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技集团(03302) - 2024 - 中期财报
精技集团精技集团(HK:03302)2024-09-03 16:3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是1988年在新加坡成立的大型合约制造商,2024年4月完成收购马来西亚马六甲一间厂房[10] -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合约制造、自动化设备设计制造销售及基金管理投资业务,经营地包括新加坡、中国、菲律宾、日本及马来西亚[75] - 公司按产品或服务分为电子制造服务、原始设计制造、投资三个可呈报经营分部[76][77] - 公司功能货币为新加坡元,主要在新加坡及中国经营,收益多以美元计值结算,会采取措施对冲外汇风险[45] 财务数据 - 整体收益与利润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12830万新加坡元,毛利为290万新加坡元,纯利为150万新加坡元[7] - 2023年公司收益为16890万新加坡元,毛利为5150万新加坡元,纯利为290万新加坡元[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515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720万新加坡元或16.2%,主要来自电子制造服务分部,占比约91.9%[10][14]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51,523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44,336千新加坡元[69]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4,820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3,512千新加坡元[69]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为5,047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亏损398千新加坡元[69] - 2024年上半年期间利润为2,894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亏损1,513千新加坡元[69]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03新加坡分,2023年同期为0.20新加坡分[69] - 2024年上半年期间全面收入总额为3,683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亏损9,726千新加坡元[6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5.1523亿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4.4336亿新加坡元[79][80] - 2024年上半年新加坡、中国内地、美国收益分别为2.2402亿、0.725亿、1.2031亿新加坡元,占比43.5%、14.1%、23.4%;2023年同期分别为2.449亿、0.6899亿、0.3734亿新加坡元,占比55.2%、15.6%、8.4%[79] - 2024年上半年电子制造服务、原始设计制造、投资收益分别为4.7347亿、0.3194亿、0.0982亿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3.6298亿、0.6784亿、0.1254亿新加坡元[8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32.3万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207.8万新加坡元;收益为933.3万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352万新加坡元[8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5.7万新加坡元,每股亏损0.03新加坡分;2023年同期亏损183.7万新加坡元,每股亏损0.2新加坡分[86] 财务数据 -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资产为11140万新加坡元,总负债为10060万新加坡元,权益总额为1080万新加坡元[9] - 2023年公司总资产为19840万新加坡元,总负债为12230万新加坡元,权益总额为7610万新加坡元[8][9]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78,048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74,805千新加坡元[7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85,454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84,568千新加坡元[7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44,227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41,175千新加坡元[70]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11,409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9,555千新加坡元[70] - 2024年6月30日投资证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为2700.4万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03.3万新加坡元[8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于南通智造基金、南阳基金、Liteleaf Pte Ltd.投资分别为1052.4万、490.6万、37.4万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120.1万、491.1万、45万新加坡元[90] - 2024年6月30日存货总额为46,118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46,079千新加坡元[9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9,127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427千新加坡元[94]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1,759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21千新加坡元[95]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450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141千新加坡元[9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6,877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055千新加坡元[97]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8,473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8,132千新加坡元[98] - 2024年6月30日计息贷款及借款为21,586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892千新加坡元[99]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量的资产总计为27,004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033千新加坡元[105] - 2024年6月30日借贷总额为2.1586亿新加坡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892亿新加坡元有所增加[38] - 2024年6月30日净负债权益比率为0.12,2023年12月31日为0.03;杠杆比率为0.19,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41][42]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由2023年12月31日约434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20万新加坡元至2024年6月30日约4120万新加坡元[31] 财务数据 - 现金流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280万新加坡元,主要因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约1050万新加坡元等因素[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为500万新加坡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约280万新加坡元等[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为180万新加坡元,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约1110万新加坡元等[3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78.7万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217.6万新加坡元[73]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503.6万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584.4万新加坡元[73]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84.9万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334.1万新加坡元[74] - 2024年上半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45万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1974.4万新加坡元[7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于2024年6月30日为845万新加坡元,较2024年1月1日减少约967.2万新加坡元[26] 财务数据 - 成本与开支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3年同期约408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590万新加坡元或14.4%至约4670万新加坡元,主要因电子制造服务分部收益增加[16] - 毛利由2023年同期约35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30万新加坡元或37.1%至约480万新加坡元,毛利率由7.9%增加约1.5%至约9.4%[17]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23年同期约35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580万新加坡元或165.1%至约930万新加坡元,主要因上海光朴管理的投资基金期效届满产生账面收入[18] - 2024年上半年存货成本、研发开支分别为3.2009亿、0.1418亿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2.7939亿、0.1024亿新加坡元[83]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15.3万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111.5万新加坡元[84] 各业务分部情况 - 电子制造服务分部总收益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30.4%,主要因新客户(主要为晶圆设备制造商)订单增加[11][14][15] - 原始设计制造分部总收益减少约52.9%,主要由于客户需求减少,但自动化设备新产品线有发展前景,预计明年产生收益[12] - 投资分部总收益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1.7%,主要因上海光朴管理的基金期效届满致管理费减少,该基金关闭产生账面收入约850万新加坡元[13][14] - 2024年上半年电子制造服务收益4734.7万新加坡元,占比91.9%;2023年同期为3629.8万新加坡元,占比81.9%[77] - 2024年上半年原始设计制造收益319.4万新加坡元,占比6.2%;2023年同期为678.4万新加坡元,占比15.3%[77]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收益98.2万新加坡元,占比1.9%;2023年同期为125.4万新加坡元,占比2.8%[77] 公司股权结构 - 中国光大控股持有公司约28.58%已发行股份[4] - 公司拥有上海光朴约51.03%权益,中国光大控股最终及实益拥有约48.97%权益[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林国财先生持有公司304,791,246股股份,持股比例33.12%[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林钦铭先生持有公司24,092,000股股份,持股比例2.62%[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杜晓堂先生持有公司13,038,000股股份,持股比例1.42%[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罗建华先生持有公司9,094,000股股份,持股比例0.99%[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郑金呷先生持有公司7,416,000股股份,持股比例0.81%[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林国财先生根据购股权计划获授92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0.10%[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杜晓堂先生根据购股权计划获授92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0.10%[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林钦铭先生根据购股权计划获授75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0.08%[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郑金呷先生根据购股权计划获授1,50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0.16%[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符皓玉女士持有公司305,711,246股股份,持股比例33.22%[55] 购股计划相关 - 购股计划于2018年6月27日生效,有效期10年,目前未行使购股上限为上市后已发行股份10%,即83,935,132股[59] - 2021年6月1日授出18,500,000份购股,因未达成2023年绩效目标于2023年3月24日注销[60] - 2023年5月25日向董事及高管授出8,340,000份购股,行使价0.300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4,000,000份失效[61][62] - 2024年1月9日向高管授出2,900,000份购股,行使价0.304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800,000份失效[62] - 报告日期可供发行股份77,245,132股,占已发行股份约8.39%[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购股计划可能发行股份占相关类别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0%[62] - 2024年授出将于2025年1月9日归属的2,900,000份购股,占相关类别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约0.32%[62] - 购股行使价由董事厘定,不低于规定三者最高值,无收取股息或投票权[59] - 授出购股要约支付1港元可30日内接纳,行使期由董事定,归属后开始,不迟于五年或计划期满[59] - 向特定人员授出购股需独立非执行董事或股东大会批准[59] - 截至2024年1月1日和6月30日,根据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权分别为77,095,132份及77,245,132份[65] - 2024年1月9日和2023年5月25日授出的购股权公平值估计分别约为27,000新加坡元和55,000新加坡元[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