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疗法开发 - 公司专注于开发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疗法,目标是治疗遗传性疾病和开发先进的细胞疗法[15] - 公司的主要产品候选CTX001正在针对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TDT)和严重镰状细胞病(SCD)进行临床试验[18] - CTX001的临床试验CLIMB THAL-111计划招募45名患者,并跟踪患者约两年[19] - CTX001的临床试验CLIMB SCD-121同样计划招募45名患者,并跟踪患者约两年[21] - 公司正在推进多个体内基因编辑项目,目标疾病包括肝脏、肺和肌肉相关疾病[26] - 公司主要采用体外基因编辑方法治疗造血系统疾病,目标是开发一种潜在的治愈性CRISPR/Cas9疗法,用于治疗β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病[44] - 公司正在开发一种“现成”的同种异体工程T细胞疗法,可能具有即时可用性、更高的效力和更一致的剂量[73] - 公司预计CRISPR/Cas9将在免疫肿瘤学中发挥核心作用,特别是在多重基因编辑方面,能够高效地进行多个基因的修改[74] - 公司计划利用CRISPR/Cas9的多重编辑能力,不仅实现同种异体给药,还通过引入额外的基因编辑来提高候选产品的疗效和安全性[75] - 公司正在开发多重编辑策略,以在细胞治疗中实现更安全和更有效的疗法[111] 临床试验进展 - 公司的CTX001产品候选药物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80%的等位基因编辑效率,编辑后的细胞中胎儿血红蛋白(HbF)占总血红蛋白的比例超过30%[56] - 在CTX001的临床前小鼠模型中,基因编辑的造血干细胞长期植入并分化为多种细胞系,未检测到脱靶活性[61] - 公司与Vertex合作进行的CTX001的1/2期临床试验显示,β地中海贫血患者在输注CTX001后9个月内无需输血,总血红蛋白水平为11.9 g/dL,胎儿血红蛋白水平为10.1 g/dL[68] - 镰状细胞病患者在输注CTX001后4个月内未发生血管闭塞危机,总血红蛋白水平为11.3 g/dL,胎儿血红蛋白水平为46.6%[69] - 公司正在对CTX110进行1/2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其在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计划在全球多个临床试验中心招募95名患者[81] 合作伙伴关系 - 公司与Vertex Pharmaceuticals合作开发和商业化CTX001,并扩展合作至杜氏肌营养不良和1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治疗[28] - 公司与ViaCyte合作开发用于糖尿病治疗的基因编辑异体干细胞疗法[30] - 公司与Bayer Healthcare终止了2015年的合作协议,并达成新的选择权协议,涉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眼病和血友病A的治疗[30] - 公司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速CRISPR/Cas9技术的应用,涵盖多种疾病领域[27] - 公司与Vertex的合作涉及多个协议,包括2015年合作协议、联合开发和商业化协议以及2019年合作协议,涵盖血红蛋白病、囊性纤维化、DMD和DM1等疾病[115][117][128] - 公司与ViaCyte签署研究合作协议,专注于开发基于基因编辑的人类干细胞衍生的同种异体细胞疗法,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47] - 公司与MaxCyte签订了非独家商业许可协议,使用其细胞工程平台开发CRISPR/Cas9疗法[176] - 公司与KSQ Therapeutics签订了许可协议,获得了编辑特定基因靶点的知识产权[177] - 公司与CureVac合作开发改进的Cas9 mRNA构建体,用于肝脏基因编辑[178] 知识产权与专利 - 公司通过专利、商标、版权和监管保护(如孤儿药认定、数据独占性、市场独占性和专利期限延长)来保护其基因编辑技术[151] - 公司从Dr. Charpentier获得全球专利组合的独家许可,涵盖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多个方面[153] - 公司与CVC集团共同拥有的专利组合涉及多项知识产权争议,包括与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干扰程序[156] - 公司预计CVC集团将继续推进专利组合中的专利申请,可能在美国、欧洲或其他国家获得更多专利[157] - 公司拥有广泛的CRISPR/Cas9技术专利组合,涵盖开发项目、基因编辑系统改进、细胞递送技术和干细胞疗法[161] - 公司拥有超过40个活跃的专利家族,并在美国、英国、欧洲、日本、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约25项已授权或已批准的专利[162] - 公司在美国拥有8个待审商标申请,包括CTX001、CTX101等,并在国际上有15个待审商标申请和3个国际注册[163] - 公司与Dr. Charpentier签订了专利转让协议,获得了与CRISPR/TRACR/Cas9复合物相关的专利权利[164] - 公司需支付Dr. Charpentier低个位数百分比的净销售额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收入[165] - 公司与Dr. Charpentier签订了独家许可协议,获得了在CRISPR领域研究和商业化治疗产品的权利[168] 监管与合规 - 公司产品在美国作为生物制品受到《公共卫生服务法》和《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的监管,未遵守规定可能导致FDA拒绝批准、产品召回或罚款等后果[196] - 公司在美国申请新生物制品上市需完成临床前研究、提交IND申请、进行临床试验、提交BLA申请并通过FDA审查等多个步骤[198] - 公司进行临床前研究需遵守FDA的GLP规定,提交IND申请后30天内自动生效,除非FDA因安全问题提出临床暂停[199] - 公司进行临床试验需遵守GCP规定,提交研究方案和修正案给FDA,并获得IRB批准[201] - 公司在美国以外进行的临床试验如符合GCP规定,数据可用于支持BLA申请,但FDA可能进行现场检查以验证数据[203] - 公司临床试验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批准后研究(如第4阶段临床试验)以进一步评估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5][207] - 公司开发的CRISPR/Cas9产品可能受到FDA基因治疗产品的特殊监管,具体监管标准尚不确定[209] - 基因疗法产品的长期随访时间可能长达15年或短至5年[210] - 基因疗法产品的制造设施必须符合cGMP要求,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规格符合标准[212] - 基因疗法产品的制造商必须符合CGTP要求,以防止传染性疾病的传播[213] - 基因疗法产品的临床试验需获得FDA、IBC及其他相关机构的批准后才能进行[211] - 基因疗法产品的IND申请需包含化学、制造和控制信息[210] - 基因疗法产品的临床试验设计需包括测量产品效力的测试[210] - 基因疗法产品的临床试验需观察潜在的延迟不良反应[210] 疾病流行病学 - β地中海贫血的全球年发病率约为6万例,美国和欧盟的患病率约为1.9万例,全球有超过20万人正在接受治疗[46] - 镰状细胞病的全球年发病率约为30万例,全球有2000万至2500万人患有该病,美国的患病率约为10万人[48] 技术优化与创新 - 公司正在优化Cas9的特性,包括大小、特异性、免疫原性和支持不同类型编辑策略的能力,以开发适用于特定疾病或基因编辑类型的新型Cas9版本[106] - 公司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实验方法结合筛选大量引导RNA,确保高效且低脱靶效应的基因编辑[108] - 公司正在努力提高基因校正的效率,以治疗需要更高细胞校正率的疾病[109] - 公司专注于在细胞类型中优化校正率,并与DNA修复领域的领导者合作探索优化校正率的方法[110] 竞争对手与市场 - 公司在基因编辑领域的竞争对手包括Broad、Toolgen、Vilnius、Harvard和Sigma-Aldrich等,这些公司已在美国和其他国家提交了多项专利申请,部分已获得授权[193][194] - 公司与Broad的EP 2,771,468专利在欧洲被撤销,Broad已提起上诉,预计2020年1月审理[194] - 公司在欧洲的知识产权可能面临第三方反对,可能导致专利被撤销或权利要求范围缩小,影响公司在欧洲的专利执行能力[194] 财务与合作协议 - 在2015年合作协议中,公司获得了7500万美元的前期付款,并可能获得高达4.1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和低至中位数的销售分成[118] - 在2019年合作协议中,公司获得了1.75亿美元的前期付款,并可能获得高达8.2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和低至双位数的销售分成[131] - 公司与Bayer的合资企业Casebia专注于开发治疗出血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失明、听力损失和心脏病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136] - 公司通过退休协议和合资企业终止协议,使Casebia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并重新分配了知识产权和合作协议[137][140] - 公司与拜耳签署2019年期权协议,拜耳可选择共同开发和商业化两种产品,涵盖自身免疫性疾病、眼部疾病和血友病A的诊断、治疗或预防[142] - 如果拜耳选择行使期权,将一次性支付2000万美元的期权费用,该费用在双方签署共同商业化协议后不可退还[144] - 拜耳在行使期权后,有权在90天内谈判获得独家许可,以开发和商业化相关产品[145] - 公司向ViaCyte支付了120万美元的前期费用,并发行了380,148股股票[149]
CRISPR Therapeutics(CRSP) - 2019 Q4 -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