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纳智能(01645) - 2024 - 中期财报
海纳智能海纳智能(HK:01645)2024-09-23 16:43

生产基地与项目建设 - 公司在晋江和杭州有两个生产基地,总面积约53,000平方米,分别有18条和9条生产线[8] - 2022年1月海纳同创投得约27,594平方米土地,代价约2183万元,用于建约78,579平方米数字工厂,合约总价约2.656亿元,预计2024年底竣工[8] - 2022年6月晋江海纳投得约28,353平方米土地,代价约1990万元,用于建研发中心,合约总价约1.76亿元,预计2025下半年竣工[9] - 2022年6月公司在福建晋江投得土地用于设立研发中心,预计2025年下半年落成,项目落成后将提升生产线布局等[1] - 2022年1月公司投得土地建设工厂,投资总额预计不低于6亿元,预计2024年底竣工[13] - 2022年6月公司投得土地建设研发中心,投资总额预计不低于3.5亿元,预计2025年下半年竣工[13] 经营业绩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约1.824亿元,售出机器29台,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65%[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亏损净额约136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4%[9] - 公司收益从2023年同期约11050万元增加约7190万元(或65%)至本期约18240万元,主要因婴儿纸尿裤机器、成人纸尿裤机器等销售增加[16] - 公司毛利从过往期间约1280万元增加约1770万元至本期约3050万元,毛利率从约11.6%增加约5.1%至约16.7%[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82,39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10,535千元人民币[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30,53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2,784千元人民币[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13,55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5,819千元人民币[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3,856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6,543千元人民币[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2.06人民币分,2023年同期为2.72人民币分[59] - 2024年期内亏损11,627千元,2023年期内亏损15,363千元[61][62] - 2024年期内其他全面亏损总额为301千元,2023年期内其他全面亏损总额为724千元[61][62] - 2024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1,928千元,2023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6,087千元[61][62] - 2024年与拥有人交易总额为280千元,2023年与拥有人交易总额为692千元[61][62] - 2024年6月30日总权益为291,461千元,2023年6月30日为324,046千元[61][6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1.3438亿元,2023年同期为1.4689亿元[63] - 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2703万元,2023年同期为1105万元[63]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7988万元,2023年同期为7189万元[6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552亿元,2023年同期为386万元[63]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0302亿元,2023年同期为2.2927亿元[63]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2.7969亿元,2023年同期为1.9498亿元[64]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3115亿元,2023年同期减少3043万元[64]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分别为1.82391亿元和1.10535亿元,同比增长65%[70][72]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地区收益为1.09823亿元,菲律宾为3424万元,印度尼西亚为1293.8万元,乌兹别克斯坦为1064.9万元,巴西为750.9万元,马来西亚为710.9万元[70]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计入合约负债的已确认收益金额分别约为5050万元和2130万元[73]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514.5万元,2023年同期为800.6万元[74]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相关财务成本为270.7万元,2023年同期为76.9万元;员工成本为3099.3万元,2023年同期为2483.4万元;存货成本为1.51858亿元,2023年同期为9775.1万元[76][77] - 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392万元,2023年同期为1278.1万元[77]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1.7万元,2023年同期为113万元[7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1627亿元,2023年同期为1.5363亿元[82] 市场与客户 - 公司客户群主要在中国,2024年上半年销售延伸至10个海外国家[9] - 公司在海内外媒体平台投放广告、参与展会,开展战略规划专案,深耕中国市场并开拓新兴经济体市场[15]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将持续深耕产品研发、技术变革等领域,优化生产过程,维持行业地位[11] - 公司投资设立三家子公司自行生产零部件,取代外部采购模式,优化生产[14] 财务指标与状况 - 其他收入由过往约800万元减少约290万元或36.3%至期内约510万元,主要因汇兑收益减少[20] - 销售及分销成本由过往约530万元增加约240万元或45.3%至期内约770万元,因多项费用增加[21]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由过往约2690万元增加约630万元或23.4%至期内约3320万元,因薪金及福利、员工培训费增加[22] - 财务成本约70万元,较过往约80万元减少约12.5%,因资本化后银行借款利息减少[23] - 所得税开支约10万元,较过往约110万元减少约90.9%,因中国运营附属公司应课税溢利减少[2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160万元(过往约1540万元),亏损减少因毛利增加[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收回贸易应收款项其后结算约940万元[26] - 公司流动比率于2024年6月30日约为0.9倍(2023年12月31日约1.3倍)[31] - 2024年6月30日资本架构含权益约2.915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3.05亿元)及银行借款约2.127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7700万元)[3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78.1%(2023年12月31日约30.9%)[3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也无[39] - 集团货币资产、负债及交易主要以人民币、港元及美元计值,期内无因汇率波动影响营运或流动资金,未订立外汇衍生工具合约,将定期审阅外汇风险[4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雇员约529名,2023年6月30日约467名;期内员工成本约3100万元,过往期间约2480万元[4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抵押或质押资产,期内无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事项[42] - 集团目前除已披露的晋江研发及生产中心、杭州生产基地项目外,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4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54,31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3,032千元[6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439,24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64,525千元[6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90,88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0,692千元[6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资产净额为 - 51,64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3,833千元[60]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91,46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5,037千元[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分别为3.5214亿元和2.10858亿元,其中中国地区分别为3.51868亿元和2.10493亿元[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48957亿元,出售约2.7万元;2023年全年购买约1.12906亿元,出售约14.3万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透过产生租赁负债约476万元确认使用权资产;2023年全年约为1255.3万元[83] - 集团管理层认为分配予杭州海纳现金产生单位的2.24055亿元物业、厂房及设备存在减值迹象,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分别减少约170.5万元及1.6万元[8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5688.2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7312.2万元[8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票据为67.2万元,2023年12月31日无应收票据[84] - 2024年6月30日出售非上市股本工具的未偿还应收代价为233.6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8.1万元[88] - 2024年6月30日按摊销成本计量之债务工具(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509.6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913万元[89] - 2021年公司认购本金额为4000万港元(相当于约3324.8万元)的债券,2023年债券年利率由6%修订为8%[89] - 债券由独立第三方于2023年3月4日以集团为受益人签立的公司担保契据担保[8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收取部分结算款项100万港元(约人民币93.5万元),未偿还结余为3500万港元(约人民币3271.1万元)[90]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7891.3万元,应付票据为5868.8万元,应付薪金为653.8万元等[9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30日内为4523.5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5609.7万元[92] - 2024年6月30日银行贷款无抵押为3600万元,有抵押为17673.5万元;2023年12月31日无抵押为2000万元,有抵押为5702.6万元[93] - 2024年6月30日须于一年内偿还计息借款账面价值为8008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27.7万元[94] - 2024年6月30日定息借款为10973万元,可变利率借款为10300.5万元;2023年12月31日定息借款为4927.7万元,可变利率借款为2774.9万元[94] - 2024年6月30日定息借款实际利率为2.00%至3.65%,可变利率借款为3.50%至3.90%[95] - 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6月30日法定股份数目为20亿股,金额为2000万港元,等值人民币1069.5万元[96] - 2024年6月30日约17673.5万元银行贷款由土地使用权及在建工程担保,2023年12月31日约为5702.6万元[97] - 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56397.6万股,金额为563.976万港元,等值人民币508.8万元[98]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由洪奕元担任,董事会将考虑适时分开两职[47] - 全体董事确认期内全面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48]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期内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资料,认为报表合规且披露充分[49] 股权结构 - 2024年6月30日,洪奕元等多名董事在公司股份权益方面,受控制法团权益股份数349188000,占已发行股份概约61.92%;实益权等相关股份数10000000,占已发行股份概约1.77%[51] - 威名国际直接拥有公司61.92%权益,洪先生、张先生、苏先生、何先生及郑先生分别实益及合法拥有威名国际46.84%、26.13%、19.64%、6.31%及1.08%权益[52][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威名国际所持股份34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