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科控股(02323) - 2024 - 中期业绩
融科控股融科控股(HK:02323)2024-08-30 22:3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33,344千港元,同比下降2.6%[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25,103千港元,同比增长22.5%[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大幅增加至146,442千港元,去年同期仅为2,071千港元[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收益为25,393千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53,208千港元[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收益为0.94港仙,去年同期每股亏损5.81港仙[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净额为57,541千港元,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0,413千港元[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33,344千港元,同比下降2.6%,其中制造业务收入为120,853千港元,同比下降12.7%[11][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可报告分类收益为29,94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亏损149,841千港元大幅改善[11][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综合收益为25,39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亏损153,208千港元显著改善[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83,413千港元,对整体业绩产生积极影响[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应收贷款减值亏损为47,67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1,665千港元有所减少[11][1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汇兑收益净额为4,79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901千港元有所增加[1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9,47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3,268千港元有所减少[20]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4,78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3,774千港元大幅改善[21] - 公司总收入为133.3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59%,主要由于制造业务分类销售减少[35] - 制造业务分类收入为120.8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2.69%,毛利率从15.94%降至10.44%[36] - 财务投资分类收益为12.49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52百万港元[35] - 公司除所得税前收益为24.79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53.2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出售附属公司收益83.41百万港元[3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收益为24.79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53.77百万港元,每股基本收益为0.94港仙[35] - 公司负债净额为1,592.95百万港元,负债权益比率为103.04%,较去年同期的107.59%有所改善[41] - 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841.20百万港元,流动比率为0.49,与去年同期持平[41] - 公司应收贷款为583.6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30.14百万港元有所减少[41] - 公司制造分类存货周转日为59日,较去年同期的47日有所增加[42] - 公司贸易应付账款周转日为97日,较去年同期的92日有所增加[42] - 公司银行贷款总额为111.11百万港元,利率介于3.30厘至3.40厘[43] - 公司从联营公司获得的无抵押贷款金额为166.42百万港元,需在2024年偿还[43] - 公司持有的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为65.77百万港元,其中上市股权投资为61.18百万港元[45] - 公司持有超人智能控股有限公司28.4%的股权,市场价值约为57.50百万港元[47] - 公司持有华融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237,359,400股,市场价值约为13.53百万港元[48] - 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264,800,000港元,包括2,648,000,000股普通股[44] - 公司持有的超人智能股份总数为143,745,008股,市场价值约为57.50百万港元[47] - 公司持有的华融金控股份已作为675.90百万港元长期贷款的抵押品[48] - 公司持有的超人智能股份的公平值收益为8,625千港元[45] - 公司持有的华融金控股份的公平值亏损为1,424千港元[45] - 公司持有甘肃银行股份11,508,000股,作为长期贷款675.90百万港元的抵押品,市场价值约为3.45百万港元[49] - 公司向独立第三方提供的财务资助未偿还应收款项总额为583.61百万港元,较2023年底的630.14百万港元有所减少[50] - 公司为逾期财务资助提供额外减值58.68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6.19百万港元减少[50] - 湛江贷款的应收账面价值扣除累计减值亏损76.96百万港元后为192.05百万港元,预计2025年上半年才能收回[51] - 新中弘贷款的应收账面价值扣除累计减值亏损246.10百万港元后为205.53百万港元,预计三至四年内才能收回[53] - 中石江苏贷款的应收账面价值扣除累计减值亏损151.01百万港元后为零港元,因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且抵押品市值跌至零[54] - 公司共有15名债务投资借款人,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名有所减少[56] - 应收贷款及应收票据的账面总额为583.61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30.14百万港元下降[56] - 其中11名借款人与财务资助有关,4名借款人涉及资产及股权重组业务[56] - 自2021年1月1日起至公告日期,公司未授出任何新债权投资交易[55] - 借款人A的担保应收贷款净额为192,050千港元,利率为18.0%,授予日期为2017年3月23日,逾期6.3年[57] - 借款人B和C的贷款已结清,借款人B的贷款净额为0千港元,利率为12.0%,授予日期为2017年10月19日[57] - 借款人D的担保应收贷款净额为7,573千港元,利率为5.0%,授予日期为2020年8月18日,逾期1.5年[57] - 借款人E的担保应收贷款净额为19,892千港元,利率为12.0%,授予日期为2018年3月29日,逾期2.5年[57] - 借款人F的担保应收贷款净额为42,351千港元,利率为12.0%,授予日期为2019年1月9日,逾期2.5年[57] - 借款人G的担保应收贷款净额为27,304千港元,利率为5.0%,授予日期为2019年1月23日,逾期1.5年[57] - 借款人H的担保应收贷款净额为27,631千港元,利率为5.0%,授予日期为2019年1月28日,逾期1.5年[57] - 借款人I的担保应收贷款净额为16,038千港元,利率为10.0%,授予日期为2019年9月13日,逾期1.5年[57] - 借款人J的担保应收贷款净额为15,869千港元,利率为8.5%,授予日期为2020年4月29日,逾期1.5年[57] - 借款人K的担保应收贷款净额为18,538千港元,利率为8.5%,授予日期为2020年5月28日,逾期1.5年[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贷款总额为583.61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30.14百万港元有所下降[60] - 五大应收借款人中,湛江借款人占比最高,为32.91%,金额为192,050港元[60] - 公司确认了与财务资助相关的减值亏损约47.68百万港元,主要原因是逾期偿还借款及债务重组推进的延误[61]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经济低迷将继续影响贷款借款人及债券发行人的偿还能力,可能导致额外减值亏损[62] - 公司计划逐步停止从事财务资助资产及股权重组业务,并转型为组合投资及股权投资以赚取短期回报[62] - 公司拟在未来取得香港放债人牌照,以改善财务投资及金融服务分部的业务[62] - 公司自2023年5月10日起采纳《长期股权投资业务管理政策》,所有潜在借款人需经过初步审查[63] - 公司提供还款期少于三年的短期贷款,利率高于市场利率,并参考内地及香港金融机构的贷款安排条款[65] - 公司制定了多项持续监控及风险管理程序,包括定期拜访客户、要求提供定期财务资料等[64] - 公司在客户违约时采取三阶段程序追讨债务,包括评估还款可能性、抵押品变现及法律行动[66] - 公司在本期间产生汇兑收益净额约480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汇兑亏损净额390万港元有所改善[69] - 公司制造分类的销售主要以美元结算,而采购和经营支出主要以美元、港元及人民币计值,大部分采购和支出以人民币计值[69] - 公司制造分类面临中美贸易战、乌克兰战争、台湾海峡局势紧张等宏观经济风险,导致客户不稳定及劳工和生产成本上涨[70] - 公司香港证券市场波动可能影响上市证券投资表现,利率攀升可能增加借贷成本和材料采购成本[71] - 公司制造分类的贸易应收账款结余绝大部分由信贷保险保障,信贷风险极微[72] - 公司印刷线路板业务因汇率波动面临外汇风险,通过优化现金管理策略和调配项目融资工具控制风险[7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有710名雇员,总员工成本为4015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346万港元有所下降[7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重大资本承担为3.8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3万港元有所增加[78] - 公司确认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约为221.39百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01.21百万元)[81] - 公司计划向主要股东额外借款以偿还未偿金额,该股东已于2024年3月28日提供财务支持[81] - 公司正在重新计算贷款产生的应计利息金额,并努力与贷款人代表联系以延长还款时间表[81]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至卓澳门被裁定须支付净额6,944,217.36美元予CTX,并计算利息[82] - 公司核数师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发表保留意见,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款项约为671,047,000港元[84] - 公司核数师未能取得足够适当的审核凭证以确认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总额约为6.7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33亿港元有所下降[87] - 公司可能因无法收回全部应收账款而需计提约5868万港元的减值亏损[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付税款约为3552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6679亿港元大幅减少[89] - 公司已对四名借款人展开法律程序,涉及应收账款总额为3.9758亿港元[96]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底前完成对约231万港元其他应付款项的法律意见书[97] - 公司正在委聘税务专家以确定应付税款的最終评税,并移除递延及所得税的保留意见[98] - 公司管理层预计诉讼将多於两年,并考虑在2024年底前撤回持续性债务重组[96] - 公司已就应收账款作出进一步减值亏损拨备,以降低保留意见项目金额[95] - 公司管理层仍在评估及确定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并考虑进一步计提减值拨备或展开诉讼[96] - 公司已向核数师提供有关应付税款利得税计算的所有详情,但尚未收到税务局的最终评税[86] - 公司预期其他应付款及所得税的保留意见将在2024财年(截至2024年12月31日)前被移除[99] - 公司预期应收款项的保留意见将在2025财年(截至2025年12月31日)前分阶段移除[99] - 公司已向四名借款人收取累计利息5,490,699港元及2023年度累计利息6,642,000港元[100] - 公司决定将约2.31百万港元的其他应付款项作为期内财务报表中的其他收入予以撇销[102] - 公司处置了部分不良资产连同应付所得税总额约232.23百万港元[103] - 公司已与核数师讨论,预计2024财年应付所得税的保留意见将被取消[103] - 公司已采取补救措施应对内部控制的缺陷,并确认内部控制制度有效[105] - 公司将继续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电讯领域的应用、智慧城市及金融技术等新业务[106] - 公司于2024年6月12日出售Delightful Time Limited全部股权,代价为2.0百万港元[108] - 公司已根据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在本年度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1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徐鑫煒因其他承诺未能出席2024年6月24日的年度股东大会[110] - 公司致力于提升股东价值和公司资产管理的透明度、负责任及独立性[110] - 公司主要目标是提高股东的长期业务回报,重视实现长期财务表现并维持强健财务盈利[111] - 公司已采纳与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同样严格的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112] - 董事会成员在本期间一直遵守公司交易守则,管理人员也遵守了相关条文[11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麦国基自2024年7月29日起担任中国金联资本集团有限公司的集团副总裁[114] - 公司中期业绩公布已登载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的披露易网站和公司官网[115] 地区收入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欧洲地区收入为56,112千港元,同比下降10.6%,但仍为公司最大收入来源[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入为22,512千港元,同比增长83.9%,增长显著[15] 客户收入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主要客户贡献收入超过总收入的10%,其中客户G1、2贡献收入16,311千港元,同比增长68.8%[16] 财务支持与债务重组 - 公司主要股东承诺通过关联公司提供持续财务支持以维持持续经营[6] - 公司计划与贷方积极协商债务重组和续贷以满足未来营运资金需求[6] - 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各种融资来源,包括出售资产或通过质押资产取得融资等[8]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016千港元,同比下降62.3%[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末流动负债净值为841,196千港元,较2023年末改善8.2%[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65,77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8,800千港元有所增加[2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贸易应收账款为46,42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6,767千港元有所减少[2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应收贷款为583,61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30,135千港元有所减少[2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贸易应付账款为60,21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0,459千港元略有减少[3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借贷总额为1,112,42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95,468千港元有所减少[31]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制定了多项持续监控及风险管理程序,包括定期拜访客户、要求提供定期财务资料等[64] - 公司在客户违约时采取三阶段程序追讨债务,包括评估还款可能性、抵押品变现及法律行动[66] - 公司已采取补救措施应对内部控制的缺陷,并确认内部控制制度有效[105] 未来计划与战略 - 公司计划逐步停止从事财务资助资产及股权重组业务,并转型为组合投资及股权投资以赚取短期回报[62] - 公司拟在未来取得香港放债人牌照,以改善财务投资及金融服务分部的业务[62] - 公司将继续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电讯领域的应用、智慧城市及金融技术等新业务[106] 公司治理 - 公司已根据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在本年度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1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徐鑫煒因其他承诺未能出席2024年6月24日的年度股东大会[110] - 公司致力于提升股东价值和公司资产管理的透明度、负责任及独立性[110] - 公司主要目标是提高股东的长期业务回报,重视实现长期财务表现并维持强健财务盈利[111] - 公司已采纳与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同样严格的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112] - 董事会成员在本期间一直遵守公司交易守则,管理人员也遵守了相关条文[11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麦国基自2024年7月29日起担任中国金联资本集团有限公司的集团副总裁[114] 其他 - 公司中期业绩公布已登载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的披露易网站和公司官网[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