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亚控股(08293) - 2021 - 年度财报
星亚控股星亚控股(HK:08293)2021-10-29 16: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收益从1586万新加坡元减少1009.6万新加坡元至576.4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63.7%[11] - 公司收益从2020财年的1586万坡元下降至2021财年的576.4万坡元,降幅达63.6%[18][21] - 毛利从415.5万新加坡元减少267.8万新加坡元至147.7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64.5%[11] - 年度亏损从93.5万新加坡元扩大至134.4万新加坡元,同比增加40.9万新加坡元[11] - 公司2021财年录得亏损134.4万坡元[3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整体毛利率从26.2%降至25.6%,毛利从415.5万坡元降至147.7万坡元[29] - 行政开支从632.2万坡元降至365.7万坡元,降幅42.2%,主要因员工成本减少119.1万坡元[3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人力外判服务收益从1558.8万坡元降至570.8万坡元,降幅63.4%,占公司总收益99%[21][23] - 酒店及度假村业务收益从1392.1万坡元降至447.2万坡元,降幅67.9%,占人力外判收益78.3%[23] - 餐饮业务收益从103.9万坡元降至65.6万坡元,降幅36.9%[23] - 零售业务收益从62万坡元降至36.6万坡元,降幅41%[23] - 人力招聘服务收益从20万坡元降至5.6万坡元,降幅72%[25] - 人力培训服务收益从7.2万坡元降至零,因疫情期间未获得培训项目[26]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所有收益来源为新加坡的人力外判服务、人力招聘服务及人力培训服务[12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运营环境与挑战 - 业务受新加坡政府COVID-19管制措施严重冲击,客户主要为酒店业[12] - 新加坡实施三阶段经济重启方案,但持续在解封第二阶段与第三期间反复[12] - 酒店业受社交聚会、餐饮场所及婚礼宴会持续限制的严重影响[12] - 短期社交访客及游客受严密管控,会议展览活动执行严格规程[12] - 尽管疫苗接种率高,高传染性三角洲变体导致感染率创新高[13] - 新加坡引入已接种疫苗旅行通道,为重新开放边境迈出重要一步[1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财务策略与流动性 - 公司将继续控制开支并确保足够流动资金维持运营[13] - 股份发售所得款项净额26,100,000港元(约4,490,000新加坡元)已全部动用[47]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12,886,000港元(约2,237,000新加坡元)已全部动用[49] - 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或然负债、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40][41][45]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和债务 - 总资产为5,708,000新加坡元,同比下降26.5%(2020年:7,766,000新加坡元)[3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92,000新加坡元,同比下降24.1%(2020年:4,469,000新加坡元)[38] - 流动比率为1.8倍,低于2020年的2.0倍[38] - 总资产对总权益比率为1.9倍,高于2020年的1.8倍[38] - 保理融资抵押的贸易应收款项为352,000新加坡元,同比下降37.9%(2020年:567,000新加坡元)[50] 其他财务数据:股本和资本 - 已发行股本为3,000,000港元(相当于519,800新加坡元),普通股数量为1,500,000,000股[39] 公司治理:董事会构成与会议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沈学助先生兼任,未遵守上市规则第A.2.1条角色分离要求[69] - 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4] - 公司完全遵守GEM上市规则要求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三分之一席位的规定[76] - 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了6次会议[78] - 所有董事在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6/6次沈学助陈雪玲林清福杨文豪林伟彬均全勤出席[79] - 所有董事在2020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为1/1次[79]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3年任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2年[84] - 董事须至少每3年轮值告退一次[84] - 截至2021年7月31日5名董事出席了有关业务或董事职责的研讨会或课程[88] - 董事可在适当情况下以公司开支寻求独立专业意见[80] 公司治理:委员会运作 - 董事会下设3个委员会各委员会有明确责任分工和职权范围[89] - 审核委员会在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举行4次会议[91] - 审核委员会所有成员(林伟彬、林清福、杨文豪)会议出席率100%(4/4)[93] - 薪酬委员会在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举行2次会议[96] - 薪酬委员会所有成员(林清福、杨文豪、沈学助、林伟彬)会议出席率100%(2/2)[97] - 提名委员会在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举行2次会议[101] - 提名委员会所有成员(杨文豪、林清福、沈学助、林伟彬)会议出席率100%(2/2)[102] - 审核委员会负责审阅季度、半年度及年度财务报表[91] - 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在外部审计师选聘方面无意见分歧[94] 公司治理:董事及高管背景 - 公司拥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担任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主席[59][60] - 独立非执行董事林清福52岁,1994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律学士毕业,1995年起新加坡最高法院执业[5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文豪49岁,1996年南洋理工大学会计学士,特许会计师,拥有超过20年审计会计金融经验[5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林伟彬50岁,南洋理工大学会计学士,特许会计师,拥有超过20年企业融资会计经验[60] - 高层管理人员黄盟春49岁,负责管理SAE Agency和SingAsia Resources两家附属公司整体运营[61] - 高层管理人员黄永发50岁,负责TCC Hospitality人力资源派遣运营,拥有超过15年酒店餐饮管理经验[61] - 人事总监邬志新51岁,负责集团人力资源事务和政策制定,拥有超过12年公共及私人行业经验[62] - 公司秘书沈龙59岁,2019年8月19日获任,外聘服务形式提供公司秘书服务[65] - 公司秘书沈龙先生确认在该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的专业培训[118] 公司治理:合规与内控 - 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准则[70] - 公司未设立内部审核部门,委任独立第三方内部监控顾问按年审阅内部监控系统[111] - 董事会认为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有效,未发现重大内部监控缺漏[111] - 公司遵守证券及期货条例规定,确保内幕消息在披露前严格保密[112] - 董事会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综合财务报表,未发现导致持续经营能力出现重大疑虑的因素[116] - 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年度,支付外部核数师审核服务费用为113,165坡元[113] - 股东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20] 公司治理:薪酬 - 3名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在0至1,000,000港元范围内(约0至173,600新加坡元)[108]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策略与管治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0年8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期间的新加坡主要业务营运[129]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依据GEM上市规则附录20的指引编制[130] - 公司董事会承担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总体责任并批准报告发布[132][134] - 公司通过问卷识别出数据安全及个人数据保护为最重要ESG议题[145][151] - 职业健康与安全被识别为第二重要ESG议题[151] - 客户利益及福利被识别为第三重要ESG议题[151] - 公司主要环境目标包括节能减废及降低温室气体排放[138] - 公司主要社会目标包括保障雇员安全健康及遵守工作道德[138] - 公司采用三级风险管理措施进行风险识别和管控[109]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环境绩效 - 公司2020/21年电力消耗为35,567千瓦时,较上年51,399千瓦时下降30.8%[166] - 公司2020/21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19.81吨二氧化碳当量,较上年30.52吨下降35.1%[160] - 公司2020/21年范围2能源间接排放为14.53吨二氧化碳当量,较上年21.81吨下降33.4%[160] - 公司2020/21年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为5.28吨二氧化碳当量,较上年8.71吨下降39.4%[160] - 公司2020/21年纸张消耗量为1.1吨,较上年1.815吨下降39.4%[160] - 公司2020/21年无害废物排放量为0.11吨,较上年0.34吨下降67.6%[169] - 公司20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每名雇员0.21吨二氧化碳当量,较上年0.40吨下降47.5%[160] - 公司2020/21年能源密度为每名雇员374.39千瓦时,较上年676.30千瓦时下降44.6%[166] - 公司报告年度内未发生任何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不合规事件[157] - 报告年度公司总用水量为67.8立方米,较上年82.4立方米下降17.7%[175] - 公司用水密度为0.71立方米/雇员,较上年1.08立方米/雇员下降34.3%[175] - 公司业务不涉及产品包装,包装材料使用关键绩效指标A2.5不适用[172] - 办公废物由物业管理公司处理,报告年度无废物处置记录[171] - 报告年度因疫情采取居家办公,商务旅行数量为零[177]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社会绩效(员工) - 雇员总数为95名,同比增长25.0%(2020年:76名)[52] - 公司雇员总数95人,其中女性46人(占比48.4%),男性49人(占比51.6%)[186] - 按年龄划分:25-34岁占比最高达29.47%(28人),55-64岁占比最低仅1.05%(1人)[187] - 按雇员类型划分:全职派遣员工63人(占比66.32%),支援员工30人(占比31.58%)[187] - 按职级划分:一般员工占比80%(76人),高级管理层占比4.21%(4人)[190] - 公司完全遵守新加坡《就业法》,报告年度无任何雇佣违规事例[180] - 员工年平均流失率为6.23%[192] - 男性员工流失率43.16%,女性员工流失率31.58%[193] - 18-24岁员工流失率22.11%,25-34岁员工流失率18.95%[193] - 35-44岁员工流失率17.89%,45-54岁员工流失率14.74%[193] - 55-64岁员工流失率1.05%,65岁以上员工流失率0%[193] - 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30天,较上年增加14天[197] - 员工培训总时数421.5小时,平均培训时数4.4小时[198] - 受训员工比例23.16%[198] - 男性员工培训参与率68.18%,女性员工培训参与率31.82%[200] - 公司连续三年无因工死亡事故[197] - 新冠疫情期实施居家办公政策保障员工[140] - 雇员最关注职业健康与安全及福利薪酬[142]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社会绩效(客户与社区) - 公司报告年度内定价组合无重大变动且未收到客户关于利益及福利的负面反馈[156] - 股东最关注企业管治及财务表现[142] - 客户最关注服务品质[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