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3645.1万港元,2023年为3904.1万港元[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404万港元,2023年为3486.7万港元[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约4.6794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82275亿港元[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银行结余及现金约1.6795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8034亿港元[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约4.8578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6266亿港元[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0.4559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81612亿港元[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17.02倍,2023年12月31日为23.00倍[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约为12.6259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76639亿港元[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404.2万港元,2023年为3793万港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56港仙,2023年为1.25港仙[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3.645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9041亿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404.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793万港元[14][15] - 2024年6月30日分类资产总值11.3006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0511亿港元增长2.26%;综合资产总值13.29193亿港元,较2023年的13.25798亿港元增长0.26%[17] - 2024年6月30日分类负债总值6259.9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811.4万港元增长29.90%;综合负债总值6659.6万港元,较2023年的4915.9万港元增长35.47%[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88.6万港元,较2023年的26.7万港元增长231.84%;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 - 2914万港元,较2023年的 - 4881.6万港元收窄40.31%[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52.9万港元,较2023年的46.5万港元增长13.76%[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986.8万港元,较2023年的579.5万港元增长69.94%[21]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404万港元,较2023年的3486.7万港元收窄59.73%;每股基本亏损计算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50.5283万股,较2023年的278.3553万股减少9.99%[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3000港元,较2023年的488.1万港元减少99.94%;确认使用权资产约376万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及利息为5.6564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27931亿港元增长7.14%;减值拨备后为4.85785亿港元,较2023年的4.46266亿港元增长8.85%[30]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及利息账面总值为565,64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7,931千港元[3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等总额为132,61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6,243千港元[34] - 2024年6月30日,孖展客户作为抵押品抵押的证券市值约为9.1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53亿港元[38] - 2024年6月30日,经营租赁一年內未來最低租金收入应收款项为9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1万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投资基金已订约但未拨备的承担为298.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7.8万港元[42] - 2024年6月30日,分类为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为3.3500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3515亿港元[44] - 2024年6月30日,第三层级公平值计量的按公平值计入损益金融资产为4872万港元,2023年为4080.9万港元[46] - 2024年6月30日,香港商业投资物业公平值为313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810万港元[47]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不同公平值层级之间无转移[45][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3650万港元,2023年为3900万港元[54] - 本期集团整体毛利约3390万港元,2023年为3660万港元[54]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1400万港元,2023年为3490万港元[54] - 本期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约2510万港元,2023年为5660万港元[5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1.6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8亿港元[5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贷款组合总数51笔,本金总额542118千港元,已到期但未清偿贷款279962千港元,占比51%[66]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565643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79858千港元,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485785千港元[6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51个活跃账户,其中个人贷款34笔,企业贷款17笔;担保贷款15笔,无抵押贷款36笔[68] - 期内,五大客户产生的利息收入占集团总收益约17.3%(2023年:16.6%),单一最大客户占约3.6%(2023年:4.7%)[69] - 2024年6月30日,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的应收贷款及利息结余分别占集团应收贷款及利息结余总额约5.0%(2023年12月31日:5.1%)及21.6%(2023年12月31日:23.0%)[69] - 报告期末,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未逾期228167千港元,超过90日逾期257618千港元,总计485785千港元[70] - 本期集团资产投资业务亏损约3690万港元(2023年:6990万港元),由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变动亏损驱动[7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约为4679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8230万港元[7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投资物业约313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810万港元[7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87034.2万股康健股份,投资成本约为92130万港元,占康健已发行股份约12.85%[78] - 2024年6月30日,康健投资公平值约为24370万港元,占集团未经审核综合总资产约18.3%及综合资产净值约19.3%[78] - 集团于康健的投资录得公平值亏损约3920万港元[78] - 2024年上半年,康健预计录得未经审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4290万 - 5240万港元及综合亏损2570万 - 3140万港元[78] - 28项上市股本证券占集团2024年6月30日未经审核综合总资产约6.9%,1项占约18.3%[74] - 6项非上市投资基金,各项占集团2024年6月30日未经审核综合总资产约0.1% - 3.2%[74] - 各项非上市股本投资占集团2024年6月30日未经审核综合资产总值约1.7% - 1.8%[7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银行结余及现金约1.6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8亿港元[8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达10.45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816亿港元[8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17.0倍,2023年12月31日为23.0倍[8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5.0%,2023年12月31日为3.7%[8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以投资物业抵押的银行借款约227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00万港元[82]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约3130万港元已抵押作按揭贷款抵押品,2023年12月31日为3810万港元[8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借贷利息收入为2.695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8854亿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证券经纪佣金收入为48.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2.9万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配售佣金收入为88.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0万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企业融资顾问服务收入为64.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万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客户利息收入为69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898.8万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为51万港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9] - 2024年上半年金融服务分类收益为898.6万港元,借贷分类为2695.5万港元,资产投资分类为51万港元[14] - 借贷业务本期收入约2690万港元,2023年为2880万港元,利息收入减少约190万港元[54] - 金融服务业务本期收入约900万港元,2023年为970万港元,减少约70万港元,降幅约7.1%[54][57] - 本期金融业务来自客户的利息收入约700万港元,2023年约为900万港元[57] - 本期公司借贷分类产生收益约2700万港元(2023年:289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73.9%[65] - 本期借贷业务分类的经营溢利为约2130万港元(2023年:2960万港元),较上一期减少约28%[65] - 本期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的减值亏损拨回约180万港元(2023年:750万港元)[65] 公司法律诉讼情况 - 全资附属公司Classictime为康宏高等法院诉讼指称的承配人之一,原告寻求取消向其分配的股份等[48] - Classictime是朱晓燕呈请中三十三名答辩人之一,法院指示搁置呈请,以待康宏高等法院诉讼的判决[49] - 2018年7月25日,嬴证券就追讨保证金不足向好年及冼先生发出传讯令状,2019年3月8日,好年及冼先生呈交抗辩书及反申索书[50] - 2019年6月24日,法院作出对好年清盘的法令,好年针对嬴证券及前任董事薛世雄先生提出的反申索已搁置[51] - 2019年12月5日,冼先生的申索被剔除,2019年12月27日,冼先生针对Coleman J法令提交上诉通知,2023年4月21日,上诉法院驳回了冼先生的上诉[51] - 2019年6月17日,好年及冼先生基于反申索的同一主体事项向嬴证券及另一人士提起另一法律诉讼程序[52] - 2019年7月23日,嬴证券申请撤销冼先生的申索,2020年3月9日,冼先生针对Coleman J法令提交上诉通知,2023年4月21日,上诉法院驳回了冼先生的上诉[52] - 董事认为案件(a)及(b)现判定可能结果言之尚早,难以量化财务影响,无需作出拨备[52] - 董事认为案件(c)及(d)因上诉法院驳回冼先生上诉,无需为申索作出拨备[52] 公司租赁情况 - 集团就办公室物业使用订立为期两年新租赁协议,租赁开始时确认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约为376万港元[53] 市场指数及行业表现 - 恒生综合行业指数 - 医疗保健在2024年上半年下降了28%,医疗保健行业在本期下降了28.4%[54][56] - 恒生指数在整个期间录得5.5%的升幅,能源行业显著增长
嬴集团(00397)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