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为219,289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94,84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4%[5] - 2021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为101,142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02,99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9%[5] - 2021年第一季度毛利为118,147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91,85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3%[5] - 2021年第一季度经营溢利为22,323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3,12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10%[5] - 2021年第一季度除税前溢利为22,312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2,88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21%[7] - 2021年第一季度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8,073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9,77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85%[7] - 2021年第一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5,648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9,31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93%[7] - 2021年第一季度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93分,2020年同期为人民币0.56分,同比增长66.07%[7] - 2021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895,672千元人民币,3月31日为913,745千元人民币,增长1.99%[10] - 2021年第一季度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1,553千元,2020年同期为612千元[21] - 2021年第一季度政府补贴为1,004千元,2020年同期为111千元[21] - 2021年第一季度存货撇减拨回为307千元,2020年同期为416千元[21] - 2021年第一季度减值亏损拨回为380千元,2020年无此项[21] - 2021年第一季度银行贷款利息为0千元,2020年同期为200千元[25] - 2021年第一季度租赁负债利息为11千元,2020年同期为42千元[25] - 2021年第一季度职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26,232千元,2020年同期为24,194千元[25] - 2021年第一季度使用权利资产折旧为582千元,2020年同期为774千元[28] - 2021年第一季度存货成本为99,132千元,2020年同期为100,917千元[28] - 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4334千元,2020年为3298千元;递延税项暂时性差额的拨回2021年为 -95千元,2020年为 -193千元[33] - 董事会不建议本季度派付任何股息,2020年也无派息[37] - 2021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盈利基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564.8万元,2020年同期约为931.8万元;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数均为16.78亿股[37] - 2021年和2020年第一季度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基本盈利相等,因无潜在摊薄影响的已发行普通股[37] - 公司本季度收入约为2.1928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94847亿元上升约12.54%[60] - 公司本季度毛利率约为54%,较去年同期的约47%上升约7个百分点[60] - 公司本季度毛利约为1.1814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约9185.4万元上升约28.62%[60] - 公司本季度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7711.8万元,较去年同期的约5760.4万元上升约33.88%[60] - 公司本季度行政开支约为1717.5万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565.2万元增加约9.73%[62] - 公司本季度其他经营开支约为606.1万元,较去年同期的约774.2万元下降约21.71%[62] - 公司本季度财务成本约为1.1万元,较去年同期的约24.2万元下降约95.45%[62] - 公司本季度税后溢利约为1807.3万元,较去年同期的约931.8万元增加[6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第一季度药品生产和销售、药品及保健品销售及分销收入为219,289千元,2020年同期为194,847千元[18] - 药品生产和销售分部收入约1.21789亿元,占总收入约55.54%,较去年同期上升约40.37%;药品及保健品销售和分销分部收入约9750万元,占总收入约44.46%,较去年同期下降约9.79%[60] - 集团药品及保健食品购销分部减少部分处方产品代理致收入下降[55][57] 公司业务与经营情况 - 集团本季度主要在中国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以及药品和保健食品购销,销售药品涵盖四大治疗领域[39][41] - 集团自有药品通过福州生产基地生产,有近500个批准文号,约170个品规入选国家医保目录,该基地是福建唯一指定麻醉品生产基地[40][42] - 集团两家制药附属公司为福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个新药和独家产品[44][46] - 集团旗下相关制药附属公司2016年启动首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已有碳酸氢钠片和诺氟沙星胶囊通过评价[45][46] - 受政策和市场影响,药品价格下降、原料价格上升等,集团将关注政策和市场,加大研发和质量保障投入,拓展销售网络[48] 公司股权与股东情况 - 张锋先生持有海王生物1331093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05%[69] - 于琳女士持有海王生物9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03%[69] - 沈大凯先生持有海王生物2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07%[69] - 曹阳女士持有海王生物2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01%[69] - 海王生物直接及间接实益拥有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73.51%权益,其中70.38%为直接持有,3.13%经海王东方间接持有[71] - 海王生物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181,000,000股,占内资股94.33%,占已发行股本70.38%[91] - 长沙银行广州分行持有股份保证权益,股份数1,181,000,000,占内资股94.33%,占已发行股本70.38%[96] - 海王集团受控制法团权益股份数1,233,464,500,占内资股98.52%,占已发行股本73.51%[99] - 海王控股受控制法团权益股份数1,233,464,500,占内资股98.52%,占已发行股本73.51%[104] - 张思民先生受控制法团权益股份数1,233,464,500,占内资股98.52%,占已发行股本73.51%[110] - 海王生物直接持有公司11.81亿股内资股份权益,间接持有5246.45万股内资股份权益,直接及间接共持有12.334645亿股内资股份权益[111] - 2021年3月25日,海王生物将11.81亿股公司内资股质押给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111] - 海王集团因拥有海王生物全部已发行股本约44.03%的权益,被视为拥有公司12.334645亿股内资股份权益[111] - 海王控股因拥有海王集团全部已发行股本约59.68%的权益,被视为拥有公司12.334645亿股内资股份权益[111] - 张思民先生因拥有海王控股全部已发行股本70%的权益等,被视为拥有公司12.334645亿股内资股份权益[111] 公司法律与合规情况 - 公司80%权益附属公司涉法律诉讼,原告有权没收保证金300万元,附属公司需偿付325万元[51][52]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董事、监事或最高行政人员或其各自联系人无相关权益及淡仓[73]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采纳购股计划,未授出相关权利[73] - 本季度内,公司董事或监事等未获授相关购股权、认股权证或可换股债券[73] - 截至2021年3月31日,除已披露人员外,公司董事或监事不知悉其他人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权益及淡仓[112] - 本季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任何上市证券,未赎回、购回或注销可赎回证券[112] - 2005年8月21日,海王生物与公司签订不竞争承诺协议,只要公司证券在GEM上市,将不参与或经营与公司构成竞争的业务[112] - 海王生物本季度已遵守不竞争承诺[114] - 公司本季度采纳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董事本季度无相关交易且无违规[114] 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 - 公司于2005年8月21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于琳女士、易永发先生和潘嘉阳先生,易永发为主席[11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本集团本季度未经审核综合业绩[116] - 公司主席与总经理角色应区分,张锋为现任董事会主席[116] - 周航于2021年2月8日辞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公司正物色合适人选填补空缺[118] - 本季度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相关企业管治规定,董事会将提升管治标准[118] - 报告刊发日,执行董事为张锋和黄剑波,非执行董事有张翼飞等,独立非执行董事有易永发等[118] 公司重大事项 - 2021年4月22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拟7650万元收购北京中新药业51%股权[56][58] 公司税务情况 - 截至2021年和2020年3月31日,集团两家中国附属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按15%优惠税率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公司及其他中国附属公司按25%税率缴纳[34][35] 公司资金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银行融资总额度为1亿元,无银行借款;公司于2021年2月18日偿还股东委托借款900万元[64][65] - 截至2021年3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67]
海王英特龙(08329) - 2021 Q1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