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植华集团(01842) - 2024 - 中期业绩
植华集团植华集团(HK:01842)2024-08-23 19:3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新界大埔汀角路55号太平工业中心2座7楼D室[5] 财务资料编制信息 - 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千港元呈列,于2024年8月23日经董事会批准刊发[5] - 编制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资料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致,但采纳2024年1月1日生效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7] - 采纳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9] - 编制财务资料需管理层作出判断、估计及假设,实际结果或与估计有别[1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50,84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7,131千港元有所下降[1][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为5,75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98千港元[1][2]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48港仙,2023年为0.22港仙[1][2]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5倍,2023年为1.6倍[1] - 2024年资产负债比率为35.4%,2023年为30.3%[1]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70,26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9,694千港元[1][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76,65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3,211千港元[1][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246,91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2,905千港元[1][3][4]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116,50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6,429千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30,41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6,476千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销售货品收益为150,847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57,131千港元[11]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确认收益均于一个时间点,金额分别为150,847千港元和157,131千港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售存货成本为112,87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4,400千港元[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金收入为22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1千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未变现公平值亏损净额为1,75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17千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收入(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91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55千港元;融资成本净额为71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31千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计入╱扣除自损益的税项金额为51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51千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75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98千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0.48港仙,2023年同期为0.22港仙[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298,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640,000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63,53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286千港元;贸易应收款项净额2024年6月30日为56,95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6,709千港元[20] - 2024年6月30日,0 - 30天贸易应收款项为32,14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6,465千港元;31 - 60天2024年为17,274千港元,2023年为4,710千港元等[21]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来自前客户账面总值约6,536,000港元的贸易应收款项重大未清偿结余已单独评估并计提全额拨备[22] - 2024年6月30日,余下账面总值约56,998,000港元的贸易应收款项采用平均预期亏损率0.07%,信贷亏损拨备约41,000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2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34,46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058千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16,57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185千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计51,04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4,243千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50,833千港元,应付票据为5,325千港元,总计56,15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56,700千港元,应付票据为4,119千港元,总计60,819千港元[32] - 2024年6月30日银行透支为593千港元,银行借款为40,201千港元,总计40,79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银行透支为4,300千港元,银行借款为32,980千港元,总计37,280千港元[34]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款年利率介于3.8%至6.3%;2023年12月31日介于5.0%至6.9%[34] - 法定股本方面,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普通股数目均为10,000,000千股,股本均为100,000千港元;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普通股数目均为1,200,000千股,股本均为12,000千港元[35] - 公司董事会建议不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也无中期股息[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150.8百万港元,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57.1百万港元减少[40] - 平均毛利率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6.3%下降至报告期的约14.5%[40] - 2024年上半年亏损净额增加约3.1百万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净额约为2.7百万港元[40] - 销售成本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31.5百万港元减少约2.5百万港元或约1.9%至报告期的约129.0百万港元[42] - 报告期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56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80万港元[43] - 行政开支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200万港元减少约150万港元至报告期的约2050万港元[44]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转盈为亏,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约70万港元转为报告期亏损约140万港元[45]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270万港元增加约310万港元至报告期约580万港元[4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62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6980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以及已抵押存款约为716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6790万港元),银行借款约为408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3730万港元)[4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款年利率介乎3.8%至6.3%(2023年12月31日:5.0%至6.9%),报告期年利率介乎3.8%至6.3%(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4.8%至7.8%)[4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35.4%(2023年12月31日:30.3%)[47] - 报告期集团资本开支约为13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60万港元)[4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约有412名雇员(2023年6月30日:约400名雇员)[51] - 2024年6月30日,已抵押存款约144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630万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约274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2690万港元)[53]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营运决策人从产品角度评估表现,将自有标签产品分部识别为可呈报及经营分部[11]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主要专注自有标签产品分部[11] - 自有标签产品背包及其他收益占比从2023年的45%提升至2024年的62%,工具储存及工具配件从16%降至9%,行李箱从17%降至13%,医疗包及相关补给品从22%降至16%[41] 金融资产公平值层级信息 - 综合财务状况表中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及负债分为三个公平值层级,2023年12月31日有第1层和第2层界定说明[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计51,046千港元,其中第1层7,328千港元,第2层27,355千港元,第3层16,363千港元[2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计54,243千港元,其中第1层10,934千港元,第2层26,946千港元,第3层16,363千港元[27] 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数据变化 - 2024年上半年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公平值变动为409千港元,2023年为672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27,35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6,946千港元[28] - 2024年上半年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退保费用价值有关的公平值收益约409,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89,000港元[28] 投资项目贴现率及影响 - 2024年6月30日,长洲项目投资除税后贴现率为12.2%,2023年12月31日为11.2%[29] - 2024年6月30日,香港境外非上市股本投资少数贴现率为23.6%,2023年12月31日为23.3%;贴现率为9.1%,2023年12月31日为8.6%[29] - 2024年6月30日,长洲项目贴现率上升/下降5%,集团期内亏损增加/减少138,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2,000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香港境外非上市股权少数贴现率下降/上升5%,集团年内溢利增加/减少41,5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1,000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香港境外非上市股权贴现率下降/上升,集团年内溢利增加/减少16,5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000港元[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第三级计量下长洲项目及香港境外非上市股权投资为16,363千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31] 公司投资活动信息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裕利高投资8,000,000港元参与长洲项目,有权分占10%的收益,为期八年[24] - 2023年6月20日,裕利高以约9,251,000港元代价认购Legend Gainer的优先股[24] 税务政策信息 - 香港利得税按16.5%计提,集团一间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200万港元以上按16.5%征税;中国附属公司按25%缴纳企业所得税,部分符合条件企业适用不同税率[16] 公司合规及治理信息 - 公司董事在报告期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及公司守则[57]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不少于25%的公众持股量[59] - 报告期间,公司无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59] - 公司于2019年5月30日采纳购股权计划,报告期间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也无购股权获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60] - 报告期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61] - 公司根据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曾庆煊先生[62]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并已充分披露[62] - 中期业绩公告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