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云科技建设(09900) - 2021 - 年度财报

财务业绩 - 公司收益从2020年约932.8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约951.2百万港元[7][14] - 公司服务成本从2020年约857.6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约890.7百万港元[15] - 公司毛利从2020年约75.2百万港元减至2021年约60.5百万港元,毛利率从约8.1%降至约6.4%[16] - 公司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亏损由2020年约0.9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约6.8百万港元[17] - 公司行政开支由2020年约22.5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约24.1百万港元[18] - 公司2021年融资成本约为0.2百万港元,与2020年相若[20] - 公司2021年所得税开支减少约3.2百万港元,实际税率约为16.8%,与2020年的17%近乎相同[21] - 公司溢利净额由2020年约24.5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约34.1百万港元[22]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付2021年末期股息[23] 财务状况 - 2021年3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6180万港元,2020年约7340万港元[24] - 2021年3月31日,集团计息借款总额约730万港元,2020年约890万港元[24] - 2021年3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3.8,2020年约2.7[24] - 2021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3.3%,2020年约4.8%[25] - 2021年3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金额约170万港元,2020年为零港元[27] 员工情况 - 2021年3月31日,集团共有289名雇员,2020年为304名[37]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总员工成本约7360万港元,2020年为8460万港元[37]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在香港共有289名全职员工,其中男性85人,女性15人,高级管理层10人占3%,普通员工14人占5%,合约或短期员工265人占92%[173][175]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整体流失率为74%,男性流失率82%,女性流失率18%,30岁或以下流失率109%,31至40岁流失率105%,41至50岁流失率66%,51岁或以上流失率63%[176] - 报告期内有一宗工作相关受傷案例,因工傷損失工作日數为115日,并无任何致命傷害[183]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报告期内,公司已为一名男性高级员工提供5小时培训[186] - 报告期内,公司无针对与集团或其雇员雇佣相关法律法规的重大不合规事件[178] - 报告期内,公司遵守有关防止雇佣童工或强制劳动的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188] 上市所得款项 - GEM上市实际所得款项净额约5180万港元,高于估计所得款项净额约4410万港元[41]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实际用途中履约保证金为1500万港元,原拟定为1600万港元[41] - 公司拟将分配作履约保证金用途之所得款项净额未动用款额约870万港元用作相同用途[42] 管理层信息 - 曾文兵48岁,2017年7月任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在建造业有逾25年经验[46] - 刘家豪43岁,2021年2月任公司执行董事,在企业管理等领域有逾15年经验[46][47] - 苏俊文45岁,2018年1月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建造业有逾29年经验[49] - 陈仰德36岁,2018年1月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审计等方面有逾14年经验[50][51] - 李静文45岁,2018年1月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15年执业律师经验[52] - 黄浩贤45岁,为公司副董事,负责建筑项目运行及管理,在建造业有逾23年经验[55][56] - 公司高级管理层包括高级项目经理谢财林、财务总监兼公司秘书邝俊铭、工料测量经理谢文健[57][58][60][61] 公司架构与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曾昭群等3名执行董事和苏俊文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6] - 董事会主席为曾昭群,行政总裁为曾文兵,此架构可提高公司策略制订及实施效率[67]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所有守则条文[64] - 董事将继续检讨公司的企业管治常规,以提高企业管治标准[65] - 董事会获授权管理公司整体业务,负责领导及监控公司,履行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的责任[69] - 公司日常管理、行政及营运交由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负责,重大交易须经董事会批准[69] - 董事会已建立三个董事委员会监督集团具体事务,各有书面职权范围并向董事会汇报[70] - 审核委员会于2018年1月23日成立,2019年12月30日起修订职权范围生效,年内召开3次会议[71] - 薪酬委员会于2018年1月23日成立,2019年12月30日起修订职权范围生效,年内召开3次会议[74][75] - 提名委员会于2018年1月23日成立,2019年12月30日起修订职权范围生效,年内召开会议[79][81] - 审核委员会成员陈仰德、苏俊文、李静文出席会议次数均为2/2[74] - 薪酬委员会成员苏俊文、陈仰德、李静文出席会议次数均为3/3,刘家豪自2021年2月25日委任后无会议召开[76] - 提名委员会成员李静文、苏俊文、陈仰德出席会议次数均为2/2,刘家豪自2021年2月25日委任后无会议召开[82]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高级管理层薪酬在零港元至100万港元的有2人,100.0001万港元至150万港元的有1人[77]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审阅及监督集团财务申报等[71]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就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向董事会作建议[75]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为每年审阅董事会架构等并作推荐建议[79] - 本年度召开一次股东周年大会和四次董事会会议,董事会计划每年按季大约会面四次并提前至少14天通知董事[99] - 各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协议自上市日期起初步为期三年,可续期和终止[104]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告退,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告退一次[105] - 提名委员会定期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以及提名政策,并提出变动建议[91] - 公司采纳董事多元化政策,从多范畴考虑成员多元化,提名委员会每年检讨并监察实行情况[93][94][98] - 公司已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行为守则,未发现董事有不符合标准的行为[92]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职能,会议议程和文件提前送交董事[101] - 董事会会议记录分发给董事,董事可获取公司秘书意见和服务及相关资料[103] - 公司建议董事出席相关研讨会,参与持续专业发展计划,公司秘书保管和更新培训记录[106] - 重选董事时,提名委员会及/或董事会需检讨退任董事贡献、表现及是否符合标准并提出推荐建议[90] 审计费用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就审计服务支付930千港元,非审计服务支付32千港元,总计962千港元[116]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 董事会定期审阅内部控制系统成效,认为其有效且充足,审核委员会评估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充足性及效能[113] - 公司采用三级风险管理方法识别、分析、评估、降低及应对风险[114] 股东权益与沟通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20] - 若董事会未能在要求书递交后21天内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合资格股东可自行召开,公司须偿付合理费用[120] - 公司已采纳股东通讯政策,设立多个渠道与股东及投资者沟通[125] 股息政策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无预先厘定股息支付比率,董事会决定股息分派时会考虑经营业绩等多因素[127] - 公司将持续检讨股息政策,不保证特定期间分派特定金额股息[128]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 公司提呈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报告期为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131]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公司香港所有附属公司,核心业务为楼宇建筑及RMAA服务[131] - 报告根据上市规则附录27所载指引编制,遵守“不遵守就解释”条文披露规定[132] - 公司识别雇员、客户等为主要持份者群组,通过多种渠道与不同持份者沟通[137] - 报告经董事会于2021年6月22日确认及批准[149] - 公司欢迎就可持续发展举措对报告提供反馈,可通过main@doublegain.hk联系[150] 环境数据 - 2021年车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微粒物质排放量分别为1.38千克、450.58千克、42.33千克,2020年分别为1.44千克、539.30千克、49.40千克[155] - 2021年范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245,584.63千克二氧化碳当量,范围2间接排放31,851.03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总计277,435.66千克;2020年分别为256,058.61千克、30,747.39千克、286,806.00千克[158] - 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0.29千克/千港元收益,2020年为0.31千克/千港元收益[158] - 2021年无铅汽油、柴油、已购电力消耗量分别为434,112.13、478,147.07、62,453.00千瓦小时,2020年分别为462,147.77、408,902.12、60,289.00千瓦小时[163] - 2021年能源消耗总计974,712.20千瓦小时,2020年为931,338.89千瓦小时[163] - 2021年能源密度为1.02千瓦小时/千港元收益,2020年为1.00千瓦小时/千港元收益[163] - 报告期内瓶装饮用水消耗量约为45,000升[164] - 2021年用纸张量为1,688千克,2020年为1,700千克[166]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有害及无害废弃物、水及包装物料产生或消耗[168] - 公司将继续每年评估、记录和披露温室气体排放及其他环境数据,评估现有措施有效性以制定减碳目标及工作计划[159] 供应链管理 - 公司存置认可供应商及分包商名单并会不时更新,挑选分包商有多项评估内容[189] - 公司主要根据材料质量、交付时效、过往经历和供应商声誉选择供应商[189] - 公司认为管理层就供应链管理所作决定不存在重大环境及社会风险[189] 项目管理 - 公司项目主任和项目经理负责监督项目活动及状况并及时通知项目总监[192] -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和专业的管理、项目管理及技术人员[192] 业务合规 - 报告期内公司与客户无工程质量纠纷[194] - 雇员签署的标准雇佣合同包含数据保护条款[195] - 报告期内无违反产品及服务相关法律法规案例[196] - 公司在香港拥有一个域名,无知识产权侵权相关诉讼及索偿通知[197] - 报告期内无针对公司或其雇员腐败、勒索及洗钱行为的法律案件[199] 市场前景与业务策略 - 公司对建筑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将持续关注核心业务[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