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为464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5640万港元减少约17.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亏损约为46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净亏损约410万港元增加约50万港元[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0.42港仙,2023年同期约为0.48港仙[7]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7] - 2024年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成本为3082.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786.2万港元[8] - 2024年报告期内,公司毛利为155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852.7万港元[8] - 2024年报告期内,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03.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40.7万港元[8] - 2024年报告期内,公司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为175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052.8万港元[8] - 2024年报告期内,公司营运亏损为96.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9.4万港元[8] - 2024年报告期内,公司融资成本为360.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54.7万港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502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166千港元[9]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884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266千港元[1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9133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7016千港元[1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0848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3365千港元[1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资产净值为 - 1715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651千港元[10]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净值为 - 1579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 - 10769千港元[11]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 - 1671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 - 12175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42港仙,2023年同期为0.48港仙[9]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748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7686千港元[11] - 2024年6月30日,总亏损为 - 1579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 - 10769千港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76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151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26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18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372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655千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010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6177千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流动负债净值约1720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流动资产净值约13700000港元[17] - 集团持有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0100000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为4.641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5.6389亿港元[26][27][30]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884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266亿港元[30]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1.843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8921亿港元[32]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83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010万港元[32]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71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756万港元[32] - 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1957万港元,减值亏损拨回为227万港元[32] - 2023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之收益为35万港元,政府补助收入为417万港元[32]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分别为4216千港元和4810千港元[35]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010605千股[35][37] - 报告期内,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346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164000港元[39][41]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分别为53697千港元和54904千港元[42]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保留应收款项净额分别为1205千港元和1203千港元[42]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预付款项净额分别为1175千港元和1162千港元[42]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分别为2681千港元和1738千港元[42]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分别为12144千港元和15570千港元[46]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借贷总额分别为76427千港元和76146千港元[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一年内到期借贷分别为70,627千港元和46,896千港元,第二年到期借贷分别为5,800千港元和29,250千港元[49] - 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6月30日,法定普通股数目为2,000,000,000,面值2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1,010,605,000,面值10,106千港元[53] - 2024年上半年,私营界别项目收益为17,759千港元,2023年为17,057千港元;公营界别项目收益为20,745千港元,2023年为14,564千港元[59]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38,504千港元,2023年为31,621千港元[59] - 公司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约5640万港元减少约1000万港元或17.7%至报告期的约4640万港元[66] - 毛利由2023年上半年约1850万港元减少约290万港元或15.9%至报告期内约1560万港元,主要因装配式建筑收入减少;毛利率由约32.9%增至约33.6%[69][72] - 一般及行政开支由2023年上半年约2050万港元减少约290万港元至报告期约1760万港元,主要因无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200万港元及法律、专业费用和运输费减少[74][7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由2023年上半年约560万港元减少约110万港元至报告期约450万港元[75][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余约301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3620万港元);因集团总权益为负数,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76][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贷总额约为764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7610万港元,年利率介乎4.2%至12.0% [85] - 约7060万港元的借贷须于一年内偿还,列作流动负债;约580万港元的借贷须于超一年后偿还,列作非流动负债 [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90名员工,报告期内员工成本总额约为184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为1890万港元 [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资本承担及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为无 [85]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向股东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无)[102][10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提供混凝土拆卸服务收入为3.850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1621亿港元[26] - 2024年上半年装配式预制建筑组件制造及贸易收入为0.790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4768亿港元[26] - 2024年上半年客户A贡献收入5275万港元,2023年同期无贡献[31] - 混凝土拆卸服务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约3160万港元增加约70万港元至报告期内约3850万港元,主要因公营界别项目收益增加约60万港元[67][70] - 装配式建筑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约2480万港元减少约1690万港元至报告期内约790万港元,主要因极端天气及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68][71] 公司债务情况 - 其他贷款约40000000港元及300000港元分别于2024年11月25日及2025年6月11日到期[17] - 一名股东贷款约29300000港元于2025年3月31日到期[17] - 本金为人民币1000000元(相当于约1100000港元)的银行借款于2024年7月1日到期[18] - 其他贷款40,000,000港元和307,000港元为无抵押,年利率分别为7.5%和10%,还款日期分别为2024年11月25日和2025年6月11日[49] - 公司发行本金总额5,800,000港元的港元计值债券,无抵押,年利率12%,2025年7月至8月期间偿还[50][52] - 股东贷款29,250,000港元,无抵押,年利率10%,2025年3月31日偿还[50][52] - 银行借款本金人民币1,000,000元(约1,070,000港元),无抵押,年利率4.2%,2024年7月1日偿还[50][52] 公司运营与发展策略 - 公司主要活动为投资控股,报告期内主要从事混凝土拆卸服务以及装配式预制建筑组件制造及贸易[54][56] - 公司在中国大陆惠州设立生产设施和项目团队,服务中国大湾区和香港的建筑项目[62] - 公司将积极探索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拓展装配式建筑业务的商机,作为海外扩张重点领域[63] - 集团在惠州建立生产设施及建筑项目团队,服务中国大湾区及香港建筑项目[64] - 集团对库务政策采取审慎财务管理方针,维持稳健流动资金状况,降低信贷风险,管理流动资金风险[77][81] 公司股权与股东情况 - 赖晓亮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固定利率债券,金额为580万港元 [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及其联系人在公司或相联法团的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无好仓 [88][9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及其联系人在公司或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或债权证中无淡仓 [91][92] - 周进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845亿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28.15% [93] - 黄成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8862亿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18.66% [93] - 朱洲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29亿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12.76% [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库存股份[94] 公司合规与治理情况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报表尚未经公司独立核数师审核,但已由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C.1.8条,未为董事可能面对的法律行动投保[94] - 2024年5月12日陈志强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后,公司不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05(1)条和第5.28条要求,8月9日蔡志伟先生获委任后已符合规定[96][97][98] - 2024年5月12日张炜基先生辞任公司秘书后,公司不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14条要求,8月9日陈柏麟先生获委任后已符合规定[96][97][98] - 公司于2014年8月2日有条件采纳购股计划,有效期10年,于2024年8月1日届满[103][105][106][10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购股计划无购股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情况,期初及期末
朝威控股(08059)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