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证国际(00943) - 2024 - 年度财报
中证国际中证国际(HK:00943)2024-10-30 16:3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24财年收益下降至148,500,000港元,上一财年为872,900,000港元[5] - 公司截至2023/24财年总收益为148,499,000港元,较上年度减少83.0%[1] - 毛利率从29.1%下降至15.5%[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为699,345,000港元,而上年度为盈利69,131,000港元[2] - 公司收益为147,242千港元,相比上年的869,637千港元大幅下降[147] - 毛利为22,989千港元,相比上年的253,687千港元显著减少[147] - 年度亏损为868,120千港元,而上年度盈利为32,514千港元[147] - 每股基本亏损为5.56港仙,上年度每股盈利为0.64港仙[148] - 年度其他全面亏损395千港元,而上年度为85,535千港元[148] - 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868,515千港元,而上年度为53,021千港元[148] 业务分部表现 - 物業發展分部收益由去年的697,200,000港元下跌至46,700,000港元[5] - 保健及家庭用品分部收益約為100,300,000港元,較上一财年的172,400,000港元減少41.8%[7] - 保健及家庭用品分部毛利率由21.8%上升至約30.3%[7] - 保健及家庭用品业务收益为100,278,000港元,较上年度减少41.8%[23] - 保健及家庭用品业务毛利率为30.3%,较上年度增加8.5%[23] - 放债业务未授出新贷款,且短期内无此计划[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偿还应收贷款为44,054,000港元,较上年度增加2.6%[25] - 放债业务中无抵押贷款占比为93.2%,有抵押贷款占比为6.8%[27] - 所有放债业务贷款均已逾期[28] - 公司持有99.98%权益的附属公司PT Bara的煤炭开采许可权被撤销,后于2023年8月24日被取消[29][30] - PT Bara与PT Nusantara Energi Thermal签订独家合作协议,PT NET将在五年内负责所有生产活动并承担相关成本[30] - 煤炭生产预计于2024年4月开始,首次销售计划于2024年5月进行,预计特许权费收入约为300,000港元[31] - 2023/24财年确认拨回减值亏损约31,761,000港元[31] - 2023/24财年煤炭开采业务分部相关营运开支主要为行政开支,约为688,000港元,分部亏损约为487,000港元[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煤炭资源估计总量为26,309千吨,较2023年同期减少0.35%[32] 资产与负债 - 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约为20,135,000港元,较上年度减少[46]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为473,718,000港元,流动比率为0.78[47] - 公司债项及借贷总额约为1,344,401,000港元,负债比率为1,168.5%[48][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偿还应收贷款为44,054,000港元,较上年度增加2.6%[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产生流动负债净额约473,718,000港元,经营现金流出净额约21,120,000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款的流动部分为约1,037,595,000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0,135,000港元[155] - 银行及其他借贷款项的流动部分约为1,037,600,000港元[78] - 保健及家庭用品业务分部相关的有抵押银行借贷款项约为4,900,000港元[79]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银行及其他财务机构贷款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29[12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抵押总额约为56,642,000港元[53]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并无任何重大或有负债[54]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在香港有20名员工,在中国有567名员工[55] - 公司于2024年7月22日完成出售事项,买方将本金偿还日期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56] - 公司于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并无进行任何集资活动[51] - 公司于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已計提撇減約196,443,000港元[136] - 截至二零二四年及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應收代價分別為20,466,000港元及86,400,000港元,減值虧損分別為65,934,000港元及零港元[137] - 非全資附屬公司源鼎拖欠償還銀行借貸人民幣319,740,000元(相當於約343,659,000港元),涉及融資成本約140,177,000港元[13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联营公司权益账面值分别为零港元及347,610,000港元,应占亏损分别为59,985,000港元及37,331,000港元[133] - 公司无法确认于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的应收联营公司款项分别为235,994,000港元及292,616,000港元的准确性及减值亏损的适当性[134][13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勘探及評估資產餘額約31,700,000港元[142]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於一間聯營公司之權益餘額約530,967,000港元[142] - 非流动资产从963,458千港元减少至628,002千港元[149] - 流动资产从2,061,548千港元减少至1,665,703千港元[149] - 流动负债从1,993,243千港元增加至2,139,421千港元[149] - 流动资产净额从68,305千港元减少至-473,718千港元[149]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1,031,763千港元减少至154,284千港元[149] - 非流动负债从69,227千港元减少至39,235千港元[150] - 资产净值从962,536千港元减少至115,049千港元[150] - 经营业务所耗现金净额从-67,549千港元减少至-21,120千港元[152] - 投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从26,930千港元减少至-2,167千港元[153]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83,550千港元增加至1,935千港元[153] 公司治理与管理 - 劉力揚先生拥有17年投资银行经验,曾担任野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中國投資銀行部聯席主管[10] - Lim Kim Chai先生拥有逾19年投资及物业发展业务经验,为旭东集团的创始人及主席[11] - 侯志傑先生曾为香港特区私人执业大律师,现为律师[12] - 梁志雄先生自1976年起开始专业会计培训,现为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及香港會計師公會之資深會員[13] - 李漢權先生为香港执业会计师,拥有丰富审计服务经验[14] - 菅原敏雄先生负责公司制造保健及家庭用品业务的整体生产管理及质量监控[15] - 王思逸先生负责公司制造及销售保健及家庭用品业务的销售及市场营销工作[16] - 司徒民先生为公司公司秘书及首席财务官,拥有丰富财务管理、企业融资及企业管治经验[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及其后直至报告日期,无任何董事资料变动须予披露[18] - 公司已制定计划及措施以减轻流动资金压力,包括出售附属公司及重续借贷款项[78][79] - 公司认为以持续经营基准编制综合财务报表属适当[79] - 公司已应用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全部条文[8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1] - 董事会负责制定集团的整体业务及财务策略,以及重大投资、主要经营目标及财务控制的政策[82]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已确认符合上市规则第3.13条列载的独立性评估指引[83] - 董事会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专业资格、技术及知识等方面[84] - 目前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成员均为男性,员工中男女比例约为1:1.13,董事会正在考虑委任至少一名女性董事[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所有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8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及监察集团的财务申报程序及内部监控事宜[86]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就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向董事会提出建议[87]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检讨董事会的架构、规模及组成,并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88] - 公司秘书司徒民先生已接受足夠時數之相關專業培訓,符合上市規則第3.29條之規定[98] - 董事會會議共舉行9次,執行董事譚立維先生和劉力揚先生均出席9次[96] - 審核委員會會議共舉行2次,獨立非執行董事梁志雄先生和侯志傑先生均出席2次[96] - 薪酬委員會會議共舉行1次,非執行董事Lim Kim Chai先生出席1次[96] - 提名委員會會議共舉行1次,獨立非執行董事梁志雄先生、侯志傑先生和李漢權先生均出席1次[96] - 股東週年大會共舉行2次,所有董事均出席[96] - 公司于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的审计服务费用为930,000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530,000港元[99] - 公司于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的审计服务费用为1,000,000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310,000港元[99] - 董事会对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负责,并每年审查其有效性[100] - 公司实施自上而下的战略风险管理和自下而上的风险管理操作流程[100] - 公司通过内部审核功能监控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102]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全部规定,除年报中披露的偏差外[127] - 审核委员会于1999年12月28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要工作包括审阅及监督公司财务申报程序及内部监控[128] - 公司核数师中汇安达将退任,但符合资格并愿意连任[129] - 公司管理层认同核数师对勘探及评估资产的保留意见[58] - 公司管理层认为于2024年6月30日就承德金域之权益作出的减值亏损约288,775,000港元乃属合理[63] - 公司管理层认同承德金域的持续经营能力依赖未来土地销售及额外融资[63] - 公司已采纳所有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对会计政策、财务报表呈报及报告数额产生重大变动[158] - 公司尚未能说明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是否会对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160] - 公司采用收购法将业务合并中所收购的附属公司入账,收购成本按公允价值计量[164] - 收购成本超出可识别资产及负债公允净值的差额列作商誉,商誉每年进行减值测试[165] - 联营公司权益以权益法在综合财务报表中入账,按成本确认,商誉包括在投资账面值内[166] - 外币交易按交易日汇率折算为功能货币,货币资产及负债按报告期末汇率折算[170] - 功能货币与呈列货币不同的实体财务报表按特定汇率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于外币汇兑储备确认[171] - 土地及楼宇按公允价值减折旧及减值亏损列账,其他物产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列账[172] - 物产折旧按直线法计算,主要可使用年期为30年(土地及楼宇)、5年(厂房及机器)等[174] - 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之盈亏为出售所得款项净额与有关资产账面值两者间的差额[175] - 勘探及评估资产于初步确认时以成本确认,并于初步确认后以成本减累计减值亏损入账[176] - 勘探及评估资产之减值于出现特定事件或事况变化时,按照香港会计准则第36号作出调整[177] - 使用权资产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列账,土地及楼宇折旧率为50%[178] - 短期租賃为初始租賃期限为12个月或以下的租賃,低價值資產为價值低於5,000美元的資產[180] - 发展中待售物业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中之较低者列账[182] - 待售物业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中之较低者列账[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