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远海发(02866) - 2019 - 年度财报
中远海发中远海发(HK:02866)2020-04-27 16:3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企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16.08亿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装箱船队规模达87艘,总运力达60.94万TEU,集装箱保有量约为366万TEU,下属公司年产能达55万TEU[2] - 公司于1997年成立,2016年战略转型为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131] 财务数据 - 2019年收益为141.56亿元,较2018年的162.42亿元下降13%[6] - 2019年营运溢利为31.94亿元,较2018年的28.01亿元增长14%[6] - 2019年除税前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19.44亿元,较2018年的17.16亿元增长13%[6] - 2019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溢利为17.45亿元,较2018年的13.84亿元增长26%[6] - 2019年毛利率(持续经营业务)为25%,较2018年的24%增长4%[6] - 2019年税前溢利率(持续经营业务)为14%,较2018年的11%增长27%[6] - 2019年负债比率为416%,较2018年的533%下降22%[6] - 2019年总资产为1444.94亿元,较2018年的1378.37亿元增长5%[7] - 2019年净资产为242.08亿元,较2018年的180.40亿元增长34%[7] - 2019年公司实现收入141.56亿元,较2018年减少13%;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7.45亿元,较2018年增长26%;每股基本盈利为0.1285元[10] -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56亿元,较去年减少13%;除所得税前持续经营业务利润总额为19.44亿元,较去年增长13%;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利润为17.45亿元,较去年增加26%[36] - 航运及相关产业租赁业务2019年收入110.40亿元,较去年增长6%,占总收入70.5%;集装箱制造业务收入45.83亿元,较去年下降41%,占总收入29.2%;投资及服务业务收入4799.3万元,较去年上涨3%,占总收入0.3%[37] - 2019年租赁业务收入110.40亿元,较去年保持平稳,其中船舶租赁业务收入50.85亿元,较去年下降1%;集装箱租赁业务收入34.05亿元,较去年上涨6%;其他产业融资租赁收入未提及具体金额[39] - 2019年租赁业务营运成本为74.71亿元,较去年同比上涨8%,主要由于融资租赁业务进一步扩大及汇率变动影响所致[41] - 2019年集装箱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83亿元,较去年下降41%,年度集装箱累计销售402943TEU,较去年降低35%[40] - 2019年集装箱制造业务营运成本为45.82亿元,较去年下降37%,主要由于本年集装箱销量下降,导致材料、人工等生产成本相应减少[43] - 2019年营业成本为59.1万元,较去年49.7万元上涨19%[45] - 2019年投资业务收益为30.38796亿元,较去年18.30751亿元上涨66%[45] - 2019年毛利为35.40375亿元,2018年为38.99241亿元[4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投资对联营合营公司盈利为22.91763亿元[46] - 2019年持有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期末公平价值相对公司资产总额比例为5.5%[47] - 2019年持有中国光大银行股权期末公平价值相对公司资产总额比例为2.2%[47] - 2019年持有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期末公平价值相对公司资产总额比例为5.9%[48] - 2019年持有上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期末公平价值相对公司资产总额比例为0.7%[48] - 2019年公司及境内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50] - 2019年集团经营现金流入净额为84.24亿元,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为96.35亿元[50] - 2019年集团分销、行政及一般开支为11.79亿元,较2018年增加27%[50] - 2019年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利润为17.45亿元,较2018年上涨26%[5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负债为244.71亿元[52] - 2019年集团来自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为84.24亿元,较2018年增加20.06亿元[53][54][55] - 2019年集团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额为103.84亿元,较2018年减少74.05亿元[54][56] - 2019年集团用于融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额为37.15亿元,较2018年减少69.43亿元[54][57] - 2019年集团借入新增贷款等计731.98亿元,偿还贷款等本金计716.42亿元,支付利息计48.45亿元[5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款余额为11.11亿元,较去年增加7612.8万元[58]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净负债比率为416%,低于去年的533%[59] - 2019年集团产生汇兑收益5744.8万元,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减少归母股东权益1.87211亿元[59] - 2019年度集团用于添置集装箱及其他开支28.28747亿元,购买融资租赁资产开支215.42542亿元[60]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中物业等为6766.5万元,股权投资承担为7.57005亿元[61]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部分资产作抵押,集装箱船舶等账面净额约257.65286亿元,应收融资租赁款240.15141亿元,抵押存款2375.39万元[62]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保留盈余金额约为9.34亿元,按中国会计准则及规则编制所得[81] - 2017 - 2019年从经营租赁服务取得收入分别为1553789千元、1268993千元、1221094千元[118] - 2017 - 2019年从集装箱制造及服务取得收入分别为1561991千元、3799172千元、1251341千元[118] - 2017 - 2019年从融资租赁服务取得收入分别为11146千元、7291千元、60783千元[119] - 2017 - 2019年从船舶租赁服务取得收入分别为5466347千元、4847262千元、4603814千元[119] - 2017 - 2019年从保理服务取得收入分别为73652千元、88564千元、555660千元[121] - 2017 - 2019年从管理服务取得收入分别为29995千元、18868千元、20000千元[123] - 2019年从上海寰宇物流设备有限公司委托服务取得收入为4027千元[123] - 2017 - 2019年向中远海运集团支付船舶服务支出分别为1060544千元、810445千元、1233933千元[124] - 2017 - 2019年公司向中远海运发展集团提供集装箱管理服务交易额分别为322,749千元、559,937千元、1,020,296千元[126] - 2017 - 2019年公司向中远海运发展集团提供综合服务交易额分别为17,476千元、27,167千元、46,238千元[126] - 2017 - 2019年公司与中远海运财务存款服务每日最高存款结余分别为8,965,526千元、11,131,949千元、11,762,747千元[128] 股息与股份回购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45元[10] - 2019年公司完成A、H股股份回购约1.5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约1.32%[16] - 2019年下半年公司向全体股东合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约人民币3.8亿元[16] - 2020年3月27日董事会建议2019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45元,合共约5.18782亿元[63] - 公司建议2019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45元(含税),按11,528,497,997股计算约为5.19亿元,2018年为每股0.033元,约3.84亿元[7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分别回购79,627,003股A股和75,000,000股H股,其中75,000,000股H股已注销[83] - 2019年5月公司回购7500万股股份,最高每股1.06港元,最低每股1.00港元,总代价77409240港元[84] 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集装箱船队规模达87条,总运力达60.94万TEU;6.4万吨级散货船4艘;各类船舶合计约80余艘;码头等项目30余个[1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所属佛罗伦集装箱保有量约366万TEU,规模位居世界第二[12] - 中远海运集团收购的胜狮货柜企业有限公司旗下精华资产,委托公司下属上海寰宇物流装备有限公司管理,使集团造箱板块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第二[14] 业务板块发展策略 - 公司租赁板块注重内外兼修,集装箱制造板块发挥规模效应,投资及服务板块深耕产融结合[10][11][12][14][15] - 公司推进“远海”系列产业基金布局,挖掘优质产融结合项目[15] - 航运及相关产业租赁业务短期盘活存量,长期提升对外业务比重,打造特色航运租赁公司[19][23][26] - 集装箱制造业务推进资产整合,增强综合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制造企业[19][27] - 投资及服务业务聚焦产业链客户,优化投资布局,打造航运保险专家平台和供应链金融服务生态[19][28] - 船舶租赁业务培养专业团队,发展成国内一流船东系租赁企业[23] - 集装箱租赁业务短期稳固核心业务,长期提升资产质量和回报率[26] - 其他产业租赁业务选择潜力行业,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提供增值服务[26] 风险与应对 - 2019年公司开展全面风险管理,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17] - 2020年公司面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金融市场波动、航运市场运力供需矛盾等挑战[19]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市场、流动性、战略、公司层面集中度、行业竞争等风险,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30][31][32][33][34][35] - 公司建立并逐步完善风险预测及管理系统,力争保障运营及资产安全[30] - 公司预期投资组合受利率变动、市场因素和宏观经济表现等因素影响[49] - 公司将在必要时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49] - 公司建立风险识别、评估、管理程序,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方法评估风险[181] - 公司加强三个层次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三道风险防线,定期开展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工作[182]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战略定位是成为具有航运物流特色的供应链综合金融服务商[25]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不断开拓供应链金融服务业务,择机拓展国际商业保理市场,整合资源,打造专业航运保险专家平台[29] - 公司以航运金融为依托,发挥航运物流产业优势,建立“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积极应对市场竞争[35] 公司治理与人员信息 - 王大雄任公司董事长,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任公司非执行董事,2017年10月至2020年2月兼任中远海运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董事长[67] - 刘冲任公司执行董事,毕业于中山大学经济学专业,为高级会计师[67] - 徐辉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书记,1982年开始航运事业,2005年10月至2013年6月任公司非执行董事[67] - 冯波鸣任公司非执行董事,2019年9月起任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68] - 黄坚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分别于1992年7月、2002年3月取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审计学专业经济学学士学位及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68] - 梁岩峰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69] - 蔡洪平为公司非执行董事,还担任多家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汉德资本主席[69] - 奚治月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30余年航运物流业工作经验[70] - 陆建忠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丰富财务工作经验并兼任多家公司独立董事[70] - GRAEME JACK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40多年财务和审计经验[70] - 张卫华女士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规总监[71] - 叶红军为公司监事,现任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72] - 郝文义为公司监事,现任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纪检监察部部长[73] - 朱冬林为公司监事,2019年12月退休[74] - 2019年7月5日孙月英退休辞任董事长,王大雄同日获委任为董事长并兼任首席执行官[145] - 顾旭因工作原因于2019年8月20日离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49][152][156] - 孙月英于2019年7月5日因退休卸任董事长及执行董事职务[152][154][156] - 第六届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成员信息存于公司网站[141] - 董事会负责管理集团业务及事务,转授权力给管理层并成立多个委员会[142][143] - 2019年董事会通过制定多元化政策等履行企业管治职责[144] - 每位新获委任董事均收到一套培训资料,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