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俊知集团(01300) - 2024 - 中期业绩
俊知集团俊知集团(HK:01300)2024-08-27 18:2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减少约9150万元或约7.3%,至约11.59亿元[1] - 毛利率降约0.3个百分点,至约12.3%[1] - 期内溢利增加约640万元或约18.5%,至约4090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3450万元)[1] - 纯利率由约2.8%增加至约3.5%[1] - 每股盈利从1.93分增加至2.28分[1]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1648.2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844万元[2] - 2024年上半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为749.3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2379.3万元[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7243.5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38012.5万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321383.7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6382.1万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1159039千元人民币,期内溢利为40876千元人民币[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1250560千元人民币,期内溢利为34489千元人民币[12] - 2024年上半年较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减少7.32%((1250560 - 1159039) / 1250560),期内溢利增长18.52%((40876 - 34489) / 34489)[11][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1648.2万元,2023年同期为844万元[15] - 2024年上半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为749.3万元,2023年同期为2379.3万元[15][2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经调整后,已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10.13872亿元,2023年同期为10.8842亿元[16] - 2024年上半年税项支出为986.2万元,2023年同期为900.7万元[17]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4087.6万元,2023年同期为3448.9万元[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4104.472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97.807万元[2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1267.8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5.2万元[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33.494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909万元[2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包括应付票据587.6万元,2023年12月31日无[2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营业额减少约9150万元或7.3%,至约11.59亿元[27]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溢利增加约640万元或约18.5%,至约4090万元[27] - 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从约1.93分增加至约2.28分[27] - 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约为11.59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约12.51亿元减少约9150万元或7.3%[41] - 2024年上半年销货成本约为10.17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约10.93亿元减少约7630万元或7.0%[4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约为1.42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约1.57亿元减少约1520万元或9.6%,毛利率由12.6%降至12.3%[4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约为165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约840万元增加约800万元或95.3%[45] - 2024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为75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约2380万元减少约1630万元或约68.5%[46]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258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约2570万元略增约10万元或0.3%[48]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约为211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约2240万元减少约130万元或5.8%[49] - 2024年上半年研发成本约为290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约2370万元增加约530万元或22.2%[50]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约为251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约2750万元减少约250万元或9.0%[51] - 2024年上半年税项支出约为99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约900万元增加约90万元或9.5%[52] - 集团期内溢利从2023年上半年约3450万元增加约640万元或约18.5%至2024年上半年约4090万元,纯利率从约2.8%增至约3.5%[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409350千元,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35342千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404732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55673千元、25326千元、277756千元[5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以及已抵押银行存款约7.387亿元,借贷净额约16.421亿元,其中银行借贷约12.02亿元,应付票据融资安排的借贷约4.449亿元[54]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约27.4%略减至2024年6月30日约25.4%[5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账面价值约1.493亿元的若干银行存款(2023年12月31日约1.807亿元)[5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5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约789名(2023年12月31日721名)[58]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3年上半年亦无)[1]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付款,2023年同期也无[18]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3年上半年:无)[59]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开始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供应商融资安排编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8] - 应用修订本预期将影响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中与供应商融资安排有关的负债、现金流及流动性风险披露[9] 业务运营相关 - 一般信贷期为交货后180至360天,所有销售期限为一年或以下[10] - 公司主要营运决策者为执行董事,负责审阅按产品划分的可报告分部业务[10] - 可报告分部业务包括馈线系列、阻燃软电缆系列、光缆系列及相关产品、新型电子元件、其他(包括耦合器及合路器)[10] - 分部业绩指各分部赚取的毛利(分部收入减分部销货成本)[11] - 公司绝大部分收益来自中国,绝大部分非流动资产亦位于中国[14] - 来自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的营业额分别占整体营业额约52.7%、21.2%及16.4%[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向中国铁塔31家省级附属公司供货[31] - 公司每年约90%的销售售予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与铁塔公司,一般给予客户180日至360日的信贷期[32][3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馈线系列营业额同比减少约15.2%,至约5.428亿元,占总营业额约46.8%[28] - 馈线系列产品销售量同比减少约8100公里,至约44900公里[28] - 馈线系列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约0.7个百分点,至约12.5%[28] - 阻燃软电缆系列营业额同比减少约1.8%,至约4.623亿元[28] - 光缆系列及相关产品营业额同比增加约1.3%,至约8471万元[28] - 新型电子元件营业额同比增加约2.3%,至约5531万元[28] - 其他配件营业额同比增加约591.1%,至约1392万元[28] - 阻燃软电缆系列营业额约4.623亿元,占总营业额约39.9%,同比下跌约1.8%,毛利率降至约9.9%,较去年同期下降约0.9个百分点[29] - 光缆系列及相关产品营业额约8470万元,占总营业额约7.3%,同比增加约1.3%,销售量增加约22.9万芯公里至约157.4万芯公里,毛利率升至约14.7%,上升约1.2个百分点[30] 专利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获25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8项,实用新型专利144项[34] 行业与市场预期 - 2024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3.2%,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4.6%上调至5.0%[36] - 2026年中国光纤光缆市场规模预计达272.7亿元[36] - 中国移动计划2024年底在300个城市实现5G - A商用部署[37] 证券交易与合规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61]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直遵守标准守则规定的交易标准[62] 业绩公布与报告 - 公司中期业绩公布于港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6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于港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65] 董事会成员 - 公布日期董事会执行董事包括钱利荣先生(主席及集团行政总裁)、钱晨辉先生[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