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九州一轨(688485) - 2024 Q2 - 季度财报
九州一轨九州一轨(SH:688485)2024-08-26 17:3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九州一轨,代码为688485[1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曹卫东,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广茂路32号,办公地址为北京市丰台区育仁南路3号院1号楼6层[8]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为www.sse.com.cn[10] 财务数据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为116,340,065.73元,上年同期为108,308,406.81元,同比增长7.42%[1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5,473,031.96元,上年同期为 - 8,918,665.17元[1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18,536,209.09元,上年同期为 - 11,220,782.81元[13]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6,620,513.14元,上年同期为 - 26,495,360.24元[13]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84,219,450.01元,上年度末为1,327,102,188.75元,同比减少3.23%[13]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499,809,090.60元,上年度末为1,536,052,681.30元,同比减少2.36%[13]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股,上年同期为-0.06元/股;稀释每股收益为-0.11元/股,上年同期为-0.06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股,上年同期为-0.08元/股[14] - 本报告期待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8%,较上年同期减少0.46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2%,较上年同期减少0.52个百分点[14]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40%,较上年同期减少1.3个百分点[14]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655.44万元、731.54万元[14] - 报告期内毛利率下降11.95个百分点、信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增加705.36万元[14]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3063177.13元,其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35166.66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2880.00元,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为3666509.35元,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73944.66元,所得税影响额为547434.22元[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1,634.01万元,同比增长7.42%;归母净利润 - 1,547.30万元,同比减少655.44万元[49]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6,340,065.7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42%[62]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87,742,537.6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65%[62] - 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12,894,292.4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5%[62] - 2024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18,506,646.1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62%[62]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0,941,467.0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92%[6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7亿元、-2.22亿元、-0.12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8012.52万元、1.13亿元、5.15亿元[63]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期末下降45.37%,应收票据和应收款项融资均下降100%,合同资产增长496.09%,其他流动资产增长64.81%,递延所得税资产增长36.17%[63][64] - 短期借款增长143.14%,合同负债增长208.04%,应付职工薪酬增长268.87%,其他应付款增长703.78%,其他流动负债增长322.99%,应交税费下降72.19%[64] - 截至报告期末,受限货币资金合计177.38万元,包括保函保证金、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等[65] - 报告期投资额为500万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217.73万元,变动幅度为129.64%[67] - 应收款项融资本期出售/赎回金额为20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购买金额为4.5亿元,出售/赎回金额为2.496亿元[68] - 2024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03199326.51元,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为11200000元[147] - 2023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为756421254.41元,应收账款为420468255.43元等[147] - 2024年上半年流动资产合计较2023年末从1294155358.59元变为1242696736.12元[147] - 2023年末长期股权投资为3390640.80元,2024年上半年固定资产从95536801.37元变为93112371.08元[14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14.998090906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360526813亿元有所下降[14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1.820778790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957977844亿元略有上升[148]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0.217638953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0.2218655141亿元略有下降[149] - 2024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12.959673162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3428635145亿元有所下降[149]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2.104856769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6725796826亿元有所下降[151]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2.716788706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5458073462亿元有所上升[151]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资产总计14.821645475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2183870288亿元有所下降[151]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流动负债合计1.828435947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011915842亿元略有上升[151] - 2024年6月30日在建工程为1340.656511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32.035642万元有所增加[148] - 2024年6月30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364.206146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01.835107万元有所增加[148] 利润分配与预案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3] 业务格局与产品 - 公司构建了“一核两翼多板块”的业务格局,“一核”即声学专业研究,“两翼”即精准物理防治和声纹诊断开发,“多板块”即技术和产品在多场景的应用[18] - 公司主要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及市域郊铁路等领域提供噪声振动物理防治手段,开展智慧运维和病害治理等专业服务[18] - 公司物理防治类产品中的钢弹簧浮置道床减振系统分为中低速制式和高速制式浮置板隔振器[19] - 预制式钢弹簧浮置板开启“环保、绿色、高效、低碳”建造模式,提升轨道工程预制装配化率和施工效率[19] - 隔离式高弹性减振垫减振效果可达10dB以上[20] - 轨道用调频吸振装置预估减振效果可达到3 - 5dB[20] - 浮置板轨道调频阻尼装置提升浮置板减振效果3dB以上[21] - 高性能减振扣件减振效果≥8dB,轨头动态横移量≤1mm,300万次疲劳后轨距扩大量≤2.5mm[21] - 重型调频钢轨耗能装置可降低钢轨振动7dB以上,降低轨旁7.5m附近噪声声压级3 - 7dB(A),在150 - 5000Hz频率范围内实现减振降噪效果[21] - 声屏障NRC≥0.75[23] - 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由轨道声纹(断面)在线监测系统、轨道声纹(线路)在线监测系统、车载轨道声纹监测系统(便携)和工务智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四部分组成[25] - 轨道声纹(断面)在线监测系统可实现噪声、振动等物理量的精准采集和快速分析[25] - 轨道声纹(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利用光栅技术,可突破原有定点断面监测的遗漏[25] - 车载轨道声纹监测系统(便携)可实现轨道病害精准定位[25] - 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可实现线路运行信息化实时监控、轨道结构深层病害精准把控等多项价值贡献[26] - 车载轨道声纹检测仪可检测分析车体振动加速度局部超限等内容[29] - 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可解决振动噪声投诉问题,实现从接诉被动治理到预警主动防控转变[27] - 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可降低轨道运维综合成本,提升维修效率[28] - 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可增强管理效率和社会效益,促进城轨交通运维技术发展[29] - 智能数据一体机噪声振动测量事件误报率低于0.01%[30] - 阻尼弹簧浮置道床固有频率低至5 - 10Hz,阻尼比在0.06 - 0.12之间可设计调整[30] - 阻尼弹簧浮置道床在全国30多个城市140余条地铁线路中广泛使用[30] - 轻量化轨道智能巡检小车采用模块化、轻量化设计,现场2人即可快速拆分上下道[30] - 公司拥有多项轨道隔振及相关技术,如隔振系统技术疲劳寿命达500万次以上,高速阻尼钢弹簧隔振器和减振道床技术减振效果达10dB以上[31] - 城市轨道交通装配式浮置隔振轨道成套技术提升隔振性能≥16dB,开启“环保、绿色、高效”建造模式[31] - 大荷载阻尼弹簧隔振技术固有频率低至2.5Hz,阻尼比在0.05 - 0.3之间,单只隔振器最大承载450吨,疲劳寿命超1000万次,隔振效率≥95%[33] - 轨道智慧运维与病害治理技术可提升轨道安全生产管理综合经济效益10%以上[33] - 基于多元化解析的在线监测技术系统已在多个城市地铁线路落地应用,即将在轨道交通领域全面推广[33] - 公司的TOD上盖振动噪声专项精准控制技术已应用于多个TOD上盖专项防治项目和专题研究[31] - 隔离式高弹性减振垫技术减振效果可达10dB以上,已应用于多地城轨和市域(郊)正线及车辆段振动控制工程[31] 研发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研发智能算法20余项,提供100多项应用功能[26]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0,941,467.08元,上年同期11,589,139.40元,变化幅度-5.59%;研发投入合计10,941,467.08元,上年同期11,589,139.40元,变化幅度-5.59%;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4%,上年同期为10.7%,减少1.3个百分点[36] - 公司有13个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1,855,000元,本期投入金额10,644,741.75元,累计投入金额19,790,210.83元[38][39][40][41] - 本期研发人员数量35人,上年同期36人;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6.91%,上年同期为16.9%[42] - 本期研发人员薪酬合计544.24万元,上年同期633.77万元;研发人员平均薪酬15.55万元,上年同期17.60万元[42]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中,博士研究生5人,占比14.28%;硕士研究生14人,占比40%;本科15人,占比42.86%;专科1人,占比2.86%;高中及以下0人,占比0%[43] -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7项,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7项[3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专利122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90项,外观专利2项[35] 员工与公司动态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员工共35人,30 - 40岁占比48.57%为17人[4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核心高管及员工战略配售获配金额3920.40万元,占发行数量比例5.97%[48] - 2024年上半年钢弹簧浮置板发货量约56公里,较2023年同期32公里增幅75%[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8.31亿元[4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首次对外披露ESG报告[5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成立九州晟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拓展环保业务[51] - 公司积极布局上游产业,进军低碳服务等领域,新团队有多位行业专家[52] -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