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IRST CREDIT(08215) - 2019 Q3 - 季度财报
FIRST CREDITFIRST CREDIT(HK:08215)2019-11-11 12:2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21,083,144港元,2018年同期为22,983,305港元[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为67,790,024港元,2018年同期为71,494,906港元[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42,878,746港元,2018年同期溢利为8,387,778港元[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58,037,175港元,2018年同期溢利为28,217,886港元[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36,785,517港元,2018年同期溢利为6,369,593港元[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49,899,630港元,2018年同期溢利为23,166,295港元[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1.01港仙,2018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为0.18港仙[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1.38港仙,2018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为0.64港仙[8] - 2019年回顾期内集团收入约为6779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约7149万港元略有下降[93] - 公司回顾期收益轻微下降至约6779万港元,2018年同期约7149万港元,主要因放债业务平均年利率下跌[98] - 公司回顾期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990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溢利约2317万港元[108][111]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及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4989.963万港元及3678.5517万港元,而2018年同期溢利分别为2316.6295万港元及636.9593万港元[75] 会计政策相关 - 公司2019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适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等编制,以港元呈列[10] - 公司所采纳会计政策与2018年一致,除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且已在本期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及诠释外[11] - 公司于2019年开始的年度期间首次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4] - 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除下文所述外对公司当前及过往期间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4][1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租赁及相关诠释[18][22] - 合约若授予在某一时期内控制使用已识别资产的权利则属租赁或包含租赁,首次应用日期后按此定义评估,条款不变不重新评估[20][23] - 作为承租人,除短期及低价值资产租赁外,公司于租赁开始日期确认使用权资产,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计量并调整[21][24] - 使用权资产成本包括租赁负债初始计量金额、开始日期或之前租赁付款减优惠、初始直接成本、拆卸等估计成本[22][25][26] - 公司可合理确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使用权资产自开始日期至使用年期结束折旧,否则按较短者直线法折旧[27][29] - 公司将使用权资产在简明综合财务状况表内单独列示[27][30] - 租赁开始日期,公司按未付租赁付款现值计量租赁负债,无法确定隐含利率时用增量借贷率计算[28][31] - 租赁付款包括固定付款减优惠、可变租赁付款、剩余价值担保下预期应付款项[29][32] 租赁相关财务数据 - 2019年1月1日使用权资产为6,194,308港元[42] - 2019年1月1日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减少275,897港元[42] - 2019年1月1日租赁负债(非流动)为1,416,998港元[42] - 2019年1月1日租赁负债(流动)为5,053,207港元[42] - 2018年12月31日经营租赁承担为6,666,839港元,未来利息开支为196,634港元[43] - 2019年1月1日租赁负债总额为6,470,205港元[43] - 2019年1月1日租赁负债所用加权平均承租人增量借贷率为每年5%[43][44] - 2019年第三季度租赁负债利息为39.008万港元,2019年前三季度为164.041万港元;2018年须于五年内悉数偿付的其他借贷利息为158.2846万港元[55]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第三季度就贷款融资收取的利息收入为21,080,036港元,2018年同期为22,983,032港元[46] - 2019年第三季度来自证券经纪的佣金收入为3,108港元,2018年同期为273港元[46] - 2019年前三季度就贷款融资收取的利息收入为67,783,858港元,2018年同期为71,485,970港元[46] - 2019年第三季度银行利息收入为119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8万港元;2019年前三季度为1076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418万港元[48] - 2019年第三季度其他利息收入为1562万港元,2018年同期无此项收入;2019年前三季度为3667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9.57908亿港元[48] - 2019年第三季度股息收入为15820万港元,2018年同期无此项收入;2019年前三季度为31640万港元,2018年同期无此项收入[48] - 2019年回顾期内贷款利息收入约为6778万港元,2018年同期约为7148万港元[93] - 2019年回顾期内集团其他收入从2018年同期的约617万港元大幅降至约4万港元[96] - 2019年回顾期内证券经纪服务佣金收入可忽略不计,证券交易业务收入因交易减少和业务终止而下降[94] 其他收支及税项相关 - 2018年冼国林先生因提前终止董事委聘,向公司现金赔偿520.8489万港元[48][49] - 2019年第三季度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无数据,2018年同期为253.9万港元;2019年前三季度无数据,2018年同期为253.9万港元[53] - 2019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亏损基于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678.5517万港元计算,2019年前三季度基于4989.963万港元计算;2018年前三季度盈利2316.6295万港元,第三季度盈利636.9593万港元,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均为36.288亿股[70] - 2019年第三季度即期税项抵免(香港利得税)为609.3229万港元,2018年同期开支为201.8185万港元;2019年前三季度抵免为813.7545万港元,2018年同期开支为505.1591万港元[71] - 2018年3月29日通过条例引入利得税两级制,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评税利润税率为8.25%,超过部分为16.5%[65][66][74] 股息相关 - 公司董事未建议就2019年及2018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向股东支付任何中期股息[69] - 截至2019年及2018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董事不建议向股东派付任何中期股息[76] 放债业务相关指标变化 - 2019年回顾期内集团平均贷款结余较去年同期增加约6.27%,达约9.5895亿港元[84][89] - 放债业务平均利率从2018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约10.56%降至2019年回顾期的约9.42%[93] - 2019年回顾期内集团放债业务净息差约为9.14%,2018年同期约为10.08%[95] - 平均贷款结余轻微增加约6.27%至约9.59亿港元,2018年同期约9.02亿港元;放债业务平均年利率从约10.56%降至约9.42%[98] - 公司放债业务回顾期净息差约9.14%,2018年同期约10.08%[100] 公司业务运营及财务费用相关 - 公司于2019年8月中终止证券经纪业务,10月21日第一类牌照被撤销[85][89] - 公司回顾期行政开支约2243万港元,2018年同期约2302万港元,维持稳定[105] - 公司回顾期应收贷款减值亏损约8858万港元,2018年同期约1316万港元,大幅增加[105] - 公司回顾期贸易权减值亏损310万港元,2018年同期无此项亏损[105] - 公司其他经营开支从2018年约1287万港元减至回顾期约811万港元[105] - 公司财务费用从2018年约158万港元大幅减至回顾期约16万港元[107][110] 购股计划相关 - 购股计划行使后可能发行的普通股上限为362,880,000股,占报告日期已发行普通股的10%[124][129] - 自2011年11月24日采纳购股计划后,未授予购股期权[124][130] 证券交易及股份买卖相关 - 回顾期内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25][131] - 公司股份自2017年11月24日起暂停买卖,将维持至另行通知[128][134] - 2019年10月31日公司向证监会秘书长提交文件,寻求恢复股份买卖许可,正等待回应[138][141] - 2019年7月31日公司股份仍暂停买卖,联交所保留除牌权利[137][141] 公司治理相关 - 截至报告日期,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回顾期未审核业绩[140][142] - 董事确认回顾期内无董事或紧密联系人有竞争业务或利益冲突,公司无控股股东竞争权益问题[127][133] - 回顾期内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126][132] 权益披露相关 - 截至2019年9月30日,除披露外,董事不知其他人士在公司股份有权益或淡仓[1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