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深圳市海王英特龙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329[1] - 报告为公司2020年年报[20] - 公司股份代号为8329[28] 公司人员变动 - 周航于2020年6月2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总经理,于2021年2月8日辞任[21] - 黄剑波于2020年6月2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于2020年4月24日获委聘为副总经理[21] - 徐燕和于2020年6月24日退任执行董事及总经理,于2020年6月25日获重选及调任为非执行董事[21] - 张翼飞于2021年3月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1] - 沈大凯于2020年6月25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1] - 刘占军、宋廷久、赵文梁于2020年6月24日退任非执行董事[21] - 金戈于2020年6月25日获委任为监事,王彬于2020年6月24日退任监事[21] - 潘嘉阳为薪酬委员会主席,易永发为审核委员会主席[21] - 张锋48岁,自2011年6月起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及监察主任,2021年2月8日任授权代表[97][98] - 周航50岁,有20年以上医药行业工作经验及15年以上企业管理经验,2020年6月起任公司执行董事等职,2021年2月8日辞任[101][103] - 黄剑波44岁,2020年6月起任公司执行董事等职,4月24日起任副总经理,5月13日起任董事会秘书及财务负责人[102][104] - 张翼飞48岁,2021年3月1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996年获技术经济学学士学位,2015年获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106] - 于琳63岁,自2005年2月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有30年以上中国生化和制药行业经验[107] - 张翼飞48岁,2021年3月1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08] - 于琳63岁,2005年2月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毕业于中山大学,有超三十年行业经验[108] - 沈大凯55岁,2020年6月25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2008年获深交所董事局秘书任职资格[111][113] - 徐燕和63岁,2011年6月任公司执行董事,2020年6月调任非执行董事,1982年本科毕业,有近三十年行业经验,2020年6月25日辞任总经理和授权代表[112][114] - 易永发63岁,2005年8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有超三十年相关工作经验,2020年8月3日从成都兴蓉环境离任[116][118] - 潘嘉阳54岁,2005年8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89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1996年获英国赫尔大学MBA学位[117] - 潘嘉陽54岁,自2005年8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6年3月起任鹰君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19] - 章剑舟51岁,自2016年1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毕业于多所高校获不同学位[122] - 熊楚熊65岁,自2008年6月起任公司监事,1992年获厦门大学会计学博士学位,现任多家公司独立董事[122] - 金戈52岁,自2020年6月25日起任公司监事,从事医药及相关行业25年,2009年起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校外导师[124][126] - 曹阳30岁,自2018年5月18日起任公司职工代表监事,2013年7月加入集团,现任多职[125][127] - 冯慧森38岁,自2020年6月1日起任公司联席公司秘书,在企业服务范畴拥有逾15年经验[129][130] - 张锋、黄剑波于2020年6月25日获委任,任期3年[136] - 周航于2020年6月25日获委任,2021年2月8日辞任[136] - 张翼飞于2021年3月1日获委任,任期至2021年公司股东周年大会[140] - 于琳、沈大凯、徐燕和于2020年6月25日获委任或重选调任,任期3年[140] - 易永发、潘嘉阳、章剑舟于2020年6月25日再次获委任,任期3年[140] - 熊楚熊、曹阳于2020年6月25日再次获委任,金戈于同日获委任,任期均为3年[140] 行业政策环境 - 2020年新冠疫情使防疫用医疗器械、疫苗等行业受益,呼吸道及发热类药品受负面影响,国内医药电商及零售药店增长较快[33][35] - 2020年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进入常态化运行,促使药企提升产品质量、控制成本,加大仿制药和创新药投入[33][35] - 2020年3月发布药品注册和生产监管措施,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奠定法律基础[39] - 中国政府推动医药行业改革,虽带来短期压力,但长期将带来机遇[75] 公司业务策略 - 2020年公司巩固发展中药、普药等业务,短期增加防疫产品购销,加大保健食品推广[34][36] - 生产上公司将扩大内部产能,考虑引入外部产能,通过MAH方式吸引品种产销[39] - 研发上公司将增加投入,通过自主和委托研发加速新药临床研究和商业化[39] - 董事会将带领公司改善治理,加强管理,完善内控体系[40] - 后疫情时代公司将把握政策机遇,调整策略,分配资源促进业务恢复[40] - 公司后续将扩大内部产能,考虑引入外部优势产能,提升产品质量和优化成本[42] - 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独立研发、委托研发结合,加快新药临床研究及应用转化[42] - 公司将加大在产品生产及质量保障体系、新药研发等方面投入,促进业务恢复增长[42] - 公司将利用政策机遇,加大新药研发等投入,培育核心品种[75]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自有药品通过福州生产基地生产,有近500个注册批文,约170个品规入选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46][49] - 公司旗下两家制药附属公司为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47][50] - 公司一家附属公司自2016年起被列入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培育发展库”,有效期5年[47][50] - 2016年公司启动首批筛选品种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已有碳酸氢钠片和诺氟沙星胶囊两个品种通过[53][54] - 受国家政策等影响,公司药品生产及销售业务毛利空进一步缩小[55] - 公司替吉奥产品入选“4+7”带量采购药品目录,价格大幅下降,影响市场拓展、销量及利润空间[55] - 受疫情影响,全国医疗机构非防疫药品需求量下降,公司自制药品销售受一定影响[55] - 公司主要代理海王银杏叶片和海王金樽等药品及保健食品,通过专业销售推广公司分销至终端医疗结构,通过大中型连锁药店销售给终端客户[59][62] - 新冠疫情、医保政策调整及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对公司药品及保健食品购销业务有影响,业务基本保持稳定[60][62] - 公司药品及保健食品购销业务部分转型为药品销售管理服务业务,新增低毛利分销业务[65][66]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 - 公司重视环境、社会及管治,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增强员工环保意识[67][70] - 公司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与各持份者全面沟通,结果为可持续发展议程和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提供依据[68][70] - 公司按GEM上市规则附录二十编制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将在年报刊发后两个月内刊发[69][71] 公司财务数据 - 2020年公司收入约为10.31亿元,较2019年的10.81亿元下降约4.58%[81] - 生产和销售药品分部收入约4.41亿元,占总收入约42.79%,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1.59%[81] - 销售及分销药品及保健品分部收入约5.90亿元,占总收入约57.21%,较去年同期上升约1.44%[81] - 2020年公司毛利率约为56%,较2019年的59%下降约3个百分点[81] - 2020年公司毛利约为5.74亿元,较2019年的6.43亿元下降约10.68%[81] - 2020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4.21亿元,较2019年的4.57亿元下降约7.89%[81] - 2020年公司行政开支约为6445.6万元,较2019年的6557.3万元下降约1.70%[81] - 2020年公司其他经营开支约为5347.1万元,较2019年的4990.7万元上升约7.14%[84][85] - 2020年公司财务成本约为83万元,较2019年的141.7万元下降约41.42%[86] - 2021年2月18日公司偿还股东委托贷款900万元[74] - 2021年2月18日公司向海王生物偿还委托借款900万元[7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无银行借款,获得股东委托借款900万元,于2021年2月18日偿还[8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5.97084亿元,较2019年增加约3528.4万元,主要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约3411.9万元[9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可动用银行融资1亿元,以房屋及预付租赁款项作抵押,抵押资产账面价值合计约8885.9万元[9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就未来资本开支作出承担约175.9万元,董事会认为可从银行存款及借款支付[9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除附注23所披露外,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95] - 2020年度,集团未进行重大投资[9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1217名(2019年:1239名)[95] - 2020年度,雇员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9935.1万元(2019年:约1.03667亿元)[95] - 公司2020年不建议派息,2019年也未派息[133] - 2020年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约9.61%,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约3.57%[136] - 2020年五大供货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约48.74%,最大供货商采购额占比约23.62%[136] 公司股权结构 - 张锋先生持有海王生物1331093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05%[149] - 周航先生持有海王生物14787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05%[149] - 于琳女士持有海王生物9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03%[149] - 沈大凯先生持有海王生物2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07%[149] - 曹阳女士持有海王生物2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01%[149] - 公司董事会主席张锋等5人分别实益拥有公司控股股东海王生物全部已发行股本约0.01%-0.07%权益,海王生物直接及间接实益拥有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73.51%权益,其中70.38%直接持有,3.13%经海王东方间接持有[15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监事或最高行政人员或其联系人无相关权益及淡仓需按规定知会公司及联交所[153] - 张思民先生在受控制法团权益中拥有1,233,464,500股,占比98.52%,占公司已发行股本73.51%[157] - 海王生物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内资股1,181,000,000股,占所有内资股94.33%,占公司已发行股本70.38%[160] - 海王生物在受控制法团权益中持有内资股52,464,500股,占所有内资股4.19%,占公司已发行股本3.13%[160] - 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受控制法团权益中持有内资股1,233,464,500股,占所有内资股98.52%,占公司已发行股本73.51%[160] - 深圳海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受控制法团权益中持有内资股1,233,464,500股,占所有内资股98.52%,占公司已发行股本73.51%[160] - 海王生物直接及间接拥有公司1,233,464,500股内资股份权益,其中直接持有1,181,000,000股,间接通过海王东方持有52,464,500股[164] - 海王集团因拥有海王生物约44.03%已发行股本权益,被视为拥有公司1,233,464,500股内资股份权益[164] - 海王控股因拥有海王集团约59.68%已发行股本权益,被视为拥有公司1,233,464,500股内资股份权益[164] - 张思民先生因拥有海王控股70%已发行股本权益及海合100%已发行股本权益,被视为拥有公司1,233,464,500股内资股份权益[164] 公司关联交易 - 2019销售管理服务协议中,2019 - 2021年交易上限分别不超人民币6,000,000元、7,000,000元、8,000,000元[168] - 2020销售管理服务协议中,2020 - 2022年交易上限分别不超人民币7,000,000元、8,000,000元、9,000,000元[168] - 2019销售管理服务协议自2020销售管理服务协议生效日起终止[168]
海王英特龙(08329)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