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蛋创新(00400) - 2024 - 中期业绩
硬蛋创新硬蛋创新(HK:00400)2024-08-30 21:0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4321.4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3863.5百万元增加约11.9%[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457.6百万元,同比减少约5.1%[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溢利约228.2百万元,同比减少约7.9%[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约169.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0.6%[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112.7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92.5百万元增加约21.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每股盈利0.082元,较2023年同期的0.068元增加约20.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摊薄每股盈利0.082元,较2023年同期的0.067元增加约22.4%[2] - 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4321.4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457.9百万元或约11.9%[14][16] - 2024年上半年收入成本约3863.8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4.3%[14][1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约457.6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5.1%,毛利率从12.5%降至10.6%[14][1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约8.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8.7百万元或约69.5%[14][19]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约228.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9.6百万元[14][15]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约169.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0百万元[14][15]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12.7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20.2百万元[14][15] - 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9540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520万元或5.8%[20] - 研发开支约为436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980万元或31.2%[21]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986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930万元或8.6%[22] - 所得税由2023年同期的2850万元减少1900万元或66.7%至950万元,实际税率从14.5%降至5.3%[23]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为1.127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2020万元或21.8%[2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70.979亿元,流动负债约为52.892亿元,流动比率为1.34,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11.3%[25] - 报告期内资本开支约为60万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2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净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6.7%,较2023年12月31日的25.1%上升[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抵押银行存款金额约为3.1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77亿元增加[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432141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863453千元人民币[3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45759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82307千元人民币[37]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6905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68132千元人民币[37]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82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0.068元人民币[38]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488042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607882千元人民币[3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7097932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7588408千元人民币[3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5289226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5024443千元人民币[3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1808706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563965千元人民币[39]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4259540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4514720千元人民币[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为4321417千元,2023年同期为3863453千元,同比增长11.85%[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分部溢利为240483千元,2023年同期为248846千元[48][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除税前溢利为178585千元,2023年同期为196587千元[48][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9528千元,2023年同期为28455千元[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112688千元,2023年同期为92521千元[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370028,2023年同期为1367869[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370992,2023年同期为1371058[52]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总额为664,33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09,247千元[5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1,661,17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01,976千元[5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2,681,63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44,183千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530,000个受限制股份单位归属予受益人,约人民币848,000元计入就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持有的股份;2023年同期分别为1,455,000个和人民币1,842,000元[5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科通技术收入为4042719千元,硬蛋科技收入为278698千元;2023年同期科通技术收入为3525070千元,硬蛋科技收入为338383千元[48][49] - 集团识别两个可呈报分部:科通技术销售IC、其他电子元器件及AIoT产品;硬蛋科技销售自研与半导体产品、引力金服、软件授权经营及孵化器业务[48] 业务能力与市场前景 - 科通技术代理超80家核心芯片公司产品,服务覆盖算力中心等众多AI应用领域[5] - 硬蛋学堂已成功培育超2000名芯片应用工程师[6] - 预计到2028年全球AI市场支出规模将达6320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29.0%[7] - 预计到2030年中国AI产业的市场需求将达人民币5.6万亿元,2024年至2030年中国在AI产业总投资规模将超人民币10万亿元[7] - 科通技术可在芯片选型等方面提供智能化自动化解决方案,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6] - 硬蛋科技专注新能源产业,瞄准人民币千亿蓝海市场[6]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科技服务平台,组成智能硬件“芯–端–云”产业闭环[7] - 公司将把握AI技术驱动机遇,拓展AI产业链[8] - 科通技术预计在AI算力供应链中加速增长[8] - 公司计划加强硬蛋科技收入来源,开拓新能源智能电池云业务[9] - 公司打造iPaaS技术整合平台,服务AloT“芯–端–云”产业链[9] - 公司计划促进电子制造价值链生态系统发展,开拓供应链融资等业务[11] - 公司计划提升客户忠诚度,增加客户采购量,提供更合适平台和配套服务[12] - 公司计划通过策略伙伴关系和收购活动扩充业务,寻求交叉营销和授权经营机遇[13] 股息与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及报告期结束以来,公司均无派付、宣派或建议派发股息(2023年:无)[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香港联交所上市证券,且无持有库存股份[59]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现报告期(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3年同期的中期股息[67] 公司治理与合规情况 - 公司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由康敬伟先生兼任,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管理层未定期每月向董事会成员提供更新资料,未遵守第D.1.2条[60] - 全体董事及有关雇员在报告期及直至公告日期止已严格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6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郝纯一先生为主席[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由核数师审阅,审核委员会也已审阅[64] - 公司成立了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65] 其他事项 - 自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结束以来,无可能影响公司的重大事件[36] - 公司目前持有深圳科通约66.84%股权,深圳科通将继续并表至集团综合财务报表内[31] - 公司授予的信贷期介乎自账单日期起计30天至120天,2023年12月31日相同[54] - 公司获授的平均信贷期为30天,2023年12月31日相同[56] - 公司普通股法定股份数目为500,000,000,000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以原币计值金额为1,394,262,732美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66] - 本中期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登载,中期报告将在上述网站登载,印刷本将按需寄发股东[67]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康敬伟先生、胡麟祥先生及郭莉华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叶忻先生、马启元博士及郝纯一先生[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