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丰盛控股(00607) - 2024 - 中期业绩
丰盛控股丰盛控股(HK:00607)2024-08-30 20:21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06.75亿元,2023年同期为115.52亿元,同比下降7.6%[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4.30亿元,2023年同期为18.54亿元,同比下降22.87%[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10.91亿元,2023年同期经营溢利为7.81亿元[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6.95亿元,2023年同期除税前溢利为1.80亿元[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5.27亿元,2023年同期期内溢利为1.70亿元[2]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349元,2023年同期为0.325元[4][3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37.0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2.46亿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18.2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2.64亿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19.1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5.11亿元[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57.4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4.38亿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亏损15.2694亿元[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8675.6万元[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须于一年内偿还的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13.62313亿元,超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2.20635亿元[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尚未动用的可供使用银行融资为4.68459亿元[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备)/拨回净额为人民币1,056,193千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219,712千元[14] - 2024年上半年,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拨备)/拨回净额为人民币572,679千元,应收贷款为人民币381,605千元,应收代价为人民币2,603千元,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104,512千元[14] - 2024年上半年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亏损为人民币31,143千元[17] - 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银行利息收入为人民币63,263千元,未分配递延代价之利息收入为人民币4,458千元,未分配收入及亏损净额为人民币39,326千元,公司及其他未分配开支为人民币26,993千元,融资成本为人民币564,378千元,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1,694,762千元[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0,675,17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1,551,515千元人民币[19] - 2024年上半年金融工具之公允值变动净额为亏损31,14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收益19,258千元人民币[21]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251,386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04,380千元人民币[2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亏损)/收益净额为亏损600,609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收益182,811千元人民币[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开支为10,329,674千元,2023年同期为10,957,054千元[24] - 2024年上半年即期税项中国为52,125千元,香港为22,421千元,澳大利亚为303千元,美国为5,501千元,其他为6,695千元;过往年度超額撥備为(1,561)千元,递延税项为(253,306)千元[25]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564,378千元,2023年同期为604,576千元;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资本化利率2024年为3.60% - 3.95%,2023年为3.95% - 4.05%[26]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167,822千元,2023年同期开支为9,994千元[27] - 董事会决定不就2024年上半年宣派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32]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8,820,97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8,524,702千元[3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亏损拨备)为882097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8524702千元[35]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398794000元的应收贸易账款已被质押作为借款抵押品[36]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为847178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625165千元[37]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355739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755124千元[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累计结余为3115000元的若干银行账户遭法院冻结,2023年12月31日为6554000元[41] - 2024年7月,账面价值为2478457000元的若干投资物业法定所有权因执行令遭冻结[41] - 2024年6月30日资产代价连同应付违约利息及过往逾期应付罚款账面价值为302937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7889000元[41] - 2024年6月30日有抵押借款总额即期为4309159千元,非即期为3185042千元;2023年12月31日即期为3346246千元,非即期为3697600千元[42] - 2024年6月30日无抵押借款总额即期为7053154千元,非即期为1674184千元;2023年12月31日即期为6356750千元,非即期为1079618千元[42]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即期为11362313千元,非即期为4859226千元;2023年12月31日即期为9702996千元,非即期为4777218千元[42] - 2024年6月30日,来自股东的贷款为10.09364亿元(2023年12月31日:14.26939亿元)免息,来自合营公司的贷款为1.95273亿元(2023年12月31日:1.90231亿元),按实际年利率8%计息[43]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到期还款情况:一年内或按要求为113.62313亿元,一至两年为17.24789亿元,两年至五年为20.95561亿元,五年以上为10.38876亿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97.02996亿元、20.77535亿元、14.79027亿元、12.20656亿元[43] - 2024年6月30日,8.36937亿元(2023年12月31日:8.07716亿元)的银行及其他借款由季先生担保,15.93711亿元(2023年12月31日:16.126亿元)由季先生及一名近亲家庭成员担保[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违约利息3132.7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7135.5万元)已在损益确认,2024年6月30日已抵押物业账面价值为9.32828亿元[46] - 2024年1月31日将未偿还本金还款延期至2024年12月31日,但公司未符合还款时间表,2024年6月30日已质押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2.48942亿元[46] - 2024年6月30日,本金为21.83445亿元(2023年12月31日:22.06636亿元)的若干借款逾期及违约,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逾期利息4669.8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9360.8万元)[4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就1602.2万元(2023年12月31日:2402.4万元)及7.2844亿元(2023年12月31日:11.398亿元)的银行贷款向联营公司及独立第三方提供财务担保[48]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作为财务担保的账面价值为1.34亿元(2023年12月31日:1.39179亿元)的投资物业法定所有权被冻结[48] - 报告期末,230万元(2023年12月31日:267.2万元)已在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内确认为金融担保负债[48] - 银行及其他借款年利率为0%至15%(2023年12月31日:0%至15%)[43] - 2024年6月30日担保金额最高责任为1.69822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9.1023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9822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9.1109亿元)[49] - 2023年10月17日公司收到物业延期竣工罚款通知,金额为人民币6973万元[49] - 2024年6月30日资本承担中已订约但未拨备的物业、机器及设备为99557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53478千元[50] - 2024年6月30日已抵押资产总计1316660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889524千元[51]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4.73209亿元或8%[87] - 2024年6月30日,债务总额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17.41325亿元或12%[88]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约为29%(2023年12月31日为27%)[89]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分别以人民币、美元、港元及澳元计值,金额约为154.5323亿、5.19215亿、651.5万及2.42579亿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37.21973亿、5.06517亿、634.7万及2.45377亿元[92] - 2024年6月30日,按固定利率计息的银行及其他借款约78.3727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31602亿元[92] - 回顾期内,公司员工成本总额约为9.91598亿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9.77956亿元[102] - 回顾期集团录得税后亏损约15.2694亿元,2023年同期录得税后溢利约1.70012亿元[8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主要从事物业投资、旅游、投资及金融服务、健康教育及其他、新能源等业务[7] - 公司有物业、旅游、投资及金融服务、健康、教育及其他、新能源五个可呈报经营分类[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各经营分类向外部客户销售收益分别为物业125,416千元、旅游135,208千元、投资及金融服务1,440千元、健康、教育及其他253,413千元、新能源10,159,694千元,总计10,675,171千元[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各经营分类业绩分别为物业亏损405,703千元、旅游亏损290,782千元、投资及金融服务亏损429,390千元、健康、教育及其他亏损4,344千元、新能源亏损80,219千元,总计亏损1,210,438千元[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各经营分类资产分别为物业5,858,149千元、旅游1,116,088千元、投资及金融服务2,169,997千元、健康、教育及其他403,019千元、新能源35,321,756千元,总计44,869,009千元,总资产为人民币55,533,955千元[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各经营分类负债分别为物业1,397,472千元、旅游73,815千元、投资及金融服务256,373千元、健康、教育及其他10,214千元、新能源14,153,431千元,总计15,891,305千元,总负债为人民币39,791,874千元[17]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之收入中,物业板块为135,208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60,994千元人民币[20]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之收入中,旅游板块为130,51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52,827千元人民币[20]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之收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