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聚烯烃发泡材料、聚氨酯发泡材料、有机硅橡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18]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IXPE、IXPP、XPE、聚氨酯发泡材料、有机硅发泡材料和陶瓷化硅胶等[4,5] - 公司在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海外市场设有子公司[4]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规模化生产0.06mm超薄IXPE和IXPP产品能力的企业之一[33] - 公司生产的柔软型交联聚烯烃泡棉(IXPE)和聚氨酯泡棉(PU)具有优秀的弹性和缓冲性,适用于LCD/OLED缓冲[1] - 公司生产的增强型交联聚烯烃泡棉(电子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具有独立闭孔结构、孔径均匀、优秀的永久压缩变形率等优势,适用于电子零件的密封及固定[1] - 公司生产的电子领域专用超薄聚烯烃泡棉可为客户解决电子产品密封、防水、缓冲、填缝等需求,广泛用于TFT-LCD、OLED中[1] - 公司生产的IXPE材料被陆续引入OPPO、vivo、小米、HUAWEI等中高端电子产品中[2] - 公司目前已能够批量化生产IXPP材料,应用于福特、长安、长城等著名品牌的汽车中[4] - 公司可生产多种新能源车用材料,如薄型聚氨酯发泡材料、超低密度聚氨酯发泡材料、有机硅发泡材料、陶瓷化有机硅发泡材料等[4] 研发与技术 - 公司专注于聚烯烃发泡材料的研发,已成为国内知名的聚烯烃发泡材料供应商[33] - 公司在建筑装饰材料、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内饰材料领域具有领先优势[33] - 公司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和行业标准制定单位等荣誉[33] - 公司采用需求导向型研发与行业前沿技术研发并行的研发机制[29] - 公司累计拥有授权专利163项,其中发明专利53项[3] - 公司创新开发了彩色0.5mm吸塑成型防静电IXPE材料[3] - 公司已配备了含辐照设备在内的前述各工序的生产设备,是国内少数具备全流程生产设备的聚烯烃发泡供应商[49]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61亿元,同比增长21.5%[13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39.1%[13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3.3%,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138,13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41亿元,同比下降19.6%[13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678.9万元,同比下降81.7%[13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6万元[14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54亿元[14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收益为0.10元,同比下降44.4%[137]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52,545.95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5,099.26万元[63] - 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45,398.32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17,773.68万元[63]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已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2,820.89万元[71] - 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6,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71] - 公司"年产1.1亿平方米聚烯烃发泡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已投入34,044.76万元,完成进度97.80%[65] 股权变动 - 公司股东魏志祥和魏琼分别持有公司29.56%和19.49%的股份[110,111] - 公司前10名股东中存在一致行动关系的情况[112]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3.14%的股份[113]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的解除限售情况[109] - 公司部分高管持有的限售股份数量及解除限售时间[109,110,111] - 公司部分股东持有的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115] - 公司部分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112] 风险因素 - 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环境变化可能对公司下游需求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77][78] -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对公司产品毛利率产生不利影响[79] - 新能源车用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存在技术风险、产能消化风险和效益不及预期风险[80][81][82] 未来发展 - 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并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1] - 公司将在聚烯烃发泡材料和新能源车用材料领域持续深耕,满足客户需求[84][85]
祥源新材(300980) - 2024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