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联丰控股(08617) - 2023 - 中期财报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08617[1][47][49]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19][28][45][48] - 公司香港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在九龙梳士巴利道3号星光行12楼1226B室[32][39] - 公司中国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在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土塘工业二區工业二横路6号[34][40][41]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公司执行董事为陈煜彬先生和陈龙彬先生[13][22]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弘俊先生、曾巧临女士和谭可婷女士[14][23] - 公司审计委员会主席为陈弘俊先生[15][24] - 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为谭可婷女士[16][25] - 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为陈煜彬先生[17][26] 财务报告宣布 - 公司董事会宣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未经审核的中期简明综合全面收益表[50][51] 财务数据(收益、毛利等)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46,852千港元,上年同期为36,202千港元;六个月收益为77,437千港元,上年同期为68,769千港元[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毛利为18,819千港元,上年同期为31,838千港元;六个月毛利为17,629千港元,上年同期为31,867千港元[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经营溢利为14,090千港元,上年同期为14,868千港元;六个月经营溢利为18,343千港元,上年同期为25,780千港元[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期内溢利为11,618千港元,上年同期为12,392千港元;六个月期内溢利为14,756千港元,上年同期为21,575千港元[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5,063千港元,上年末为26,422千港元;流动资产为147,556千港元,上年末为122,766千港元[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7千港元,上年末为79千港元;流动负债为33,692千港元,上年末为5,544千港元[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138,900千港元,上年末为143,565千港元[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9港仙,上年同期为3.1港仙;六个月为3.7港仙,上年同期为5.4港仙[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全面亏损(货币换算差额)为4,290千港元,上年同期为2,721千港元;六个月为3,421千港元,上年同期为2,616千港元[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1,355千港元,上年同期为18,959千港元[55]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为29,203千港元,2022年为2,896千港元[7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6,253千港元,2022年为2,620千港元[72]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77千港元,2022年为3,380千港元[72]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4千港元,2022年为54千港元[72]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25,422千港元,2022年减少814千港元[72] - 2023年上半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1,003千港元,2022年为56,387千港元[72] - 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5,954千港元,2022年为55,775千港元[72] - 2023年上半年存货及消耗品成本40374千港元,2022年为33186千港元[134]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3929千港元,2022年为4180千港元[137]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不同时段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11618、12392、14756、21575千港元[140] - 2023年各时段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均为400000千股[141] - 2023年各时段每股基本盈利分别为2.9、3.1、3.7、5.4港仙[142] - 报告期内无具潜在摊薄效应的已发行普通股,每股摊薄盈利与基本盈利相同[143][144] - 公司报告期收益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12.6%,从6.88亿港元增至7.74亿港元[170][173][175][1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716.1万港元,贸易应付款项为1088.9万港元[149][1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主要管理层薪酬为115.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6.7万港元有所下降[1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订约但未确认负债的重大资本开支为67.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8.7万港元[1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7743.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876.9万港元增加12.6%[178] - 报告期内,回转支承收益增加约300万港元至415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850万港元增加7.8%[182][184] - 报告期内机械销售收益同比增加46.1%或650万港元,达2060万港元[193][199] - 报告期内机械机件及部件销售收益同比减少约5.1%或80万港元,至1540万港元[194][200] - 报告期内集团销售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约3690万港元增加约23.6%或870万港元,至4560万港元[196] - 报告期内集团行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580万港元增加约139.5%或810万港元,至约1390万港元[198] - 香港向承包商销售的机械从1040万港元增至1180万港元[193][199] - 报告期内向菲律宾批发商的机械销售增加280万港元[193][199] - 报告期内在香港采购机械机件及部件和在新加坡以ODM基准出售机械机件及部件的收益较2022年上半年分别下跌约10万港元及20万港元[194][200] 法定盈余储备 - 公司需从所得税后溢利中划拨不少于10%至法定盈余储备,当储备总和超注册资本50%可停止划拨[69]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于2023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首次应用多项准则及会计指引修订,无重大影响[92][100][105] - 若干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及诠释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财政年度强制应用,公司未提早采纳,正评估影响[108][120] 公司业务信息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机械产品及零件制造和买卖[75][82] - 公司仅一个经营分部,即制造及买卖机械产品和机械零件,董事按收益与毛利评估表现[123][124][125] - 公司是中国领先优质回转支承制造商,制造的回转支承符合日本工业标准[163][164][166][167] - 自2020年起公司使用上市所得款项开发新产品,除回转支承外还制造机械其他机件及部件[164][167] - 公司为客户采购机械、机件及部件,自2020年开发新产品,过去两年业务持续增长[187][191] - 机械及机械机件销售增加,因公司与日本供应商关系良好且能供应特殊产品,还服务香港本地项目[188] - 机械及机械机件及部件销量增加,原因是与日本顶尖供应商建立长期关系且供应能力独特,为香港项目本地客户服务,使用产品及服务的客户增多[192]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报告期支付股息[145] 资产收购 - 报告期内公司收购价值约170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2022年同期为450万港元[146][147] 贸易信贷期 - 公司贸易销售信贷期大致介乎60日至120日,贸易采购平均信贷期一般为0至90日[150][151][155] 或然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61][162] 市场策略 - 公司在海外销售持续成功,会继续推广品牌、提供高质量产品以抢占商机[169][172] 转板申请 - 公司于2023年3月30日申请将股份由GEM转板至联交所主板上市[171][174] 产品销售详情 - ODM和OBM业务内回转支承销售分别增加约370万港元及130万港元,但为客户采购回转支承价值减少约180万港元[185][189] - OBM业务增加归因于2022年中香港一名新批发客户,报告期内向该客户销售增加约80万港元[185][189] - ODM业务增加归因于数量增加412套,且ODM客户总数由2022年上半年的16名增至报告期的19名[185][189] - 回转支承销售占收益约53.6%,占公司总毛利约73.1%[186][190] - 报告期内回转支承整体出售数量增加2051套,较2022年上半年增幅为59.2%[186][190] - 报告期内,公司总销售数量为23902个,较2022年的29139个减少18.0%[180] - 报告期内机械和机械机件及部件销售分别占总收入的26.6%和19.8%,分别占集团总毛利的12.3%和14.6%[195] - 报告期内回转支承、机械、机械机件及部件的产品组合分别约为53.6%、26.6%和19.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