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为香港顶尖塑型功能内衣零售商,主要从事核心品牌及子品牌内衣产品设计、制造及销售[32] 市场环境影响 - 2020年COVID - 19大流行扰乱香港经济增长,尤其影响本地零售市场[32] 店铺经营调整 - 2021年2月24日起公司不再经营位于将军澳重华路8号东港城2楼253室的非营利零售店[33]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3]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534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6250万港元减少约14.6%[36]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销售成本约112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2320万港元减少约51.7%[37]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毛利约422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3940万港元增加约7.1%[37]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销售费用约194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2480万港元减少约540万港元[38]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行政开支及其他经营开支约177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2940万港元减少约1170万港元[39]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除税前溢利约440万港元,上一年度除税前亏损约4680万港元[40]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所得税开支约72.4万港元[41] - 截至2021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6170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8040万港元减少约1870万港元[45] - 截至2021年3月31日,集团总负债约9040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1.127亿港元减少约2230万港元[46] - 截至2021年3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105名,较2020年的120名减少,员工成本总额约1960万港元,2020年为约2780万港元[54] 股权相关 - 2021年4月30日公司完成配售新股份[34] 市场态度 - 公司董事会对本地零售市场恢复正常持审慎乐观态度[34] 人员委任 - 许学49岁,2020年5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制造及电子领域有超20年管理经验[63] - 邓国宏63岁,2020年5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多领域有超38年管理及咨询经验[64] - 袁小茜35岁,2021年4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投资等方面有超10年经验[66] - 邓耀基39岁,2021年6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多方面有逾15年经验[66][67] - 霍伟雄44岁,为集团财务总监,2014年12月加入集团[68] 企业管治合规情况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采用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遵循适用条文,但存在偏离合规情况[71] - 公司自2017年10月27日及2018年2月6日起未委任行政总裁及主席,其角色由全体执行董事共同履行[71] - 2021年5月11日王竞强辞任后,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等多项指标不符合GEM上市规则规定[72] - 2021年6月18日邓耀基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后,公司满足GEM上市规则多项规定[72][73] 董事行为规范 - 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行为守则,本期董事均遵守守则及规定交易标准[75] 董事会构成及会议情况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含2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期间内董事会举行5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公司股东周年大会[80] - 谭泽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许学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0%;蔡振辉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0%;王竞强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0%;邓国宏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0%[81] - 公司自2017年10月27日以来未委任行政总裁,自2018年2月6日以来未委任主席,角色及职能由全体执行董事共同履行[84] 董事委任及任期 - 各董事与公司订立委任函,初步固定任期自获委任日期起1年,其后逐年续约[85] 董事轮值退任规则 - 当时三分之一董事须在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若董事人数非三或三的倍数,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董事须退任[86] 董事会委员会设置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多数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9] 董事培训与发展 - 每位新获委任董事收到全面入职资料,全体董事通过出席研讨会、阅读资料等参与持续专业发展[79] 董事独立性确认 - 公司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独立性确认,报告日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属独立[83] 董事权限 - 董事可全面查阅相关资料,可寻求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承担[77] 审核委员会工作情况 - 审核委员会于本期举行4次会议,执行审查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系统有效性等多项工作[91] - 审核委员会成员蔡振辉、王竞强、邓国宏出席会议次数均为4次,任期内会议数目均为4次[92] - 审核委员会于2017年7月13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0] 提名委员会工作情况 - 提名委员会于本期举行2次会议,执行审阅董事会架构等多项工作[96] - 提名委员会成员陈嘉明出席1次任期内1次会议,蔡振辉、谭泽之出席2次任期内2次会议,邓国宏、许学出席1次任期内1次会议[97] - 提名委员会于2017年7月13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两名执行董事组成[95] 薪酬委员会工作情况 - 薪酬委员会于本期举行2次会议,就批准获委任董事薪酬及雇员花红审查并向董事会作推荐建议[100] - 薪酬委员会成员陈嘉明出席1次任期内1次会议,蔡振辉、谭泽之出席2次任期内2次会议,邓国宏、许学出席1次任期内1次会议[101] - 薪酬委员会于2017年7月13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两名执行董事组成[100]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按多元化范畴甄选及提名人选[102] 审计费用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支付给公司核数师审计服务费用为600千港元[114] 股东特别大会规则 - 持有公司已缴足股本(附有于股东大会上投票的权利)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于递交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20] 公司秘书及合规主任 - 余擎天自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任公司秘书,谭泽之自2020年8月1日起接任[117] - 谭泽之自2018年12月11日起任公司合规主任[119] 合规管理 - 公司成立合规委员会监督所有合规事宜,重大收购/交易由其在董事会会议上呈报董事会批准[105] - 公司采取措施确保完成对重启调查项目结果的补救,包括向雇员提供培训等[105] 风险管理 - 公司采用管理层制定的评估标准评估风险,考虑对业务的影响、后果及发生可能性[109] - 公司持续定期监控风险,情况重大变化时修订策略和程序,并定期向管理层及董事会汇报[111] - 2021年3月,公司委聘罗马风险咨询有限公司检讨内部监控系统并提出建议[113] - 董事会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充分有效,顾问建议获集团适当跟进[111]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概述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公司于中国香港、澳门及深圳的业务活动及营运[126] - 报告期为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129] 持份者沟通 - 公司与客户、雇员、股东及投资者等重要持份者沟通,确定可持续发展主题及潜在风险[131] - 公司通过客户服务热线及电邮等多元化方式考虑持份者期望[132] 报告编制参与 - 董事会及管理层参与编制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评估事宜对业务及持份者的重要性[134] 环境、社会及管治管理政策 - 公司确认已就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制定适当有效的管理政策及内部控制系统[136] 环境影响及措施 - 公司致力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供安全环保产品[139] - 本年度公司不知悉任何严重违反排放及废弃物相关法律法规的重大影响情况[139] - 公司业务运营产生的废气排放主要包括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悬浮颗粒,主要来源为汽车废气[141] - 公司鼓励雇员推行无纸化办公,结束工作日时关闭电脑及办公设备[139] - 2021年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悬浮颗粒排放量分别为8.88公斤、0.11公斤、0.78公斤,2020年分别为5.84公斤、0.15公斤、0.43公斤[142]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由2020年的约165.21吨二氧化碳当量减少约33%至2021年的约110.46吨二氧化碳当量[149] - 2021年范围1、范围2、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19.13吨、90.86吨、0.46吨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分别为28.00吨、137.00吨、0.21吨二氧化碳当量[150] - 2021年和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分别为0.02吨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0.04吨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150] - 2021年和2020年集团覆盖的总销售面积分别约为5400平方米、3781平方米[151] - 能源消耗总量由2020年的约311983.00千瓦时减少约34%至2021年的约206374.76千瓦时[159] - 2021年直接、间接能源消耗分别为69924.63千瓦时、136450.13千瓦时,2020年分别为99336.00千瓦时、212647.00千瓦时[160] - 2021年和2020年能源消耗密度分别为38.22千瓦时/平方米、82.51千瓦时/平方米[160] - 总用水量由2020年的约518.00立方米增加约45%至2021年的约750.44立方米[161] - 2021年总用水量为750.44立方米,2020年为518.00立方米,用水密度均为0.14立方米/平方米[162] 员工情况 - 2021年3月31日公司共聘用105名员工,2020年3月31日为132名[167] - 2021年男性员工占比20%,女性占比80%;2020年男性占比18%,女性占比82%[168] - 2021年19 - 60岁员工占比89%,60岁或以上占比11%;2020年19 - 60岁占比99%,60岁或以上占比1%[168] - 2021年香港地区员工占比68%,中国内地占比28%,澳门占比4%;2020年香港占比59%,中国内地占比38%,澳门占比3%[168] - 本年度整体雇员流失率为26%[170] - 按性别划分,男性和女性已离职雇员人数为1,占比5%[170] - 按年龄组划分,19 - 60岁已离职雇员人数为25,占比27%;60岁或以上为2,占比17%[170] - 按地区划分,香港已离职雇员人数为7,占比10%;中国内地为20,占比67%[170] - 本年度无因工作关系死亡或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175] - 公司每年进行一次绩效评估,晋升优先考虑内部人才[182] - 公司雇员正常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超时工作需双方书面达成一致并按法规补偿[183] 法规遵守情况 - 本年度公司不知悉严重违反童工及强制劳工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184] - 本年度公司无因安全及健康理由回收产品,收到3宗客户服务不满意投诉且均已处理[187] - 公司不知悉严重违反产品责任及资料隐私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187] - 公司禁止任何形式的贪污、受贿、勒索、洗钱或欺诈[195] - 本年度无针对公司或雇员的涉及贪污的法律案件[195] - 公司不知悉严重违反反贪污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195] 社区投资 - 公司社区投资重点为教育、社会福利及环境保护[196] - 公司未来将继续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作贡献[196]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索引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涉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内容索引[198] - 主要范畴包含层面A1排放物,有一般披露和KPI指标[198] - 一般披露涉及废气及温室气体排放、排污、废弃物产生的政策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划资料[198] - KPI A1.1关注排放物种类及相关排放数据[198] - KPI A1.2关注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以吨计算)及密度[198] - KPI A1.3关注所产生有害废弃物总量(以吨计算)及密度[198] - KPI A1.4关注所产生无害废弃物总量(以吨计算)及密度[198] - KPI A1.5关注减低排放量的措施及所得成果[198] - KPI A1.6关注处理有害及无害废弃物的方法、减低产生量的措施及所得成果[198]
海纳星空科技(08297)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