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期内亏损为743.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747亿港元亏损大幅收窄95.7%[4][6]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1.57港仙,去年同期为41港仙[6] - 期内全面收入总额85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762亿港元[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7,430)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74,779)千港元大幅收窄95.7%[24] - 期内全面收入总额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8,500千港元,而2020年同期为(176,281)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2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743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74779亿港元大幅减少[39] - 总收益4411.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534.1万港元增长74%[40][4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融资成本842.4万港元,同比减少37%[4] - 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251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792.9万港元[4] - 融资成本842.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336.5万港元下降37.0%[19] - 可换股债券利息支出165.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46.5万港元大幅下降74.4%[19] - 香港利得税本期间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87千港元,而2020年同期为1,571千港元,同比下降94.5%[20] - 递延税项本期间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4,155)千港元,而2020年同期为(6,258)千港元,改善33.6%[20]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减少7851.5万港元[39] - 员工成本减少1502.4万港元[39] - 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2518万港元,较2020年3792.9万港元下降33.6%[49] - 应收账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87万港元,较2020年6663.6万港元下降98.7%[50] - 融资成本为842.4万港元,较2020年1336.5万港元下降37%[52] - 确认担保负债拨备13,394,000港元[64] - 其他开支总额1850.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163.9万港元下降14.5%[18] 各条业务线表现:放债业务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为2198.3万港元,同比减少1.8%[4]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为2198.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238.4万港元下降1.8%[12]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2198.3万港元[40] - 放债业务贷款利息收入2198.3万港元,较2020年2238.4万港元下降2%[53] - 客户偿还贷款本金1705.4万港元,较2020年129.6万港元增长1216%[53] - 出售商业物业收回1549.7万港元,剩余未收回本金及利息770.6万港元[54] - 累计信贷亏损拨备增至1.105亿港元,较2020年末8538.6万港元增长29.5%[57] - 公司向独立第三方袁海波先生提供贷款未偿还本金额为62,247,000港元,年利率9.00%[83] - 该贷款超过GEM上市规则界定资产比率8%,无抵押且须于2022年11月10日一次性偿还[83] 各条业务线表现:证券投资及金融服务 - 证券经纪佣金收入386.4万港元,同比增长59.5%[4] - 证券投资未变现收益净额1794.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33.9万港元[4] - 经纪佣金收入为386.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42.3万港元大幅增长59.4%[13] - 孖展融资利息收入为453.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81.7万港元下降5.8%[13] - 证券投资变现收益净额537.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165.7万港元[15] - 证券投资未变现收益净额1794.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33.9万港元[15] - 金融服务业收益1628.7万港元[40] - 证券投资变现收益净额538.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163.7万港元[40][43] - 证券投资实现收益净额538.9万港元,相比2020年亏损1163.7万港元[59] - 证券投资未变现收益净额1794.4万港元,相比2020年亏损633.9万港元[59] - 证券投资变现及未变现收益净额2333.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797.6万港元[39] - 金融服务业务收益增加35%至16,287,000港元(2020年:12,085,000港元)[60] - 证券经纪佣金收入增加59%至3,864,000港元(2020年:2,423,000港元)[60] - 孖展融资利息收入减少6%至4,537,000港元(2020年:4,817,000港元)[60] - 首次公开发售融资利息收入增加140%至60,000港元(2020年:25,000港元)[62] - 证券经纪手续及结算收入增加28%至5,492,000港元(2020年:4,289,000港元)[62] - 资产管理费收入减少30%至71,000港元(2020年:101,000港元)[62] - 企业融资咨询费收入226.3万港元,同比增长426.3%[4] - 企业融资咨询费收入增加426%至2,263,000港元(2020年:430,000港元)[62] 各条业务线表现:旅游及其他业务 - 旅游相关服务收入45.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50.9万港元[40] - 出售附属公司确认收益114,000港元[63] - 出售Safe2Travel 49%股权现金代价为108,000新加坡元(约626,000港元)[65] 投资物业表现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收益68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590万港元[4]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收益为680万港元,相比2020年同期亏损2590万港元[47]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收益68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590万港元[39] 其他收入及支出 - 政府补助收入222.7万港元,主要来自新加坡政府雇佣补贴计划213.2万港元[16] - 担保负债拨备产生支出1339.4万港元[1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新加坡附属公司两个报告期间均无应纳税利润,故未计提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拨备[21] - 两个报告期间公司均未宣派或支付任何普通股股息[22] - 公司未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0年同期:无)[77] - 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于2021年9月30日未持有公司股份或债券权益[78] - 公司未在2021年前九个月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86] 股权与资本结构 -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471,791千股,较2020年同期的426,287千股增长10.7%[24] - 累计亏损截至2021年9月30日为(700,001)千港元,较2021年1月1日的(692,571)千港元增加1.1%[28] - 转捩可换股债券增加股本8,450千港元及股份溢价51,550千港元,总计60,000千港元[28][29] - 汇兑储备从2021年1月1日的(19,111)千港元改善至2021年9月30日的(3,177)千港元,主要由于期内其他全面收入15,934千港元[28] - 主要股东Heng Tai Finance Limited持有84,507,042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6.54%[80] - 主要股东亨泰消费品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84,507,042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6.54%[80] - 主要股东永恒策略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64,73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2.67%[80] 关联方及潜在利益冲突 - 董事会主席张国立先生持有永恒策略15.29%股份,其业务可能与公司财资管理及放债业务构成竞争[85] - 张国立先生担任中国智能健康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其放债业务可能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85]
环球大通集团(08063) - 2021 Q3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