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财年公司营收为570,341千美元,较2018财年的540,768千美元增长约5.47%[10] - 2019财年公司净利润为125,261千美元,较2018财年的107,161千美元增长约16.9%[10] - 2019财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2.07美元,较2018财年的1.77美元增长约16.95%[10] - 2019财年公司非GAAP净利润为126,156千美元,较2018财年的108,891千美元增长约15.85%[10] - 2019财年公司非GAAP基本每股收益为2.09美元,较2018财年的1.80美元增长约16.11%[10] - 2019财年公司总资产为1,309,417千美元,较2018财年的1,210,128千美元增长约8.19%[10] - 2019财年公司总负债为362,257千美元,较2018财年的367,775千美元下降约1.5%[10] - 2019财年公司股东权益为945,386千美元,较2018财年的842,052千美元增长约12.27%[10] - 2019财年总资产从121010万美元增至130940万美元,增加9930万美元[196] - 2019财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6570万美元增至33250万美元,增加6680万美元[196] - 2019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28260万美元,较2018年增加740万美元,增幅2.7%[196] - 2019年6月30日成本和估计收益超过账单为19800万美元,较2018年增加3690万美元,增幅22.9%[196] - 2019财年存货从5810万美元降至4300万美元,减少1510万美元,降幅26.0%[196] - 2019财年公司营收5.703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加2960万美元,增幅5.5%[198] - 2019年6月30日,公司订单积压量为5.942亿美元,较2018年6月30日增加2520万美元,增幅4.4%[199] - 2019财年公司总营收成本为3.592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加2430万美元,增幅7.3%[201] - 2019财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7.0%,上一财年为38.1%[201] - 2019财年销售费用为2890万美元,较上一财年增加180万美元,增幅6.5%[201] - 2019财年一般及行政费用为4070万美元,较上一财年减少560万美元,降幅12.1%[203] - 2019财年研发费用为3700万美元,较上一财年增加40万美元,增幅1.1%[203] - 2019财年增值税退款为2580万美元,较上一财年增加620万美元,增幅31.4%[203] - 2019财年利息收入为1180万美元,较上一财年增加450万美元,增幅61.8%[203] - 2019财年归属于和利时的净利润为1.253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加1810万美元[205] - 2018财年总营收5.408亿美元,较2017财年的4.319亿美元增长25.2%[206] - 2018年6月30日订单积压量为5.69亿美元,较2017年6月30日的5.24亿美元增加4500万美元,增幅8.6%[206] - 2018财年总营收成本为3.349亿美元,较上一财年的2.915亿美元增加4340万美元,增幅14.9%[206] - 2018财年集成解决方案合同成本为3.142亿美元,较上一财年的2.775亿美元增加3670万美元,增幅13.2%[208] - 2018财年产品销售成本为1080万美元,较上一财年的1000万美元增加80万美元[208] - 2018财年服务收入成本为990万美元,较上一财年的400万美元增加590万美元[208] - 2018财年整体毛利率为38.1%,较上一财年的32.5%有所提升[208] - 2018财年销售费用为2720万美元,较上一财年的2440万美元增加270万美元,增幅11.2%[208] - 2018财年一般及行政费用为4630万美元,较上一财年的4430万美元增加200万美元,增幅4.6%[208] - 2018财年研发费用为3660万美元,较上一财年的3010万美元增加650万美元,增幅21.6%[208]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相关 - 公司为保持竞争力和业务增长,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新产品和服务开发及收购,但可能无法通过净销售额或利润率的足够增长来抵消投资成本增加[15] - 公司未来经营成果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提供在上市时间、成本和性能方面优于竞争对手的新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但新产品和服务可能无法获得市场认可[15] - 公司计划将业务拓展至可再生能源、环保等有潜力和政策利好的行业[123] - 2019年8月公司完成收购一家小型制药工程设计公司[124] - 公司计划将核心组件生产线留在北京,将其他产品组装线迁至靠近供应商和客户处[125] - 公司计划在国内外持续投入研发,专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智能制造和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126] - 公司已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建立销售网络,计划多方面推进国际化[126] - 公司制定“3 + 1 + N战略”,升级工业、轨道交通和医疗保健三个战略领域能力[128] 行业市场环境相关 - 截至2015年底,中国高铁总里程超19000公里,2020年底计划增至30000公里,覆盖超80%主要城市[16] - 2015年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3300公里,2020年底计划达6000公里[16] - 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2014 - 2018年合同总额复合年增长率为4.9%,达2017亿元人民币(301亿美元),预计2018 - 2023年以11.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3392亿元人民币(506亿美元)[106] - 化工和石化、电力领域的DCS解决方案预计2018 - 2023年分别以14.5%和5.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10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国有47座核反应堆商业运营,2019年上半年核电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4.75%,远低于15%的世界平均水平[108] - 中国高铁运营里程2014 - 201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5.2%,2018年达29100公里,2020年底预计达30000公里[109] - 高铁控制系统市场2018 - 2023年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11.7%,2023年将达292亿元人民币(44亿美元)[109]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2014 - 201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6.4%,2018年达4766公里,2023年预计达9276公里,2018 - 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4.2%[10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4 - 2016财年,铁路运输业务收入分别为1.781亿美元、1.933亿美元和2.403亿美元,2017财年降至1.557亿美元,2018财年反弹至1.906亿美元,2019财年增至2.089亿美元[16] - 2017财年铁路运输业务收入下降占公司总净收入下降约75% [16] - 2017财年综合解决方案合同总收入较2016财年减少9230万美元,其中铁路运输项目减少8940万美元,工业自动化项目减少1120万美元,机电解决方案业务增加830万美元[16] - 公司约80%的合并总收入来自综合解决方案合同[24] - 2017 - 2019年新合同数量分别为2777个、3277个、4637个[170] - 2017 - 2019年新合同总金额分别为4.765亿美元、6.34亿美元、7.249亿美元[170] - 2017 - 2019年合同平均价格分别为17.1599万美元、19.347万美元、15.633万美元[170] - 2017 - 2019年合同积压总金额分别为5.24亿美元、5.69亿美元、5.942亿美元[170] - 若以17 - 19年修订的集成解决方案合同预计总成本为收入确认基础,17 - 19年净收入将分别减少12,062美元、10,466美元、14,019美元;基本每股净收入将分别减少0.20美元、0.17美元、0.23美元;摊薄后每股净收入将分别减少0.20美元、0.17美元、0.23美元[173] - 若以19年修订的服务合同预计总成本为收入确认基础,19年净收入将减少2,641美元;基本每股净收入将减少0.04美元;摊薄后每股净收入将减少0.04美元[177] - 采用新收入准则后,2019财年服务收入从34297千美元增至69868千美元,成本从13071千美元增至26081千美元,净利润从106084千美元增至125261千美元[193] 公司面临的风险相关 - 公司国际扩张面临政治经济气候不确定、法律合规负担、汇率波动等风险[21] - 公司产品可能存在设计或制造缺陷,可能导致产品责任索赔和损失[26] -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裸印刷电路板、电子元件等,短缺或价格波动可能影响业务[26] - 公司生产和业务运营可能受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外部事件影响,租赁物业产权缺陷也可能导致运营中断[28] - 公司信息技术系统可能遭受安全漏洞或中断,导致运营受影响、面临诉讼等风险[29] - 未来预期现金流受机械和电气工程行业放缓等负面事件影响,可能低于预期或延迟实现[32] - 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客户可能延迟或违约付款,影响现金流和财务状况[32] - 公司业务需各类许可证等,若被撤销、取消或未续期,将阻碍业务运营[32] - 公司拓展海外业务需国际认证并遵守当地法规,否则影响营销和业务[32] - 公司面临公共项目合同风险,政府关联客户可能延迟付款、变更合同条款等[34] - 公司所处行业竞争激烈,众多竞争对手资源更丰富,新兴公司也会增加竞争压力[34] - 公司员工或第三方可能实施欺诈或其他不当行为,导致公司面临财务损失、第三方索赔、监管调查和声誉损失[53] - 公司可能面临《反海外腐败法》及其他反腐败和制裁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违规可能对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53] - 公司海外业务可能面临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实施的经济制裁风险,可能对业务和声誉产生重大不利影响[55] - 中国经济和政治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导致公司无法维持增长和扩张战略[56] - 中国核电和高铁行业发展受挫,未来增长可能不如市场预期,公司在这两个领域的业务可能下滑[56] - 中国经济放缓或衰退可能导致公司项目延迟、减少或取消,产品和服务需求增长低于预期或下降[56] - 中国法律体系仍在发展,法律法规的解释和执行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59] - 中国关于收购的法规对外国投资者的并购活动设置了审批和审查要求,可能使公司通过收购实现增长变得困难[61] - 不清楚公司业务是否属于需进行安全审查的行业,若被认定,未来在中国的收购可能会受到严格审查或禁止[61] - 中国员工行使股票期权或受限股归属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海外上市公司中国子公司有代扣义务,否则可能面临税务机关制裁[63] - 中国政府对人民币兑换外币及汇出有管制,公司大部分收入为人民币,兑换外币支付资本费用需政府批准或登记,未来可能限制经常账户交易外币获取[63] - 公司大量收益和现金资产以人民币、新加坡元、马来西亚林吉特计价,财务结果以美元报告,汇率波动会影响资产负债表、每股收益、股息价值和未来美元投资[65] - 中国居民设立境外特殊目的公司需按规定向当地外汇管理局或合格银行登记并更新信息,公司股东若未遵守可能面临罚款或制裁[65] - 若公司被认定为被动外国投资公司,非美国公司满足至少75%的毛收入为被动收入或至少50%的资产价值归因于产生被动收入的资产,美国股东将面临不利的联邦所得税后果[81] - 若证券分析师不发布研究报告、下调评级或停止覆盖公司,公司股价和交易量可能下降[87] 公司收购与股权变动相关 - 公司过去在2011年收购Concord Group,2013年收购Bond Group以加速东南亚和中东机电解决方案业务发展[41] - 2011年7月1日,公司以4290万美元的现金和股票组合对价收购Concord Group 100%股权[88] - 2013年4月1日,公司以7300万美元收购Bond Group 100%股权,50%以现金支付,50%以公司普通股支付,其中60%为激励股份,基于2013和2014年业绩目标,业绩溢价不超激励股份总数15% [90] - 2015年11月24日,公司成立CECL探索卡塔尔市场,CCPL直接持股49%,通过合同安排有权获得95%可变回报[90] - 2016年7月,Hollycon向新投资者发行新股,公司出售0.6%股权,持股从51%降至30%,失去控制权但保留重大影响,确认收益14514美元[90] - 2017年7月,公司新加坡子公司BCPL将Bond M & E Sdn. Bhd. 49.1%股权信托给受托人,但仍合并100%权益[90] - 2018年8月,公司将全资子公司Hollysys Intelligent 100%股权换为Ningbo Hollysys 40%股权,失去控制权[90] - 2015年成立的CECL中CCPL直接持股49%,但享有95%可变回报[160] - 2017年BCPL将BM
Hollysys(HOLI) - 2019 Q4 -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