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收益为70979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5.0%[17][30] - 公司2020年收益为71.0百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5.0%[36][40] - 2020年年度亏损2837千新加坡元,较2019年亏损1632千新加坡元扩大74%[17][30] - 公司年度亏损净额2.8百万新加坡元[35][36] - 年度税后亏损由2019年约1.6百万新加坡元增至2020年约2.8百万新加坡元,增幅约75.0%[52] - 2020年毛利为6500千新加坡元,较2019年8483千新加坡元下降23.4%[17][20] - 毛利6.5百万新加坡元,同比减少约2.0百万新加坡元[44] - 毛利率9.2%,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44] - 除税前亏损由2019年约1.9百万新加坡元增至2020年约3.1百万新加坡元,增幅约63.2%,主要因毛利率减少及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50] - 2020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5.3百万新加坡元,较2019年36.1百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9.9%[54][55] - 流动资产净值由2019年12月31日约57.0百万新加坡元减少至2020年12月31日约51.2百万新加坡元,减幅约10.2%[60] - 计息贷款及借款尚未偿还结余由2019年12月31日约3.0百万新加坡元增至2020年12月31日约7.0百万新加坡元,增幅约133.3%[67] - 杠杆比率为0.08(2019年:0.03)[70]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64.5百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9.0%[42] - 研发开支增加约500千新加坡元[30] - 研发开支增加约0.5百万新加坡元[36] - 报废存货拨备增加约0.6百万新加坡元[42][44] - 一般及行政开支由2019年约8.5百万新加坡元增至2020年约9.5百万新加坡元,增幅约11.8%,主要因研发开支增加约0.5百万新加坡元[47] - 雇员福利开支约为1690万新加坡元,雇员总数535名[7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业务运营分为电子制造服务分部和原始设计制造分部两个分部[6] - 电子制造服务分部收益68.9百万新加坡元,占总收益97.1%,同比增长14.4%[35][36][40] - 原始设计制造分部收益2.1百万新加坡元,同比下滑72.2%[36][40] - 原始设计制造分部毛利减少约2000千新加坡元[30] - 电子制造服务分部产品分为三类:子系统、成套机器和部件[6] - 原始设计制造分部产品分为三类:自动化设备、精密工具部件和零部件[6] - 公司专门生产半导体设备行业的设备、机械、子系统、精密工具及零部件[6] - 公司提供配套多、产量低的子系统和设备电子制造服务[6] 各地区表现 - 新加坡地区收益占比最高,2020年达56800千新加坡元[27] - 公司于1988年在新加坡成立,在新加坡、中国和菲律宾设有自用生产设施[6] - 公司在新加坡、中国和菲律宾均建有自用生产设施,并在日本和马来西亚设有营销据点[12] - 公司ESG报告覆盖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加坡和中国南通业务[179] - 新加坡员工占68%共332人,中国员工占32%共154人[19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高级管理层团队在半导体设备行业平均拥有超过35年经验[104][106][107][109] - 公司营运总监Wong先生曾在通用汽车负责运营15亿美元的重大防御项目[105] - 公司营运总监Wong先生曾在KLA-Tencor(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公司之一)担任高级营运总监职位[105] - 公司营运总监Wong先生曾在新加坡ASM International担任DFM/NPI高级总监[105] - 公司全球供应链管理副总裁Ong先生曾在KLA-Tencor(标普500强公司)担任材料及营运高级董事[109] - 公司全球供应链管理副总裁Ong先生曾在ASM Front End Manufacturing担任全球供应链管理副总裁[109] - 公司副总监詹先生拥有超过41年精密、半导体及自动化工业经验[106] - 郭先生拥有25年半导体前端晶圆制造至后端高级包装工具领域经验[112] - 郭先生于2009年成立合资公司Nano Tech Enterprises以抓住全球二手设备市场需求增长机遇[112] - 刘帝福先生拥有超过35年电子及半导体工程行业经验[115] - 刘先生曾担任Kulicke & Soffa Industries Inc.项目总监负责半导体后段设备制造[115] - 陈德淋先生拥有23年半导体行业经验涉足晶圆制造及设备制造领域[118] - 陈先生曾于Globalfoundries担任部门主管负责Megafab所有蚀刻设备整体管理及营运[118] - 陈先生曾于ASM International N.V担任全球制造总监负责Gigafab蚀刻设备生产质量及交付[118] - 揭育强先生拥有20年半导体圆晶制造、半导体设备及太阳能制造行业经验[118] - 揭先生曾于ASM International N.V担任全球变化控制经理[118] - 陈春熹先生拥有26年信息技术经验负责公司所有信息技术职能及设备管理[123][124] - 精技电子财务经理严翔拥有23年会计经验[125]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和4名非执行董事[13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达三分之一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34] - 非执行董事委任周期为三年须接受重选[135] - 董事会已审查包括风险管理报告在内的9项企业管治文件[141] - 公司确认已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129] - 所有董事均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31] - 董事会承担审批重大交易和全年业绩等核心职能[136]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30] - 主席负责政策制定行政总裁负责日常业务运营[142] - 所有董事均完成年度专业培训,费用由公司承担[144] - 董事会会议共召开5次,所有董事出席率100%[146] - 审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48][146] - 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46][151] - 薪酬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46]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8] - 提名委员会由1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组成[151] - 公司采用正式董事提名政策确保董事会多元化[152] - 董事候选人需满足7项任职资格标准[154] - 董事会会议通知提前至少14天发送给所有董事[146]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一次会议[159] - 风险管理系统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风险评估[161] - 内部审核职能由PKF — CAP Risk Consulting Pte Ltd负责[161] - 董事会认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本年度充足有效[162] - 持有10%以上投票权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70] - 公司股东需持有总表决权5%或至少100名股东且人均持股不少于500港元方可要求传决议案通告[171] - 公司联席公司秘书需参加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以符合上市规则规定[176]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19年约1.4百万新加坡元增至2020年约2.6百万新加坡元,增幅约85.7%,主要因政府补助收入增加约1.4百万新加坡元及投资证券公平值收益净额约0.4百万新加坡元[45] - 政府补助增加约1400千新加坡元[30] - 政府支持金额1.7百万新加坡元[35] - 投资证券公允值收益净额约400千新加坡元[3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2020年为5.8百万新加坡元,主要反映存货增加约13.3百万新加坡元及贸易应收款项增加约6.9百万新加坡元[56]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2020年约9.3百万新加坡元,主要用于购买投资证券约5.9百万新加坡元及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约2.7百万新加坡元[57]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2020年约4.6百万新加坡元,主要源于借款5.0百万新加坡元及非控股权益注资约1.7百万新加坡元[59] 资产和负债 - 2020年资产净值88946千新加坡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5300千新加坡元[18][30] - 2020年总资产125143千新加坡元,总负债36197千新加坡元[18][23] - 净负债权益比率不适用,因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高于计息贷款及借款[69] 上市所得款项用途 - 上市所得款项总额为4040万新加坡元,已动用2060万新加坡元,未动用1980万新加坡元[74] - 扩大产能分配占比40.4%(1630万新加坡元),已动用550万新加坡元,未动用1080万新加坡元[74] - 开发和获取工程技术分配占比29.3%(1180万新加坡元),已动用1160万新加坡元,未动用20万新加坡元[74] - 扩大市场营销分配占比17.6%(710万新加坡元),已动用100万新加坡元,未动用610万新加坡元[74] - 加强研发分配占比11.7%(470万新加坡元),已动用200万新加坡元,未动用270万新加坡元[74] 合资与投资 - 成立合资公司KinerTec (Nantong) Co.Ltd,公司持股60%[72] 董事及高管背景 - 杜先生自2021年1月1日起担任上海光控浦燕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85] - 林钦铭先生拥有逾20年贸易及市场推广经验[87] - 郑金呷先生拥有逾50年会计及财务经验[89] - 郑先生于1963年获得会计师资格并于1965年3月以注册会计师身份加入澳洲会计师公会[90] - 杨平先生拥有逾23年证券研究及资产管理经验[93] - 曾瑞昌先生拥有超过35年金融行业经验[94] - 黄哲顺先生拥有逾30年审核、商业及工业行业经验[96] - 黄先生曾担任普华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经理至1982年[96] - 黄先生于2005年6月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退休时担任合伙人[96] - 黄先生现任新交所凯利板上市公司Eurosports Global Limited独立董事[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Wickramanayaka博士曾在新加坡微电子研究所担任技术开发总监[10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常务副院长[10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教授自2014年起担任通富微电子(深交所:002156)独立非执行董事[101] 员工构成 - 公司在新加坡和南通共有486名全职员工[188] - 公司员工中女性占63%共305人,男性占37%共181人[190] - 30岁或以下员工占20%共97人,30至40岁员工占20%共98人,41至50岁员工占36%共176人,50岁或以上员工占24%共115人[192] - 一般员工占88%共430人,中层员工占10%共47人,高级管理人员占2%共9人[194] - 新加坡女性员工38人,男性员工116人;中国女性员工143人,男性员工189人[198] - 新加坡一般员工168人,中层员工262人;中国一般员工13人,中层员工340人[198] - 新加坡高级管理人员9人[198] 薪酬信息 - 高级管理层薪酬在0至100万港元范围内有3人[160] - 高级管理层薪酬在100万至150万港元范围内有5人[160] - 核数师提供核数服务费用为235千新加坡元[164] - 核数师提供税务服务费用为19千新加坡元[164] - 核数及非核数服务总费用为254千新加坡元[164] 品质与环境认证 - 公司已获得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南通厂房还获得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2] - 公司生产设施已通过ISO 9001:2015品质管理系统认证并定期进行第三方审核[181] - 公司对供应商进行年度审核并实施现场工厂检查机制[185] - 公司为客户提供为期一年的工艺缺陷保修服务[184] - 公司实施冲突矿产采购政策确保材料来源符合多德-弗兰克法规[185] - 公司设置数据访问限制系统并记录所有系统活动以保护客户知识产权[186] - 公司根据产品检查控制程序对采购材料实施来料品质检查[185] 荣誉与历史 - 公司三度成为Enterprise 50奖得主(1999年、2000年及2001年)[12] 公司文件与章程 - 公司组织章程可通过香港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查阅[177]
精技集团(03302)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