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应对与社会责任 - 2020年世界各地受疫情影响经济停摆,香港本地经济雪上加霜,公司香港和内地管理的医院及诊所实现“零感染”[4] - 公司联合政府认可的医疗检测机构在总部大楼开设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化验中心,为抗疫作出贡献[4] - 疫情初期防疫物资短缺时,公司向社会有需要人士派发口罩[4] - 公司2020年在香港和内地抗疫实现“零感染”目标,积极配合政府检测工作[24] - 公司首轮“口罩暖万心行动”派出20000个儿童口罩,受惠人数达4300人;第二轮免费派发10000个儿童口罩予有需要的学生[132] - 公司向香港大学捐赠8000港元用于2019冠状病毒病研究及抗疫基金会,捐赠200000港元资助李嘉诚医学院学生,向意赠慈善基金捐赠10000港元,本年度慈善捐款约218000港元[132][140] 业务布局与拓展 - 公司把握内地疫情受控、经济复苏较快的势头,积极部署内地医疗市场的深化和扩展[5] - 公司旗下TBM内地业务受惠于疫情防控良好和经济增长,于广州及上海开设全新门店[6] - 公司不断开拓内地业务范围、提升配套设施及服务质量,深化与中国人寿集团的合作[6] - 南石医院外科大楼预计2021年上半年启用,新增康复院区等[7] - 位于广东中山的健康管理中心2020年12月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预计2021年上半年开业[8] - 深圳福田港和诊所与广州生殖医学教授团队合作,为中国人寿深圳分公司VIP客户提供服务[9] - 香港TBM计划与香港体检及医学诊断中心有限公司合作,在佐敦开设痛症与物理治疗中心等[48] - 2021年TBM将在上海及深圳各新开一家门店,并在中国一、二线城市开拓更多分店[48] 内部管理优化 - 公司旗下Vio对标准流程、数据安全系统作出全面的审视及升级,提升内部管理系统的运营效率[5] - 公司对旗下医务中心的布局和经营管理策略进行调整,控制成本开支,逆市增聘专科医生[5] - 集团关闭三家普通科和一家牙科医务中心,搬迁部分医务中心,调整人手分配以控制成本[34] - 集团心臟科、眼科和骨科各增聘一位全职专科医生,兒科和婦產科各新增一位到診医生[34] - Vio将调配资源升级软件和完善IT基础架构,招募更多高端专科医生和网络诊所[46] - 公司为旗下日间医疗中心、各普通科、专科及牙科医务中心申领正式牌照[47] - 公司优化服务质量,加强成本控制,审视各区域医务中心布局[4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集团录得亏损约2.5845亿港元,2019年溢利约1051.9万港元[11] - 2020年集团就卓悦承兑票据录得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2.07693亿港元,2019年约454.4万港元[13] - 年报日期,卓悦承兑票据尚未偿还本金为3.3亿港元,自到期日起已支付应计利息约1040万港元,应计尚未偿还利息约850万港元[1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确认约2.07693亿港元的卓悦承兑票据信贷亏损[15] - 卓悦承兑票据预期收回总额约为1.17764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预期信贷亏损(不含产权负担)公平值评估约为2.12237亿港元[19] - 自到期日起,集团已向Profit Castle索取及收取约1040万港元利息[20] - 本年度集团应占联营公司溢利约746.6万港元,2019年约为3742.2万港元,大幅减少因疫情影响[22] - 本年度集团其他收入约9077.9万港元,2019年约为6026.4万港元,增加因确认政府补助约2964.6万港元[23]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10.70835亿港元(2019年:18.40856亿港元),银行定期存款约8.1709亿港元(2019年:无)[54]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贷约为1662.3万港元(2019年:1773万港元),其中约112.6万港元(2019年:106.2万港元)须于一年内偿还[54]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9.26151亿港元(2019年:21.28476亿港元),流动比率为6.34(2019年:7.42)[55]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比率为0.44%(2019年:0.44%)[55]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38.10481亿港元(2019年:40.15547亿港元)[5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聘用1164名雇员(2019年:1306名),雇员成本总额约为5.81958亿港元(2019年:6.54703亿港元)[5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19年:无)[57]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约4292.5万港元(2019年:4604.7万港元)的租赁土地及楼宇已质押[58]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并无已订约但未于财务报表拨备的资本开支(2019年:无)[59] - 公司利用投资物业于2020年12月31日的公平值对持有投资物业价值重估,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净额约47566000港元[140] - 2019年12月31日普通股及可轉換優先股認購事項未動用所得款項淨額為6.05億港元,2020年已動用所得款項淨額總額為2.75億港元[143] - 2019年12月31日中國人壽集團認購事項未動用所得款項淨額為10.08億港元,2020年已動用所得款項淨額總額為7.5億港元[145]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東之儲備包括約40.0527億港元,2019年約為40.01431億港元[14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集团香港医疗网络管理业务收入约4.1938亿港元(2019年:约4.77251亿港元),占本年度收入约39.23%(2019年:约42.27%)[31] - 2020年,集团经营47间普通科、44间专科及13间牙科医务中心,业务受疫情冲击由盈转亏[32] - 2020年,集团普通科、专科及牙科医疗服务业务收入约3.57835亿港元(2019年:约4.86344亿港元),占本年度收入约33.47%(2019年:约43.08%)[34] - TBM香港门店休业近100天,内地门店休业30天,内地下半年业务超双位数增长带动销售额上升[35] - TBM年内收入约2.454亿港元,2019年约3.28361亿港元[36] - TBM年内招聘11位医生,在香港、深圳、上海、广州分别有9间、8间、5间、3间门店[36] - 南石医院总收入单位数增长,南阳祥瑞整体收入双位数增长[37] - 南石医院出院、住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分别在93%、95%、91%以上[38] - 南石医院每年开展义诊超200场,超5000人受惠于卒中筛查[39] - 济南健康管理中心服务超1万人次,为中国人寿举办275场活动,参与约3000人[40] 公司运营相关事件 - 公司股份于2021年3月1日上午9时起于联交所重新开始买卖[25] - 公司需按顾问改进建议目标完成日期实施建议,并促使顾问开展跟进审阅及提交报告,还需就结果发布公告[25] - 公司已满足第一项复牌条件,将按要求完成第二、三项复牌条件相关工作[2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463个医疗服务点,包括265个普通科、80个专科、24个牙科和94个辅助服务点[27]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702名医生、牙医及辅助服务人员,包括399名普通科医生、210名专科医生、35名牙医及58名辅助服务人员[27] - 公司参与政府疫苗接种计划,在香港各医务中心提供新冠肺炎疫苗注射服务[46] 公司人员变动 - 金兆根先生40岁,2021年3月26日起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60] - 赵向可女士35岁,2021年3月26日起任执行董事,2019年12月起任财务总监[61] - 赵晖先生51岁,2020年5月25日起任非执行董事兼主席[62] - 侯俊先生43岁,2020年5月25日起任非执行董事[63] - 何国华先生62岁,2004年9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4] - 李名沁女士62岁,2015年6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4] - 于学忠先生63岁,2015年6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6] - 梁国龄医生60岁,2020年4月加入集团为顾问,6月29日起任营运总监[67] - 关仲民先生55岁,2019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秘书[67] - 2020年1月1日至5月24日万谊青任公司主席,5月25日起赵晖任主席[178] - 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26日陈锦浩任行政总裁,年报日期金兆根任行政总裁[178] 公司环保与能耗情况 - 公司投入工作保护环境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制定环保常规指引备忘录并每年检讨发送给员工[82]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消耗电、水及纸张,产生医疗废弃物、过期药物废弃物及废纸[82] -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无有关大气及温室气体排放、向水及土地排污以及产生有害及无害废弃物的重大不合规情况[82] - 商务会议及差旅的私家车使用汽油排放0.27千克的硫氧化物[83] - 公司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839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为1.72吨二氧化碳当量/总收入百万港元,其中购买电力排放1769.67吨,占比96% [84][85] - 公司2020年产生医疗废弃物1.32吨,密度为1.24公斤/总收入百万港元 [87] - 公司2020年办公运营消耗纸张2.61吨,废弃物产生密度为2.44公斤/总收入百万港元 [89] - 尽管实施减排措施,公司温室气体排放仍增加2.96%,主因用电量增加 [90] - 公司2020年消耗电力3365兆瓦时,消耗密度为3.15兆瓦时/总收入百万港元 [93] - 公司汽油消耗18652升,折合165兆瓦时;日常运营电力消耗3200154千瓦 时,折合3200兆瓦时 [94] - 尽管实施节能措施,公司能耗仍增加12%,主因与检测机构合作及南阳瑞视眼科医院全面运营 [96] - 公司通过投资数码影像减少影像相关化学废弃物 [91] - 公司选择高能效电器、安装自动照明设备并向员工发放节能提示 [95] - 公司鼓励员工实施双面打印、电子沟通等举措减少浪费 [91] - 报告期内公司消耗水6,406立方米,水消耗密度为5.99立方米/总收入百万港元[97] - 报告期内公司用水量上升14.2%,主要因运营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及南阳瑞视眼科医院[98] - 报告期内公司已消耗的包装材料合共1,916,300个[99] - 2020年药袋、药水樽、胶袋、药膏软盒、外用樽消耗量分别为1,638,500个、170,500个、40,000个、64,100个、3,200个[100] 公司员工管理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雇员1,056名,另有到诊医生108人[103][107] - 公司招聘渠道多样,新雇员须签订“劳动合同”及相关法律文件[108] - 公司提供具竞争力薪资、晋升机会及福利待遇,包括公积金、医保、体检等[109] - 公司致力于在雇佣过程中提供平等机会,报告期无相关不合规情况[110] - 公司员工通过多种渠道沟通,定期举行内部会议[111] - 报告期内公司遵守香港及中国所有适用的雇佣及劳工相关法例法规,无薪酬、免职等方面不合规情况[103] - 2020年致命工作意外为0起,多于3个损失天数的工伤个案为2起,少于或等于3个损失天数的工伤个案为5起,因工伤而损失的天数为10天;2019年对应数据分别为0起、1起、9起、45天;2018年对应数据分别为0起、3起、9起、61天[115] - 334新入职雇员培训为期10个星期,2020年共有39名雇员接受培训[117] - 2020年医护助理第一次334新入职雇员培训员工39人,时长4小时,合共156小时;考核员工28人,时长1.5小时,合共42小时;总计198小时[118] - 公司定期进行雇员表现评选,会根据评选等因素调整雇员职级及薪资,每年向优质服务员工颁发奖项[112] - 公司重视雇员健康与安全,遵守相关法规,采取预防及监管措施,为新入职雇员提供培训和指引[113] - 疫情期间公司确保防护设备充足,雇员进诊所测体温、填健康申报表,采用视频会议软件开会[114] - 公司为现有雇员提供强化培训,提升经营效率[117] - 医护助理基础客户服务培训帮助其明白优质服务理据和提升方法,促进个案讨论[119] - 公司禁止非法雇佣,招聘严格遵守指引,核实应征者身份,雇员均按规定注册[120] 公司合规与管理 - 董事会每年检讨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并识别相关风险[71] - 公司认为对其而言最重大的五个方面为药物处理、资料保障、产品
康健国际医疗(03886)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