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大现代(00682) - 2025 - 年度财报
超大现代超大现代(HK:00682)2024-10-24 16: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2024财年收益为人民币7400万元,较上一财年的人民币8800万元下跌约15%[8] - 公司2023/2024财年实现毛利人民币240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600万元,毛利率为32%[8] - 公司2023/2024财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由人民币1000万元下降至人民币900万元[8] - 公司2023/2024财年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13%,至人民币4000万元[8] - 公司2023/2024财年经营亏损为人民币100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400万元[8] - 公司拥有人2023/2024财年应占年度亏损为人民币140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600万元[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06亿元,2023年为1.09亿元;受限银行存款为1700万元,与2023年持平[1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权益总额为2亿元,2023年为2.09亿元;负债对权益比率为零,与2023年持平;流动比率为4倍,与2023年持平[1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可供派付予股东之储备为人民币7.43756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7.7122亿元[124]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之股息,2023年亦无派息[124] - 集团于回顾财政年度内已捐款约人民币97.9万元[12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本为32.95582491亿股[124] - 2024年收益为74,467千元,2023年为87,858千元;2024年销售成本为50,441千元,2023年为61,888千元[162] - 2024年毛利为24,026千元,2023年为25,970千元;2024年经营亏损为13,332千元,2023年为3,652千元[162] - 2024年度亏损为13,920千元,2023年为4,311千元;2024年其他全面收益为4,284千元,2023年为1,309千元[162]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6,785千元,2023年为6,363千元;2024年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2,865千元,2023年为2,052千元[163]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005)元,2023年为人民币(0.002)元;2024年摊薄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005)元,2023年为人民币(0.002)元[16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08,264千元,2023年为115,859千元;2024年流动资产为126,083千元,2023年为127,672千元[164] - 2024年流动负债为32,432千元,2023年为33,437千元;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93,651千元,2023年为94,235千元[164]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99,741千元,2023年为209,377千元;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92,745千元,2023年为205,970千元[164][165]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64)千元,2023年为7,842千元;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3,475)千元,2023年为(3,874)千元[167] - 2024年已收利息为1,956千元,2023年为1,316千元;2024年已付融资成本为(143)千元,2023年为(222)千元[167] - 2024年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02.6万人民币,2023年为65.4万人民币;2024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所得款项为108万人民币,2023年为0 [168] - 2024年投资活动所产生现金净额为5.4万人民币,2023年所用现金净额为65.4万人民币 [168] - 2024年偿还租赁负债为287.1万人民币,2023年为375.8万人民币;2023年向附属公司非控制性权益支付股息为60.4万人民币,2024年为0 [168]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7.1万人民币,2023年为436.2万人民币 [168]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48.1万人民币,2023年增加净额为282.6万人民币 [168] - 2024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203.1万人民币,2023年初为8762.9万人民币;2024年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898.3万人民币,2023年终为9203.1万人民币 [168] - 2024年汇率变动影响净额为43.3万人民币,2023年为157.6万人民币 [168] - 2024年年度亏损为1678.5万人民币,2023年为636.3万人民币 [169][170] - 2024年年度全面开支总额为1322.5万人民币,2023年为385.8万人民币 [169][170] - 2024年购股权失效涉及金额为5.7万人民币,2023年为3.09万人民币 [169][170]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为国家级绿色和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主要业务为农产品批发贸易及配送[45] - 公司新经营模式与国家方针政策吻合,能解决农产品“卖难”“买难”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1] - 集团未来致力于农业生产端数字化建设,推广智慧农场管理系统,参与地方政府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11] - 公司为配合中国政府碳中和目标,订立改善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表现的目标[46] - 公司董事会负责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针及策略,成立工作小组加强相关成效[47] - 报告涵盖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财政年度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活动,范围包括中国三个办公区及业务中心[49] - 报告依照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采用重要性、量化和一致性汇报原则[5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财政年度推行新经营模式,解决农产品产销问题,促进增效增收[51] - 董事会对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针及策略负责,授权工作小组执行相关工作[51] 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成员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1 - 2年,每三年轮席退任一次[19][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董事会共召开4次会议,全体董事出席率均为100%[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全体董事均通过阅读材料参与持续专业项目[24] - 薪酬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名执行董事,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召开1次会议,冯志坚和谭政豪出席率100%,况巧出席率0%[26][27] - 提名委员会由5名成员组成,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名执行董事,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召开1次会议[29]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1位为女性[29] - 郭浩任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在其领导下集团发展业务和执行策略[25] - 董事会已成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管控相应事务[21]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挑选候选人基于多种观点[22] - 薪酬委员会获授权就薪酬等事宜向董事会提建议并检讨相关政策[26] - 提名委员会获授权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考虑董事多元化政策[29] - 提名委员会成员林顺权教授出席率100%(1/1)[3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冯志坚先生、谭政豪先生,执行董事郭浩先生、况巧先生出席率均为100%(1/1)[31] - 审核委员会成员谭政豪先生、冯志坚先生、林顺权教授出席率均为100%(4/4)[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审核委员会召开四次会议[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已付/应付费用为900万港元,非审核服务(中期审阅)为330万港元[32] 风险管理 - 本集团已建立正式的风险评估系统,高级管理层每年识别业务流程潜在风险[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公司委聘外部顾问凯晋企业顾问有限公司审阅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未发现重大风险[37] - 审核委员会审阅并满意本集团内部审核、会计及财务报告职能资源、资格、经验及培训项目[37] - 转型风险中,法规收紧使温室气体排放成本增加,公司将定期检讨政策更新并评估影响[74] - 转型风险中,更高排放要求使更换车辆成本增加,公司将定期维护检查车辆并增加外包车辆数量[74] - 转型风险中,客户倾向环保低碳产品,公司将推进数字化改革优化流程并使用低碳配送工具[74] - 实体风险中,极端天气可能影响供应链,公司成员配送时安装路况应用,制定应急计划并购买保险[75] - 实体风险中,温度变化使冷却加热需求增加成本,公司将农产品存于带内置冰块的塑胶箱[75] 股息政策 - 董事会根据股息政策拟派股息,需考虑财务业绩、现金流量等多因素[38] 公司秘书与股东大会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财政年度内,公司秘书遵守上市规则第3.29条专业培训要求[40] - 两名或以上股东或认可结算所(或其代名人)股东可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申请人须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41] - 董事会若未在提交请求信函21日内召开特别股东大会,申请人可自行召开,但不得晚于提交申请3个月后[41] - 2023年12月15日公司股东大会,执行董事郭浩、况巧未出席,非执行董事叶志明出席,独立非执行董事冯志坚出席,谭政豪、林顺权、李英未出席[42] 公司沟通与期望 - 公司重视股东意见,通过网站和股东大会与股东沟通[44] - 公司与投资者及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财务报告等沟通,期望公司遵守法规、公布资讯等[53] - 公司与客户通过满意度调查等沟通,客户期望公司履行产品责任、保护隐私等[53] - 公司与供应商通过管理会议等沟通,供应商期望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等[53] - 公司与雇员通过意见管道等沟通,雇员期望健康安全、平等机会等[53] - 公司与政府及监管机构通过绩效报告等沟通,期望公司依法纳税、遵守法规等[53] - 公司与社群等通过研讨会等沟通,期望公司回馈社会、保护环境等[53]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指标 - 公司识别20项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进行重要性评估以制定战略[54]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无害废弃物总量密度、能源消耗总量密度、水源消耗总量密度比2021年减少2%的目标,2030年上述指标比2024年再减少2%[57] - 2024年硫氧化物排放0.41公斤,2023年为0.48公斤;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96.16公斤,2023年为96.78公斤;2024年颗粒物排放9.09公斤,2023年为9.13公斤[60] - 2024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2023年下降约8.8%,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23年上升约7.6%[61] - 2024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一)为72.39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84.13吨[61] - 2024年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二)为316.49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342.14吨[61]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一及二)为388.88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426.27吨[61]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吨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为0.0532,2023年为0.0588[61]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为4.01,2023年为3.98[61]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为5.22,2023年为4.85[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三个办公区及业务中心总面积约7315.42平方米,2023年为7255.42平方米[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总数为97名,2023年为107名[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收益为人民币74,467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87,858千元[62] - 2024年集团无害废弃物量与2023年相约,但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产生的无害废弃物量较2023年上升约17.2%[66] - 2024年纸张回收量约为0.08吨,2023年约为0.07吨[66] - 2024年集团能源消耗量较2023年下降约4.6%,但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的能源消耗量较2023年上升约12.7%[67] - 2024年直接能源消耗为309.97兆瓦时,2023年为317.29兆瓦时[68] - 2024年柴油消耗为168.79兆瓦时,2023年为168.46兆瓦时[68] - 2024年汽油消耗为141.18兆瓦时,2023年为148.83兆瓦时[68] - 2024年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