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收益与利润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收益约为511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零[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约为174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零[2] - 2024年上半年总营运开支约为64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为496.7万港元[2][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约为56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约为680.7万港元[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5,619,000港元,全面收入总额为6,125,000港元[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为6,807,000港元,全面亏损总额为6,874,000港元[6]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外界客户收益为5.1084亿港元,其中中国内地4769.2万港元、亚太区(不含中国)236.5万港元、美国102.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零[16] - 2024年上半年客户A、B、C分别贡献收益750.1万港元、727.6万港元、533.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零[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561.9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680.7万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约为511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零[3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约为174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零[31] - 2024年上半年总营运开支约为640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约23.1%[31] - 2024年上半年纯利约为56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纯损约680万港元[3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上半年派发股息,2023年上半年亦无[2] - 集团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上半年派发股息[37]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57.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零[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5279.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2万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8851.1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273.6万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33571.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091.6万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348.8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10.09万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港币3.36亿元,总负债超出总资产约港币3.35亿元[11]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5106.6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2.1万港元大幅增加[20]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1.1241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415.7万港元有所增加[22] - 2024年6月30日存货结余约为11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零[33]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结余约为4870万港元,2023财年约为120万港元[3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约为3.357亿港元,较2023财年减少约520万港元[3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约为471.3%,2023财年约为14216.7%[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用作抵押的资产[37] 股本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259,999,000港元,股份溢价为165,043,000港元,其他储备为32,466,000港元[6] - 法定股本中每股面值港币0.10元之普通股数目为20,000,000,000股,金额为2,000,000千港元;每股面值0.10美元之普通股数目为10,000股,金额为8千港元[24]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中每股面值港币0.10元之普通股数目为2,599,993,088股,金额为259,999千港元[25] 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20,000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32,000港元[7]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25,000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39,000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减少净额为12,000港元,期末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587,000港元[7]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增加净额为186,000港元,期末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616,000港元[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港币58.7万元[11] 债务重组与磋商情况 - 2024年3月19日公司接获法定要求偿债书,要求支付15,000,000港元[8] - 2024年5月27日公司向香港高等法院提交单方原诉传票,申请召开债权人大会[8] - 公司仍与债权人就重组计划详情及条款进行磋商[8] - 订约方A承诺重组其他债权人向集团贷款约港币1.96亿元的还款,且12个月内不会要求偿还重组产生的余下未偿还金额[11] - 2024年2月订约方B收购订约方A向集团贷款1500万港元[23] - 2024年4月订约方C、D、E分别收购订约方A向集团贷款1000万港元、1000万港元、500万港元[23] - 2024年8月,订约方B、C、D、E分别将先前收购的贷款港币15,000,000元、10,000,000元、10,000,000元、5,000,000元重新转回予订约方A[29] 业务运营情况 - 集团推出自家线上零售平台,并在境外平台建立两家网店[12] - 集团主要从事电子类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及推广,仅有一个可呈报经营分部[14] - 集团向企业客户销售电子产品,收益在货物控制权转移时确认[15] - 客户正常信贷期最多为交付后90天,或通常须提前付款[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有销售商品的履约责任期为一年或以下[15] - 公司推出自家线上零售平台,并在境外平台开设两家网店[30] - 公司已接获金额超7000万港元订单,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完成并交付[32] 财务准则应用情况 - 集团首次应用若干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中期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3] - 集团管理层预期日后采用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3] 成本费用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184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7.5万港元有所增加[18] - 2024年上半年存货成本3364.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零[18] - 2024年上半年法律及专业费用238.5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97.3万港元有所增加[18] 诉讼纠纷情况 - 集团因供应商诉讼产生到期未付分包费结余约港币5,454,000元,已在“应付账款”确认;根据判决需支付约港币5,543,000元及约港币125,000元结算分包费及材料成本;截至2024年6月30日,余下分包费约港币2,591,000元未结付[24][25][26] - 集团因前任雇员诉讼被责令支付约港币2,874,000元,已在2021年相关报表确认,上诉被驳回,截至2024年6月30日后未达成和解协议[26][27]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为若干非重大诉讼被告,日常业务涉若干诉讼,管理层认为不会对财务状况或业绩产生重大影响[27] - 集团间接全资附属公司OS Italy税务纠纷计提税项拨备,2024年6月30日确认约1,466,000欧元(约港币12,271,000元)为应付税项,2024年7月法院结束破产程序,税项负债解除,税项拨备将拨回[28] 风险管理情况 - 集团功能货币为港元,部分资产和负债以人民币及美元计值,面临外币风险,暂无对冲合约[39] 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26名,较2023年上半年的50名减少[40] - 集团薪酬政策旨在提供符合市场水平的薪资组合,每年检讨[41] 业绩审核与公布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了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核财务业绩[42] - 中期业绩公布将刊登于联交所和公司网站,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刊载于相关网站[43] 股份买卖情况 - 股份自2023年4月3日起暂停在联交所买卖,将继续暂停直至履行复牌指引[44]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执行董事为张钰淇女士[45]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崔啸先生、吴国凝女士及Tiger Charles Chen先生[45]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徐锦文先生[45] 保险安排情况 -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未为董事安排法律行动投保,将考虑在符合预算时安排[38] 投资与开支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无物业、机器及设备的资本开支,无重大收购或出售联营公司[37] - 集团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37]
IDT INT'L(00167)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