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科控股(02323) - 2020 - 年度财报
融科控股融科控股(HK:02323)2021-04-30 08:10

公司业绩公布及股息情况 - 公司2020年中期业绩于8月28日公布,全年业绩于2021年3月29日公布[8] - 公司2020年中期和末期股息均为无[8]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就本年度宣派末期股息,2019年亦为零[41][45] 公司重要日期安排 - 公司股东过户登记将于2021年6月22日至25日暂停办理,股东周年大会于6月25日举行[8]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印刷线路板制造销售、财务投资和金融服务[10] 各业务线经营情况 - 2020年公司制造业销售较2019年有小幅增长,但因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制造业汇兑产生巨大损失[15] - 从去年底开始,全球印刷线路板制造商面临主要材料价格急剧上涨、供应短缺问题,导致公司销售损失[16] - 2020年公司财务投资和金融服务业务因逾期应收款减值、证券公允价值损失和商誉减值等继续遭受重大损失[20] - 香港和中国内地受规管活动及重组业务在2020年复杂环境下发展困难[20] 公司战略与管理建议 - 董事会和管理层认为公司应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探索资管等业务机会,提高交易可收回性并维持充足现金流[21]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刘廷安和卓可风于2020年4月6日辞任,李永军于同日获委任为公司主席[4]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总营收2.7758亿港元,较2019年的2.0894亿港元增长约32.85%,主要因制造业务销量增加[36] - 2020年公司税前亏损约10.3699亿港元,2019年为6.0260亿港元,主要因交易性金融投资未实现公允价值损失约2.5653亿港元及各类应收款项减值损失总计3.0812亿港元[37]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0.2997亿港元,2019年为6.5862亿港元[38]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约46.65港仙,2019年为29.83港仙[38] - 公司本年度总收入2.7758亿港元,较2019年的2.0894亿港元增加约32.85%[39] - 本年度除所得税前亏损约10.3699亿港元,2019年为6.026亿港元[39]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19年的约6.5862亿港元增至2020年的约10.2997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从29.83港仙增至46.65港仙[39] - 财务投资分类以已变现及未变现公平值亏损及利息收入形式录得亏损约9.268亿港元,2019年为4.428亿港元[44][4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总权益约11.8919亿港元,净债务约14.3674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54.71%,2019年12月31日分别为21.7878亿港元、20.586亿港元和48.52%[58]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约为118919万港元,2019年为217878万港元;负债净额约为143674万港元,2019年为205860万港元;负债权益比率为54.71%,2019年为48.52%[61]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88040万港元,2019年为185153万港元;流动资产约为197210万港元,2019年为349348万港元;流动负债约为109170万港元,2019年为164195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81,2019年为2.13[63][67]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存款约为2846万港元,2019年为1945万港元;制造分类贸易应收账款约为12386万港元,2019年为10909万港元;应收账款周转日为98日,2019年为94日[64][67] - 公司存货由2019年12月31日约5634万港元减少至2020年12月31日约5522万港元;制造分类存货周转日为48日,2019年为53日;贸易应付账款由2019年约11332万港元增加至2020年约13759万港元;应付账款周转日约为121日,2019年为107日[65][68] - 2020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约为13186万港元,2019年为13937万港元,固定年利率介乎0.85%至4.35%,2019年为2.58%至4.35%[66][69] - 2020年12月31日从联营公司取得的其他贷款金额约为17794万港元,无抵押、不计息,须于未来4年内偿还;其他贷款余额按年利率3%至8%计息,2019年为5%至8%,其中20000万港元及47819万港元分别须于未来十二个月内及未来2至3年内偿还[71][73] - 执行董事卓可风垫付贷款11946万港元,实际年利率7%,须按要求偿还;前执行董事刘廷安垫付贷款280万港元,不计息,无固定还款期[72][7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约17740万港元,2019年为33386万港元[166][16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会籍债权证427万港元分类为非流动资产,上市股权投资17313万港元分类为流动资产,2019年上市股权投资为32959万港元[166][16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制造业务营收4.6103亿港元,2019年为4.2509亿港元[36] - 2020年财务投资业务亏损1.8345亿港元,2019年为2.1615亿港元[36] - 制造业务分类总收入从2019年的4.2509亿港元增至2020年的4.6103亿港元,增幅约8.45%,毛利率从8.72%升至9.45%[39][42][46] - 财务投资分类亏损从2019年的2.1615亿港元降至2020年的1.8345亿港元[39] 公司名称及标志变更 - 2020年6月23日起,公司英文名由“HKBridge Financial Holdings Limited”改为“Renco Holdings Group Limited”,中文名“融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取代“港桥金融控股有限公司”[30][32] - 2020年7月20日,香港公司注册处确认公司新英文名“Renco Holdings Group Limited”在港注册[30][32] - 2020年7月29日起,公司采用新标志[30][32] 业务复苏预期 - 预计2021年下半年恢复中国和香港之间通关安排,公司制造和金融服务业务销售及运营有望逐步复苏[25][27] 公司投资基金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设立12个投资基金,8个与一带一路有关,4个与港桥基金有关,管理资产总额约26.2亿港元[52][5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向部分基金注资约13.8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5.6亿港元[55][59] 博大基金相关情况 - 2017年1月25日公司向博大基金注资20000万港元,该基金旨在为投资者带来长期资本增值[75][78] - 博大基金主要通过投资香港或其他地方私营及上市公司的债务或股本证券等金融工具实现投资目标[76][78] - 公司认为认购博大基金可捕捉投资机会,使投资组合多元化,符合公司开展金融投资的扩张计划[77] - 2019年8月公司通过持有Grand Highlight 50%权益取得博大基金共同控制权,博大基金底层投资债券于2020年12月20日到期,双方仍在协商未达成安排[81][84] - 债券发行人应按8%(2019年7月后:2%)年利率向公司缴纳额外利息,未偿还债务记在应收账款[83][85] - 2020年公司就债券发行人贸易应收账款计提额外减值亏损2820万港元(2019年:1671万港元),合营企业应收债券减值亏损6232万港元,2020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约1549万港元(2019年末:3900万港元)[87][89] 华融基金相关情况 - 2017年4月10日公司向华融基金注资3.4亿港元,华融基金筹集资金用于收购不多于22.3亿港元丰盛控股股份及其他资产[88][90] - 2017年3月22日公司获6912万股卓尔智联股份作为认购华融基金权益的担保,2018年末确认其公允价值2.93亿港元为衍生金融资产,2019年处置[91] - 2020年末若计算华融基金净销售收益分配,其投资公允价值为零(2019年末:零)[92] - 公司就华融基金进行诉讼,因疫情诉讼严重推迟,2021年3月9日已向高等法院提交并送达申索陈述书[93] - 2017年3月22日公司以69120000股卓尔股份为认购华融基金作抵押,2018年12月31日确认卓尔股份公平值29300万港元为衍生金融资产,2019年出售[94] - 2020年12月31日,考虑华融基金分派销售所得款项净额后,其投资公平值为零(2019年12月31日亦为零),公司仍在进行有关华融基金的诉讼[94] 自然资源基金相关情况 - 2017年5月14日和2018年3月12日公司分别向香港桥一带一路自然资源基金注资2.2亿港元和3.75亿港元,公司为该基金普通合伙人及唯一二级有限合伙人[93] - 2017年5月14日和2018年3月12日,公司分别向自然资源基金注资22000万港元和37500万港元[95] - 2019年5月16日,公司成为自然资源基金普通合伙人和唯一有限合伙人,其资产、负债及业绩并入公司财务报表[98][100] - 公司成为自然资源基金唯一有限合伙人时,其有应收贷款22000万港元,年利率6%;持有债券I本金37500万港元,年利率10%,2019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约41200万港元[99][100] - 2020年5月29日,公司从自然资源基金退资,收回账面价值23160万港元应收贷款[102][105] - 2020年5月29日,自然资源基金和固定收益基金进行“一带一路基金重组”,各认购高科技投资基金和特殊机会基金50%权益,自然资源基金获并购基金100%权益,2020年1月1日生效[103][105] - 2020年7月17日,固定收益基金将特殊机会基金50%权益转让给自然资源基金,后者成唯一有限合伙人[108][112] - 截至报告日期,自然资源基金分别持有并购基金和特殊机会基金100%权益[110][113] 固定收益基金相关情况 - 2017年5月14日和2018年3月12日,公司分别向固定收益基金注资22000万港元和37500万港元[110] - 2017年5月14日和2018年3月12日,公司向固定收益基金分别注资2.2亿港元和3.75亿港元[114] - 2019年5月16日,公司成为固定收益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及唯一有限合伙人,其资产、负债及业绩并入公司财报[115][120] - 公司成为固定收益基金唯一有限合伙人时,该基金有应收贷款2.2亿港元,年利率6%;持有债券本金3.75亿港元,年利率10%,2019年底债券账面价值约4.09亿港元[116][120] - 2020年5月29日,公司从固定收益基金提取2.2亿港元,获账面价值2.3073亿港元的应收贷款[117][120] - 2020年7月17日,自然资源基金将高科技投资基金50%权益转让给固定收益基金,后者成为唯一有限合伙人[119][121] - 年报日期,固定收益基金持有高科技投资基金100%权益[124][126] 并购基金相关情况 - 公司成为并购基金唯一有限合伙人时,该基金应收贷款2亿港元,年利率5%,免息融资约1800万港元,贷款到期日延至2021年12月31日[124][127] - 2020年,并购基金因借款人受疫情影响未收回欠款,为贷款I计提减值亏损6534万港元[131][133] - 2020年12月31日,贷款I账面价值约1.86亿港元[131][133] 高科技投资基金相关情况 - 高科技投资基金收购超人智能股份批次3的64,148,063股[135][139] - 2017年9月12日,高科技投资基金借出本金8000万港元,年利率5%,免息融资约415万港元,贷款到期日延至2021年12月31日[136][139] - 2020年高科技投资基金为借款II计提减值亏损2532万港元(2019年为零),借款II账面价值约7200万港元[141][145] 地标基金相关情况 - 自2017年12月27日起,集团向地标基金注资2.2亿港元[142][146] - 地标基金认购本金2亿港元债券,年利率5%,免息融资约1800万港元,债券到期日延至2021年12月31日[142][146] - 2020年地标基金为债券III计提额外减值亏损4102万港元(2019年为2361万港元),债券III账面价值约1.85亿港元(2019年为2.16亿港元)[149][152] 绝对回报基金相关情况 - 绝对回报基金收购超人智能股份批次2的24,397,946股[150][153] - 一带一路基金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