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太金融投资(08193) - 2021 - 年度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约432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约5.9%[13][1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2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约96.6%[13] - 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約420萬港元,較2020年約1.265億港元大幅減少96.6%[18] - 总收益从2020年的4596.3万港元下降至2021年的4323.3万港元,降幅5.9%[192] - 年度亏损从2020年的1.2901亿港元大幅收窄至2021年的354.5万港元,改善97.3%[192] - 每股基本亏损从2020年的28.73港仙改善至2021年的1.06港仙[193] - 2020年度全面亏损总额达129,174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部分为127,447千港元[199] - 2021年度全面亏损收窄至2,499千港元,较上年大幅改善[19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约113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约37.3%[17] - 行政开支约352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约24.8%[17] - 財務成本約270萬港元,較2020年約400萬港元減少33.1%[18] - 员工成本因人数减少而下降[17] - 员工数量从47名减少至24名,员工成本总额从3160万港元降至900万港元[47]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约1060万港元较上年增加约290.6%[17] - 租赁修改收益约680万港元上年为零[1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出售收益合共约1900万港元上年净亏损约2550万港元[13] - 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及出售收益淨額約1900萬港元,對比2020年淨虧損約2550萬港元[18]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从2020年亏损1164.4万港元转为2021年盈利1857.7万港元[192] - 已变现收益约45万港元,未变现收益净额约1860万港元[40] - 出售IAM Group Inc全部股权获得约630万港元[42] 资产减值和公允价值变动 - 商誉减值亏损减少至约280万港元上年为4000万港元[13] - 商譽減值虧損減少至約280萬港元,對比上年度約4000萬港元[18] - 应收贷款减值损失约为2695.9万港元[177]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从2020年的2705.4万港元改善至2021年的2357.6万港元,减少12.9%[192]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市值从1210万港元增至4970万港元[39] - 对汇隆控股投资成本约1719.7万港元,公允价值约926.1万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18.6%[39]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0年的1210.1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的4966.7万港元,增长310.4%[195] 各业务线表现 - 企业服务及咨询和媒体广告收益因疫情减少[17] - 資產顧問及資產評估服務收益約2740萬港元,較2020年約2790萬港元輕微減少1.9%[19] - 企業服務及諮詢服務收益約70萬港元,較2020年約160萬港元減少58.1%[21] - 媒體廣告服務收入約270萬港元,較2020年約370萬港元減少27.4%[23] - 放債業務收益約1250萬港元,較2020年約1280萬港元輕微減少2.3%[26] - 贷款利息收入从2020年的1207万港元下降至2021年的1112.4万港元,降幅7.8%[192] 财务状况和流动性 - 银行结余及现金约4850万港元,较2020年约1030万港元大幅增加[31] - 流動資產淨值約1.269億港元,流動比率約2.5,對比2020年約8330萬港元及流動比率2.2[31] - 借贷总额约为6630万港元,净资产负债比率从0.51降至0.08[32] - 银行透支从330万港元降至120万港元,其他贷款从400万港元增至520万港元[32] - 承兑票据从2020年的5724万港元减少至2021年的2180万港元,降幅61.9%[197] - 资产净值从2020年的1.23502亿港元增加至2021年的1.64725亿港元,增长33.4%[197]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0年的351.7万港元大幅增加至2021年的4854.3万港元,增长1280.5%[195] - 抵押人寿保单账面值约280万港元作为银行贷款担保[45] - 经营租赁承担从约2.7万港元降至零[36] 融资和资本活动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4220万港元,其中3720万港元计划用于偿还承兑票据[38] - 公司完成供股发行874,433,790股,筹集总额约43.7百万港元,净额约42.2百万港元[115] - 供股认购价每股0.050港元,较公告前收市价0.056港元折让约10.7%[113] - 供股净认购价约为每股0.483港元[115] - 公司总面值为17,488,675.80港元[115] - 公司通过供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43,722千港元,其中股本增加17,489千港元,股份溢价增加26,233千港元[199]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3] - 本年度董事会共举行4次会议[64] - 执行董事叶国光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65] - 执行董事邬迪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65] - 独立非执行董事苏国欣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4/5次[6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邓伟基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65] - 独立非执行董事石伟杰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3/3次[65] - 执行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叶国光先生组成[65]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规定买卖准则[60]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60] - 公司共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一名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及金融管理专业知识[66]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由同一人(执行董事兼董事总经理叶国光先生)担任[69]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74]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78] - 全体现任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不超过三年,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及接受重选[71] - 董事酬金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2[75] - 公司于2019年1月1日采纳提名政策,定期审视其成效[77] - 提名委员会采用多元化标准评估董事人选,包括技能组合、年龄、性别及经验[78] - 董事之间不存在任何财务、业务、家族或其他重大关系[68]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已举行4次会议[80] - 公司就审核服务向独立核数师支付费用约为650,000港元[87] - 公司秘书本年度已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88] - 公司采纳三級风险管理方法识别评估和管理各类风险[89] - 董事会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整体行之有效[81][91] - 审核委员会每年检讨会计及财务报告职能资源与预算是否足够[92] - 公司股东可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需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股本[95] - 董事会确认综合财务报表真实公平反映集团事务状况[85] - 公司严格禁止未经授权使用机密或内幕消息[9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6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嘉骏于2020年10月31日辞任[165] - 石伟杰于2020年10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5] 股息和分派政策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派息取决于经营业绩现金流及财务状况[93] - 公司2021年度不派发末期股息(2020年亦无)[103]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约120.4百万港元(2020年:约42.6百万港元)[120] 股权结构和购股权计划 - 董事叶国光持有公司股份19,944,93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71%[136] - 控股股东Laberie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28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4.02%[142] - 财讯传媒集团通过控股权益持有公司股份28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4.02%[142] - 董事鄔迪持有公司相关股份4,402,43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38%[136] - 独立非执行董事苏国欣持有公司相关股份4,402,43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38%[13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邓伟基持有公司相关股份4,402,43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38%[136]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65,911,720股[140] - 叶国光通过Brilliant One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15,542,500股股份[140] - 叶国光全资拥有GC Holdings Limited,后者全资控股Brilliant One[138] - 部分董事持有购股权,行使价格分别为每股0.369港元和0.151港元[140]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65,911,720股[143] - 董事叶国光先生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4,402,438股股份,每股行使价0.558港元(经调整后0.369港元)[152] - 董事邬迪先生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4,402,438股股份,每股行使价0.558港元(经调整后0.369港元)[152] - 董事苏国欣先生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4,402,438股股份,每股行使价0.228港元(经调整后0.151港元)[152] - 董事邓伟基先生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4,402,438股股份,每股行使价0.228港元(经调整后0.151港元)[152] - 其他合资格参与者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17,609,752股股份,每股行使价0.558港元(经调整后0.369港元)[152] - 其他合资格参与者另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30,817,066股股份,每股行使价0.228港元(经调整后0.151港元)[152] - 购股权计划项下所有未行使购股权总计涉及79,249,457股股份[152]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87,444,172股,占已发行股本少于7.5%[156] - 承授人接纳购股权需向公司支付1.00港元[156] - 任何12个月内购股权行使后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57] - 向主要股东或其紧密联系人授出购股权若涉及股份超过已发行股份0.1%或价值超过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157] - 所有购股权计划合计授出股份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本10%[158] - 所有尚未行使购股权行权后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当时已发行股份30%[158] - 公司维持公众持股量不低于已发行股份25%[164] 审计和核数师 - 过去三年更换三次独立核数师:2019年2月中汇安达辞任/华普天健接任,2020年2月华普天健辞任/长青接任[167] - 关键审核事项包括应收贷款减值和商誉减值[176] - 应收贷款账面价值占总资产40%[177] - 商誉减值测试涉及商誉结余4044.1万港元[180] - 商誉减值测试使用贴现率及未来现金流等重大判断[180] - 预期信贷亏损计量包含前瞻性宏观经济因素假设[177]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预期信贷亏损模式[177] - 减值测试涉及收益增长及资本开支等现金流预测[180] - 公司获取独立外部估值支持管理层估计[180] - 审计程序包括评估历史亏损率及经济情景概率权重[178] - 审计程序包括重估预期信贷亏损金额的适当性[178]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合计占集团销售总额少于20%[123]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占集团采购总额少于20%[123] 权益和储备变动 - 公司股本从2019年4月1日的58,296千港元减少至2021年3月31日的23,319千港元,降幅约60%[199] - 股份溢价由2019年4月1日的581,772千港元增至2021年3月31日的608,005千港元,增长约4.5%[199] - 累计亏损从2019年4月1日的424,428千港元扩大至2021年3月31日的488,995千港元,增幅约15.2%[199] - 2020年2月28日公司以95,000港元收购IAM GROUP INC.剩余5%股权,导致非控股权益减少1,439千港元[199] - 2020年购股权储备增加10,810千港元,主要来自确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13,055千港元[199] - 2021年购股权储备减少10,089千港元,主要因购股权失效[199] - 权益总值从2019年4月1日的239,716千港元下降至2021年3月31日的164,725千港元,降幅约31.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