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冠军科技集团(00092) - 2024 - 年度财报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92[1][8] - 公司是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系统销售、软件开发、贸易及战略投资等业务[79][8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08,612千港元,2023年为25,292千港元[4] - 2024年公司应占亏损为12,420千港元,2023年为12,183千港元[4] - 2024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699千港元,2023年为9,147千港元[4] - 2024年公司总资产为262,389千港元,2023年为174,030千港元[4] - 2024年公司权益为96,494千港元,2023年为111,252千港元[4] - 2024年公司流动比率为1.39,2023年为3.51[4] - 2024年公司资产权益比为2.72,2023年为1.56[4] - 2024年公司销售资产比为0.80,2023年为0.15[4] - 2024年每股亏损为1.82港元,2023年为1.78港元[4] - 公司2024年总收益约为2.09亿港元,2023年约为2500万港元,增加约736%,主要因数据中心业务显著增幅[1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40万港元,2023年约1220万港元,亏损增加主要因业务贡献、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及存货减值亏损变化[18][20] - 本年度毛利率由去年同期16%下跌至5.5%,主要因数据中心利润率较低[18][20] - 每股亏损为1.82港仙,2023年为1.78港仙[18][20] - 集团确认其他收入约220万港元,2023年约320万港元,收入下降主要因本年度利息收入下跌[21]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上升约16.9%至约2300万港元,2023年约1900万港元,上升因业务量增加[21] - 集团确认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约1950万港元,2023年公平值收益约1100万港元[18][20][21] - 本年度财务成本维持于低水平约4万港元,2023年约17.2万港元,主要由租赁负债衍生之利息支出所致[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2.2亿港元(2023年约1.31亿港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约1.58亿港元(2023年约3700万港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6200万港元(2023年约9400万港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贷权益比率为零,无短期或长期负债(2023年无负债)[56] - 2024年度财务成本约4万港元(2023年约17.2万港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金约1470万港元(2023年约910万港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慈善捐款为10,500港元,2023年为11,200港元[10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向五大客户销售占年度销售总额约88%,向最大客户销售占约52%;向五大供应商购货占年度购货总额约90%,向最大供应商购货占约26%[14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全球聘用约41名全职及兼职员工,2023年为34名;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雇员成本约为1270万港元,2023年约为1190万港元[143][14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营业额从2023年的1200万港元增至2024年的1.79亿港元,增长近14倍[10] - 可再生能源业务营业额从2023年的1300万港元上升至2024年的2800万港元,较去年增长一倍多[10]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2024年6月公司决定收购广东创之荣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11][51] - 2024年8月公司获政府检验机构技术正式认证,9月底首组氢氧混合可燃气体系统交付广州企业并开始生产[11][51] - 公司计划在未来12至36个月内,根据预期合约价值建立较具规模的生产基地[51] - 2023年5月2日公司签订协议,以4590万港元代价出售出售公司全部权益及出售贷款,出售公司主要资产为东莞一块约25235.63平方米土地及约38873平方米酒店[48] - 2023年7月18日出售事项决议案获超50%赞成票通过,出售于2023年10月30日完成[48] - 公司打算将出售所得约4490万港元作为一般营运资金,用于现有项目开发及潜在业务和投资机会[48] - 2023年6月,公司全资子公司拟以约3368万港元收购广东智慧少年宫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约51.15%已发行股份[55] - 2023年6 - 9月,公司就收购事宜收到港交所书面、口头询问及要求澄清信函[55] - 2023年9月,港交所上市科裁定收购构成反向收购;11月上市委员会维持原判[55] - 2024年3月28日,港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重申收购构成反向收购[55] 公司业务战略与市场环境 - 公司管理团队聚焦获政府支持行业,优先与国有企业、中央企业及地方政府控股企业合作[10][13][16] - 近期会计准则要求根据结算时间提取减值准备,对公司整体表现有负面影响[10] - 全球经济挑战使亚太地区受影响,国内企业资金流转缓滞[10][12][16] - 中国财政刺激措施预计提升金融体系流动性,有望加快公司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资金流动循环[10][15][16] - 公司将低成本绿色能源列为首要议程以创造价值[11] - 公司主要商业模式为“技术商业模式”,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和可再生能源业务是关键组成部分[22][23] - 业务包括可再生能源、智慧建筑解决方案、物联网、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业务,各有不同业务模式和收入来源[25] - 公司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包括智慧建筑、物联网、数据中心销售安装及租赁业务,回顾期取得显著进展,签订多个重要服务合约[26] - 数据中心业务专注提供培训计算平台、AI模型和教育云平台及配套设施,以满足市场需求[26] - 公司选择财务稳健的政府实体客户,降低违约风险,供应商也提供较长信用期限[26] - 公司客户主要为国有企业和知名上市公司,彰显其在内地市场的良好信誉与可信度[26] - 自2018年公司在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研发投入大量资源[27] - 2020 - 2024年初可再生能源业务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审批延迟、电力公司要求变化及香港政府下调上网电价[27] - 香港上网电价计划2033年12月终止,太阳能光伏业务内部收益率进入回报递减阶段[27] - 可再生能源业务包括SPV销售、逆变器相关和上网电价收益分成业务,SPV销售和逆变器相关是核心业务[27] - 回顾期内,因欧洲市场和地缘政治变化,逆变器销售暂时停止[27] - 下半年公司成功启动对东南亚客户的SPV系统销售,以扩大市场影响力[27] - 公司决定全力专注绿色能源,不再涉足化石燃料领域相关活动[28] - 公司原计划销售华为逆变器,但因西方地缘政治冲突面临挑战,美国和欧盟对华为产品实施制裁[52] - 鉴于香港上网电价计划剩余期限缩短,公司将业务重点转向中大型项目,并计划扩大太阳能光伏系统及组件国际市场销售[52] - 公司正与中国、英国及东南亚国家潜在合作伙伴就太阳能光伏业务进行谈判[52] - 国家重视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及实施“东数西算”工程[52] - 公司把握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机会,致力于扩展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52] - 公司正与中国内地不同城市多个潜在客户就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进行谈判[52] 公司投资情况 - 星空华文股价因《中国好声音》事件下跌超75%,公司出售其所有股份以降低风险,去年投资公允价值收益为1740万港元[28][29][31] - 2024年6月30日,香港上市证券投资公允价值约为104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为3400万港元[30][31]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组合含8间香港联交所上市证券,2023年6月30日为8间;其中6项于联交所主板上市,2023年6月30日为5项;2项于联交所GEM上市,2023年6月30日为3项[30][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紫荆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156.1万股,占已发行股本1.74%,投资成本1272.4659万港元,累积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1250.768万港元,公允价值21.6979万港元,占持作买卖投资总额2.08%[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中国富强金融集团有限公司142.34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02%,投资成本233.4376万港元,累积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91.0976万港元,公允价值142.34万港元,占持作买卖投资总额13.66%[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凯升控股有限公司18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03%,投资成本228.6万港元,累积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227.628万港元,公允价值9720港元,占持作买卖投资总额0.09%[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中国星集团有限公司250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06%,投资成本243.45万港元,累积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231.7万港元,公允价值11.75万港元,占持作买卖投资总额1.13%[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鼎丰集团汽车有限公司1224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5%,投资成本988.5455万港元,累积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229.6655万港元,公允价值758.88万港元,占持作买卖投资总额72.82%[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紫荆金融集团收入约为2080万港元,总综合亏损约为300万港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紫荆金融156.1万股股份,该投资累计未实现亏损为1250.768万港元[3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中国富强集团收入约为4960万港元,总综合支出约为3710万港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中国富强142.34万股股份,该投资累计未实现亏损为91.0976万港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盛良物流集团收入约为3600万马来西亚令吉,总综合亏损约为690万令吉[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盛良物流18万股股份,该投资累计未实现亏损为227.628万港元[34] - 凯升集团透过持有东隽有限公司60%股本权益进行博彩及酒店业务[34] - 凯升集团收取按东隽全资附属公司G1 Entertainment总博彩收益(扣除回赠)3%计算的管理费收入[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凯升集团250万股股份,该项投资累计未实现亏损为231.7万港元[36] - 2023年中国星集团收益约2.062亿港元,全面支出约2.893亿港元[36] - 2022年中国星集团财务成本为240万港元,2023年大幅上升至1.43亿港元[36] - 2022年中国星集团营销、销售和分销费用为1110万港元,2023年增加到7910万港元[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星集团收益约1.933亿港元,全面支出约1.335亿港元[36] - 凯升集团主要项目水晶虎宫殿在2023年上半年是集团主要收入来源,当地业务呈上升趋势[35] - 因地缘政治紧张,俄罗斯联邦入境游客人数大幅下降,凯升集团采取行动减轻影响[35] - 继续投入资金建设水晶虎宫殿二期可能不符合凯升集团股东利益[35] - 2023年7月凯升集团完成收购日本冲绳县宫古岛市地块,用于发展豪华酒店[35] - 凯升自2024年1月11日起暂停交易,截至2024年6月30日无法获取其最新市场价值[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中国星12240000股股份,该投资录得未变现亏损2296655港元[37] - 鼎丰集团主要从事汽车电商、资产管理、金融相关服务及商品贸易业务,自2023年6月中旬起积极筹备负债重组计划[37]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鼎丰集团收入约为人民币22.516亿元,其他总综合支出约为人民币25.477亿元[38] - 2024年6月,香港高等法院颁令鼎丰就建议债务安排召开债权人会议,原定于8月16日举行,已延迟至待定日期[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中期报告显示,鼎丰集团收入约为人民币190900000元,总综合支出约为人民币118400000元[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鼎丰集团3000000股股份,本年度该投资累计未实现亏损为6176100港元[38] - 看通集团2023/24年中期收入约为8360万港元,综合收益约为630万港元[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看通集团150万股,该投资累积未实现收益为14.3万港元[39] - CER集团2023/24年中期收入约为4050万港元,综合亏损约为4030万港元[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CER集团234万股,该投资累积未实现亏损为5.0156万港元[39] 公司放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