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687,11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80,258千港元,同比下降11.94%[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219,51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73,930千港元,同比下降20.01%[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65,04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0,000千港元,同比下降34.95%[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9,97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1,603千港元,同比下降44.17%[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836,39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25,022千港元,增长15.36%[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939,35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61,581千港元,下降11.51%[4] - 2024年6月30日总权益为1,173,50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61,183千港元,增长1.06%[5]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602,24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5,420千港元,下降3.71%[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419,11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12,581千港元,下降18.24%[6]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255,50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37,603千港元,增长1.45%[6] - 2024年6月30日总资產为1,775,75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86,603千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602,24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5,420千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溢利为65,04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0,000千港元[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费用-净额为6,59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374千港元[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39,97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1,603千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透过损益按公平值计量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232.2万港元,2023年同期收益119.1万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807.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567.5万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净额为65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837.4万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846.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000.9万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均为16.5%[19]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8.218港仙,2023年同期为15.230港仙[21] - 2024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为8.141港仙,2023年同期为14.900港仙[22] - 2024年上半年已宣派中期股息1287.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286.1万港元,每股均为3港仙[23] - 2024年上半年就2023年派付末期股息257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570.3万港元,每股均为6港仙[24] - 2024年上半年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12761.5万港元,无形资产2867.8万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2368.5万港元和558.1万港元[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物业为4445.1万港元,租赁负债非流动为3495.2万港元、流动为1402.3万港元,上半年增加使用权资产119.7万港元[26]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益6.87114亿港元,较2023年中期的7.80258亿港元下降,毛利下跌19.9%至2.1951亿港元,毛利率下降3.2个百分点至31.9%,股东应占溢利下跌45.8%至3526.9万港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手头现金约1.88628亿港元,未动用银行信贷额度约8.03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3.17849亿港元及7.337亿港元[3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3.5225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1399亿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5075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9544亿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含短期存款)和流动投资组合总额为2.05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1亿港元减少;银行信贷额度为9.12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427亿港元增加,其中8.037亿港元未动用[39] - 集团借贷除以总权益比率为13.4%,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8%略有下降[3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制造业来自外部客户收益为445,76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69,233千港元;贸易业为241,34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11,025千港元;合计为687,11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80,258千港元[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制造业须予呈報分類溢利为93,17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9,083千港元;贸易业亏损为37,739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为28,039千港元;合计为55,43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1,044千港元[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制造业须予呈報分類資產为813,23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94,939千港元;贸易业为652,30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57,820千港元;合计为1,465,53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52,759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制造业须予呈報分類負債为169,90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6,589千港元;贸易业为190,96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9,900千港元;合计为360,87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86,489千港元[15] - 2024年期内产生之资本开支合计为157,490千港元,2023年为153,639千港元;其中制造业为24,164千港元,2023年为145,653千港元;贸易业为133,326千港元,2023年为7,986千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制造业务收益减少5.0%至4.45769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64.9%,经营溢利下降27.8%至9317.8万港元[34][35] - 2024年6月30日,孟加拉及深圳工厂分别有约7200及200名员工,2023年12月31日分别约7600名及300名员工,墨西哥工厂约有400名员工[35] - 2024年上半年贸易业务收益减少22.4%至2.41345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35.1%,录得经营亏损3773.9万港元[36] - 贸易业务毛利率按年增加2.3个百分点,但分销成本高企[36] 集团投资与收购情况 - 2024年8月23日,集团收购荷兰公司Difuzed B.V. 55%股本权益,总代价约4250万港元[31] - 2024年8月23日,集团以500万欧元收购荷兰公司Difuzed B.V. 55%股本权益[41] - 本期集团投资约1.024亿港元在美国密苏里州收购物业,投资2420万港元添置设备及机械,投资100万港元添置贸易业务设备及系统;已就兴建墨西哥仓库及宿舍等批准资本承担1.227亿港元,授出资本承担2630万港元用于翻新仓库及升级设备[40] 汇率对业务影响 - 预计孟加拉塔卡每升值/贬值1%,将导致制造业业务毛利率减少/增加约0.28%[42] 员工数量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中国(含香港)雇佣335名员工,较2023年6月30日的386名减少;在孟加拉雇佣7222名员工,较2023年6月30日的8830名减少;在墨西哥雇佣389名员工(2023年6月30日为零名);在美国及英国雇佣158名员工,较2023年6月30日的163名减少[43] 股息派付与股份过户相关 - 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3港仙,与2023年中期相同[33] - 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3港仙,与2023年相同,将于2024年10月10日或其后派付[43] - 公司将在2024年9月17日至9月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欲获中期股息资格,过户文件及股票需在9月16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44] 证券交易与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常规守则、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及设立审核委员会规定[46][47][48] 董事会构成情况 - 公司董事会共有九名董事[49] - 执行董事有六名[4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三名[49]
飞达控股(01100)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