元减少约54.1%,其中中东收入约3620万港元,减少约59.4%,其他地区收入约2090万港元,减少约41.0%[37][38] 各业务线收入变化 - 2020年公司总收入约3.899亿港元,较2019年约4.782亿港元减少约18.5%,其中油田项目工具及服务收入约3.395亿港元,减少约19.9%,咨询服务收入约4370万港元,减少约19.2%,其他收入约670万港元[40][41] - 2020年油田项目工具及服务中,钻井收入约3430万港元,较2019年约2680万港元增加约28.0%,完井收入约6930万港元,减少约36.5%,增产收入约2.359亿港元,减少约18.1%[42] 业务服务成果 - 2020年公司完成20口井的钻井服务[45] - 2020年公司在中国市场为72口井提供增产服务[49] 客户收入占比情况 - 2020年来自客户1的收入约20930万港元,占2020年总收入53.7%,较2019年增长0.1%[51] 雇员相关情况 - 2020年公司安排83次合计逾8364小时的培训,210名雇员参加[5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395名雇员,较2019年12月31日的383名增长约3.1%[5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深圳办事处、惠州工厂及新加坡工厂共有353名全职雇员,雇佣结构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无重大变化[163] - 雇员性别分布为男性81%,女性19%;年龄组分布为18 - 25岁占7%,26 - 35岁占43%,36 - 45岁占25%,46 - 55岁占14%,56岁或以上占11%;雇员类别分布为高级管理层占2%,中级管理层占4%,前线及其他员工占94%;地区分布为中国内地占89%,马来西亚占4%,新加坡占5%,其他国家或地区占2%[164] - 报告期内公司共有89名雇员离职,总离职率为25%[174] - 报告期内公司81%的雇员接受了培训,总培训时数为985小时,每名雇员平均受训2.79小时[193] - 高级管理人员受训雇员百分比为50%,每雇员平均受训0.61小时[194] - 中级管理人员受训雇员百分比为62%,每雇员平均受训2.54小时[194] - 前线及其他员工受训雇员百分比为84%,每雇员平均受训2.91小时[194] - 男性受训雇员百分比为86%,每雇员平均受训3.22小时[194] - 女性受训雇员百分比为60%,每雇员平均受训0.97小时[194] 专利及研发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有40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5项发明专利,正申请6项实用新型专利及24项发明专利[59] - 2021年公司将继续专注研发井下完井工具及特定高端钻井工具及技术[59]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 - 这是公司第五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报告期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97] - 集团通过多种渠道与主要持份者交流,进行重要性评估,让持份者对17个议题评分[99] - 持份者重视的议题为产品/服务质量和职业健康与安全,认为环境问题对集团业务运营不太重要[108] - 集团以最高的QHSE标准开展业务,融入社会、环境及管治,优先聘用当地人士[110] - 集团致力于实现零工伤、零事故等目标,应对客户日益严格的要求[111] - 集团成立健康、安全与环境指导委员会,监督内部健康、安全与环境事务[113] 排放及废弃物情况 - 移动燃料源汽油和柴油排放氮氧化物44.80公斤、可吸入悬浮粒子3.14公斤、硫氧化物0.83公斤[121] - 固定燃料源煤气排放氮氧化物1.03公斤、硫氧化物小于0.01公斤[122] - 公司业务运营共产生1962.96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总排放密度为0.09吨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每生产一吨排放44.61吨二氧化碳当量[125] - 范畴1直接排放163.52吨,占比8%;范畴2能源间接排放1646.99吨,占比84%;范畴3其他间接排放152.45吨,占比8%[127] - 公司报告期内产生有害废弃物3.64吨(2019年:3.28吨),总密度为每平方米0.17公斤及每生产一吨0.08吨,生产过程废弃物占比96%[130] - 惠州工厂生产废物1.53吨,新加坡工厂生产废物1.96吨,新加坡工厂非生产废物0.15吨[131] - 公司报告期内产生无害废弃物124.22吨(2019年:39.28吨),总密度为5.92千克/平方米及2.82吨/吨生产量[132] - 2020财年无害废弃物中废金属112.71吨、办公废物3.71吨、厨余7.80吨[133] 减排目标 - 公司制定5年减排目标,到2025财年将集团排放量减少10%[136] 能源及资源消耗情况 - 报告期内集团总能源消耗为2,718,598千瓦时,总能源消耗密度为129.57千瓦时/平方米及61.79兆瓦时/吨生产量[144] - 报告期内电力消耗约占总能源消耗量的79%,与上一报告期相比,用电量增加了389%[146] - 报告期内集团总用水量为18,126立方米,总能源消耗密度为411.95立方米/吨生产量或0.86立方米/平方米,与上一报告期相比增幅巨大[150] - 集团在压裂作业中增加使用电动泵取代柴油发动机,使柴油消耗量减少了20%[152] - 报告期内集团共消耗产品包装材料25.62吨,消耗密度为0.58吨/吨生产量及1.22吨/平方米,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显著增加[155] - 深圳办事处耗电量43,312千瓦时、惠州工厂1,894,620千瓦时、新加坡工厂208,795千瓦时[149] - 深圳办事处耗水量117立方米、惠州工厂17,484立方米、新加坡工厂525立方米[151] 废弃物处理情况 - 有害及无害废弃物由持牌收集商处理,办公室废物由物业收集,厨余由农民收集[142] 公司对雇员政策 - 公司认可雇员辛劳,秉持为雇员创造价值使命,关心雇员福祉,提供有吸引力职业前景及多元化学习机会[160] - 公司打造公平透明工作场所,提供丰厚报酬,有公平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严格遵守国家和当地雇佣及劳工常规法律法规[161] - 雇佣合约列明聘用细节,公司政策、标准及对雇员期望载于《行为准则》及《员工手册》[165] - 公司提供具竞争力薪酬待遇,根据法定要求提供社会保险、补贴、假期及其他权益,每年进行薪酬检讨[169] - 公司每年进行晋升考评,雇员可基于能力及胜任程度获得内部晋升机会[171] - 公司致力促进工作场所多元化及包容性,实行非歧视雇佣常规,禁止多种形式歧视[172] 职业健康与安全情况 - 因工死亡人数为0,工伤损失工作天为48天,工伤损失少于3个工作天的有2起,多于3个工作天的有1起[182][183][184][185] - 公司遵守中国和新加坡等地区职业健康与安全、劳动等相关法律法规,报告期内无严重违规情况[179][185][195] - 公司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管理程序》及《职业健康管理政策》控制风险[179] 疫情应对措施 - 公司为应对新冠疫情成立应急小组,采取提高卫生水平、强制社交隔离等措施[187] 供应商情况 - 报告期内集团共有260家供应商[199] - 中国大陆供应商数量为146家[200] - 新加坡供应商数量为102家[200] - 其他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和马来西亚)供应商数量为12家[200] - 中国大陆供应商提供原材料、机械设备及服务[200] - 新加坡供应商提供原材料、辅助材料、成品组件、标准零件、机械及一般硬件[200] - 其他国家供应商提供原材料、辅助材料、成品组件、机械设备、API测试软件及服务[200] 供应链管理情况 - 集团与承包商及服务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