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建筑业市场情况 - 2020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经济活动收缩97.1%,新加坡建筑业同比萎缩59.3%[7] - 新加坡政府将2020年建筑工程总需求下调至180亿 - 230亿新加坡元[8] - 预测建筑需求2021 - 2022年将分别达致每年270亿 - 340亿新加坡元,2023 - 2024年将分别达致每年280亿 - 350亿新加坡元[10] - 2020年第一至二季度,新加坡建筑业建筑需求萎缩97.1%,建设局曾预测本年度建筑需求将减少100亿新加坡元,最新预测介乎180亿至230亿新加坡元[40] 公司业务项目情况 - 2020年度公司成功获得两个新项目,完成五个建筑项目,目前在建建筑项目有七个[10]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手头有7个建筑项目,总合约价值约为3.128亿新加坡元[15] - 集团已将约500万港元用于新加坡政府机构授予的新住宅楼宇建筑项目[51] - 集团已动用约1400万港元购置塔式起重机、剪刀式升降机及伸缩臂升降机设备,并暂缓购置新设备[52]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为1.275亿新加坡元,较上一年度的约1.104亿新加坡元增加约15.5%[8] - 毛利由上一年度的约1440万新加坡元减少至本年度的毛损约920万新加坡元,减幅约为163.8%[10] - 2020年收益约为1.275亿新加坡元,较2019年的约1.104亿新加坡元增加约15.5%[20] - 2020年销售成本约为1.367亿新加坡元,较2019年的约960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4070万新加坡元或约42.4%[21] - 2020年毛利由2019年的约144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63.8%至毛损约920万新加坡元,毛利率减少20.2个百分点至毛损率约7.2%[22] - 2020年行政开支由2019年的约53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30万新加坡元至约660万新加坡元[24] - 2020年确认非经常性上市开支约150万新加坡元及新冠相关开支约230万新加坡元[25] - 2020年融资成本由2019年的约3万新加坡元增加约9.3万新加坡元至约12.3万新加坡元[26] - 2020年所得税抵免约为55.2万新加坡元,2019年所得税开支约为160万新加坡元[27] - 2020年录得亏损约1700万新加坡元,2019年录得溢利约590万新加坡元[28] - 2020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约为4810万新加坡元,2019年约为300万新加坡元[30] - 2020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9.0%,2019年约为11.4%[32] - 2020年6月30日,集团租赁承担约为21.4万新加坡元,2019年约为59万新加坡元[36] - 2020年6月30日,集团并无资本承担,2019年约为160万新加坡元[37]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有488名雇员,2019年为447名;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950万新加坡元,2019年约为810万新加坡元[44] - 2020年6月30日,借款(包括定期贷款约45万新加坡元,2019年约为47.4万新加坡元)以集团账面价值约1230万新加坡元(2019年约为1330万新加坡元)的租赁物业作抵押;集团已抵押定期存款约400万新加坡元(2019年约为700万新加坡元)予多间银行[4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慈善捐款约为182,651新加坡元,2019年约为170,200新加坡元[17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最大客户营业额占集团总营业额约45.3%,五大客户营业额占比约95.7% [18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最大供应商占总销售成本约6.0%,五大供应商占比约14.0% [18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最大分包商占总销售成本约4.2%,五大分包商占比约17.5% [189] 公司上市及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于2020年1月8日上市,按每股0.65港元发行2亿股普通股,所得款项总额为1.3亿港元(约2280万新加坡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840万港元(约1550万新加坡元)[57] - 购买新机器及设备等计划用途为1620万港元,实际使用1400万港元,未动用余额220万港元[59] - 招聘新员工及增强技术能力计划用途为500万港元,实际未使用,未动用余额500万港元[59] - 大型工程项目所需初始资金计划用途为2090万港元,实际使用500万港元,未动用余额1590万港元[59] - 提升并扩充劳动力计划用途为190万港元,实际未使用,未动用余额190万港元[5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所得款项净额计划用途合计4400万港元,实际使用1900万港元,未动用余额2500万港元[59] - 2020年6月30日,余下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6940万港元存放于香港及新加坡持牌银行[60] 公司人员情况 - Kwan Mei Kam先生65岁,于2018年10月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兼董事会主席,在新加坡建筑业拥有逾44年经验[63][64] - Tay Yen Hua女士64岁,于2018年10月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秘书、会计及人力资源工作方面拥有逾40年经验[65][66] - 黄善达先生51岁,于2018年10月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新加坡建筑业拥有逾23年经验[68][69] - 关女士于2012年5月加入集团任会计经理,2018年9月晋升为财务总监,有逾12年会计及管理经验[70] - 林先生64岁,2018年10月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有逾30年会计、审计及财务工作经验[72][73] - 许先生79岁,2019年12月1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审计及建筑业方面有逾40年工作经验[76] - 武博士61岁,2019年12月1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土木工程物料科学及环境工程方面有逾24年经验[80] - 曹显裕50岁,2019年12月1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25年商业律师工作经验[81][82] - 庞廷武70岁,2020年4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审计等方面拥有逾45年经验[84] - 邓兆德56岁,为集团总经理,于新加坡建筑业拥有逾30年经验[86] - 许培福41岁,为集团项目经理,于新加坡建筑行业有逾15年经验[88][89] - 陈美娜55岁,为集团高级成本经理,于新加坡建造业拥有逾30年经验[90] - 吴恺盈34岁,2018年10月19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自2012年1月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92]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及守则条文,除偏离守则条文第A.2.1条外,企业管治常规均符合守则[97]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规管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全体董事自上市日期起直至年报日期均全面遵守且无不合规事件[99] - 目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人数比例高于上市规则规定,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超三分之一席位[104] - 各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于2018年10月8日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与许先生、武博士及曹先生的委任状自2019年12月17日起为期三年,庞先生的委任状自2020年4月1日起为期三年[107] - 根据公司章程大纲及细则第108条,Kwan先生、Tay女士、黄先生、关女士、林先生、许先生、武博士及曹先生将在2020年12月18日举行的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愿膺选连任[108] - 根据公司章程大纲及细则第112条,庞先生将任职至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109] - 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将向股东提呈重选Kwan先生等为执行董事、林先生为非执行董事、许先生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普通决议案[109]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保险,保障其履行职责可能引发的法律责任[101] - 集团业务日常运营及管理授权给执行董事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他们定期向董事会汇报工作及业务决策[10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公司策略、表现及监控提供公正意见,确保顾及全体股东利益,公司认为他们均属独立人士[106] - 主席兼行政总裁Kwan先生为集团创办人,董事会认为其兼任两职有助于有效管理及业务发展[111] - 全体董事上市前参与崔曾律师事务所举办的正式董事培训课程,公司持续提供上市规则及监管规定最新资料[112] - 董事会成立薪酬、提名、审核三个董事委员会,各委员会有书面职权范围并向董事会汇报[113] - 薪酬委员会于2019年12月17日成立,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审阅董事及高管薪酬待遇并认为公平合理[116] - 提名委员会于2019年12月17日成立,参考2020年1月7日采纳的提名政策甄选推荐董事候选人[117][118] - 提名委员会评估甄选董事候选人考虑品格诚信、资格等多项标准[120] - 若董事会需增加董事或高管,提名委员会及/或董事会按程序物色、推荐候选人,董事会决定是否委任[121][122] - 提名委员会应检讨退任董事贡献及是否符合标准,就重选董事向股东提出建议[123][124][125] - 提名委员会将定期检讨提名政策,必要时提出修订建议[128] - 董事会于2020年1月7日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2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及年报日期,董事会有九名董事[136] - 审核委员会于2019年12月17日成立,主席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许先生,其他成员包括非执行董事林先生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武博士、曹先生及庞先生[13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其他执行董事出席的会议[142] - 执行董事Kwan Mei Kam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6/6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1次[143] - 执行董事Tay Yen Hua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6/6次[143] - 非执行董事林亚烈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4/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2/2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1次[143] - 独立非执行董事许连发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4/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2/2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1次[14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秘书吴女士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4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年度审核服务已付或应付酬金为160千新加坡元,上市服务已付或应付酬金为255千新加坡元[148] - 特别股东大会可由董事会应持有不少于公司实缴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要求而召开[149] 公司其他政策及相关情况 - 董事会至少每年检讨一次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将继续每年检讨对内部审核职能的需求[151][154] - 公司制定内幕消息披露政策,明确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的程序和内部监控措施[155] - 公司采纳股东沟通政策,设立多种途径与股东沟通,促进与投资者的关系[160][161]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业务为在新加坡提供楼宇建筑工程,本年度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166] - 董事会于2020年1月7日采纳股息政策,派付股息需考虑多方面因素[169] - 视财务状况等条件,董事会可建议及/或宣派多种股息,宣派末期股息须经股东批准[171]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4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派付任何末期股息[173] - 自上市日期以来,公司的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并无变动[162] - 公司将在2020年12月15日至12月1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如需出席股东大会投票,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须在12月14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174] - 购股计划于2019年12月17日获有条件采纳,12个月内行使购股权后已发行及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本1% [181] - 若授予独立非执行董事等特定人士购股权后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数超公司已发行股份0.1%且价值超500万港元,须经独立股东事先批准[18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无购股期权获授出、行使、到期或失效,无尚未行使购股期权[183] - 每届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席退任,所有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席退任一次[191] - Kwan先生等9位董事将在应届股东大会退任,均符合资格并愿膺选连任[19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与控股股东或其附属公司无重大合约[195] - 集团高级管理層薪酬100万港元及以下有1人,100.0001万至150万港元有2人[198] - 公司薪酬政策含固定和可变成份,考虑经验、职责等因素[198] - 薪酬委员会每年至少开会一次讨论薪酬事宜和检讨薪酬政策[198] - 由薪酬委员会釐定个别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層薪酬待遇[198] - 概无拟重选董事与公司及附属公司有未到期且无赔偿不能一年内终止的服务合约[193] - 董事及集团五名最高薪酬人士酬金详情见年报综合财务报表附注
光荣控股(09998)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