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79,253千港元,同比增长18.4%[5] - 期内溢利为33,656千港元,同比增长85%[5]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2港仙[5] - 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27,578千港元,同比增长83.2%[5]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44,913千港元,同比增长81.2%(2020年同期为24,792千港元)[19][21] - 公司2021年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6,078,000港元,较2020年的3,143,000港元增长93.4%[35] - 集团营业额同比增长18%至79,300,000港元,采矿业务营业额78,900,000港元[74] - 采矿业务分部溢利同比增长74%至46,700,000港元[74] - 集团期內溢利同比增长85%至33,700,000港元[7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采购及生产成本为19,412千港元,同比下降34%[9] - 已付所得税为16,48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015千港元显著增加[9] - 公司2021年六个月的无形资产摊销为3,013千港元,较2020年的5,596千港元下降46.1%[32] - 2021年六个月的雇员福利开支为7,521千港元,较2020年的8,699千港元下降13.5%[32] - 2021年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折旧为1,305千港元,较2020年的464千港元增长181.3%[36] - 使用权资产的折旧从2020年的196千港元增至2021年的323千港元,增长64.8%[36] - 2021年六个月的无形资产摊销为12,893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无具体数据对比[36] - 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从2020年的6,721千港元增至2021年的10,682千港元,增长58.9%[2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采矿业务外部销售额为78,906千港元,占总收益的99.56%[19] - 其他业务外部销售额为347千港元,占总收益的0.44%[19] - 采矿业务分部溢利为46,748千港元,占分部总溢利的99.59%[19] - 其他业务分部溢利为193千港元,占分部总溢利的0.41%[19] - 高品位铜镍矿石出售收入从2020年的36,466千港元增长至2021年的78,906千港元,同比增长116.4%[24] - 采矿业务分部资产从46,106千港元下降至8,012千港元,降幅82.6%[22] - 采矿业务营运开支总额为387千港元,包括员工成本271千港元和燃料、水电及其他服务88千港元[61] - 其他业务分部收益为400,000港元(2021年)和8,000港元(2020年),分部溢利分别为200,000港元和300,000港元[64] - 水溶性及生物降解产品营业额为25,000港元(2021年)和8,000港元(2020年)[64] - 采矿业务占公司收益的99.56%,较2020年同期的99.99%略有下降[84] - 采矿业务资本开支总额为0港元,无重大勘探或开发作业[59][61]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收益为78,906千港元,占总收益的99.56%[23] - 香港地区收益为347千港元,占总收益的0.44%[23] 现金流 -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3,41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07千港元大幅增长[9] - 来自客户的现金收入为82,874千港元,同比增长61%[9]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77千港元,主要来自已收利息1,253千港元[9]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041千港元,主要用于向非控股权益支付股息27,703千港元[9]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4,879千港元,较期初的116,072千港元增长33%[9]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2,054千港元[9]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54,879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增长33.4%[6] - 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154,900,000港元,流动比率上升至5.03[77] 资产和负债 - 流动资产净值为135,200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增长15.1%[6] - 资产净值为151,827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增长12.2%[6] - 投资物业保持稳定为8,600千港元[6] - 贸易应付款项为12,678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下降21.1%[6] - 公司累计亏损为854,563千港元[8] - 公司股本为906,074千港元[8] - 贸易应收款项在2021年9月30日为0千港元,相比2021年3月31日的3,621千港元下降100%[38] - 预付款项、保证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2021年3月31日的25,179千港元下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10,929千港元,降幅56.6%[4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总额从2021年3月31日的22,925千港元下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12,846千港元,降幅44%[42]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1年3月31日的2,970千港元下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1,672千港元,降幅43.7%[43] - 来自关联公司之贷款为15,000千港元,年利率4.5厘[44] - 股本在2021年3月31日和2021年9月30日均为906,074千港元,无变化[45] - 金融工具公平值计量中,第一级金融资产从2021年3月31日的2,858千港元下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1,921千港元,降幅32.8%[48] - 第三级金融资产从2021年3月31日的20,067千港元下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10,925千港元,降幅45.5%[48] - 公司未偿还借贷为15,000,000港元,与2021年3月31日持平[78]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1年3月31日的28.42%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25.28%,主要由于利润增加导致权益上升至59,300,000港元[8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1年9月30日手头无订单[82] - 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资产抵押或或然负债[79][81][88] - 公司近期无重大投资计划[86]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港元或人民币,汇率风险不重大[87] - 公司员工人数从2021年3月31日的22人减少,主要因矿产开采完成和选矿厂租约到期导致裁员[89]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08]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2] - 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关于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分离的规定[109] 其他重要内容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的公平值变动亏损为936千港元[5] - 公司对CGA Holdings的持股比例由29.97%降至15.28%,不再作为联营公司计入[53] - 公司因CGA Holdings未达保证利润32,000,000港元,将获得利潤保证赔偿9,142,400港元[65] - 公司撇销陈旧存货账面值总额为1,800,000港元[58] - CGA Holdings发行股份由12,980股增至25,450股,认购人持有12,470股(49.00%),Bloom Explorer持有9,090股(35.72%),集团持有3,890股(15.28%)[66] - 纳米气泡有限公司获得创新科技署现金回赠600,000港元,集团持有其22.53%股权[68] - 集团持有纳米电能有限公司27.03%股权[68] - 集团应占联营公司溢利约98,000港元(去年同期亏损37,000港元)[68][75] - 集团持有龙银6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8.86%),投资成本为7,800,000港元[70] - 龙银担保方向集团支付2021财政年度股息补偿750,000港元[73] - 执行董事陈奕辉持有公司29.76%股份,通过Starmax Holdings Limited间接持有678,074,400股[91] - 公司董事持有可认购公司普通股的购股权共计7,000,000股,行使价为每股0.108港元[94] - Starmax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678,074,400股普通股,占总已发行股本的24.11%[9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33,255,136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1123港元[102] - 董事持有的购股权中,有7,000,000份未行使,行使价为0.1080港元[102] - 雇员持有的购股权中,有13,255,136份未行使,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1123港元[102] - 其他参与者持有的购股权中,有13,000,000份未行使,行使价为0.1080港元[102] - 2021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公司未授出任何新购股权[102] - 同期内,公司未有购股权被行使[103]
天时资源(08028)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