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864,39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46,534千港元[2][4] - 本期经营亏损为1,25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078千港元[2][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3,79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8,189千港元[2][4] - 每股基本亏损为17.6港仙,2023年同期为23.4港仙[2][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533,255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553,725千港元[2] - 本公司拥有人每股应占权益为2.14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2.22港元[2] - 本期其他全面收入为23,35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57,638千港元[5] - 本期全面亏损总额为20,42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5,932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录得亏损4380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99亿港元,计息银行贷款总额为9.83亿港元,其中5.69亿港元被分类为流动负债[1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营业额为864,39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46,534千港元下降35.8%[19][2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39,93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3,687千港元有所收窄[1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本期亏损43,78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8,294千港元有所收窄[19] - 按地区划分,2024年上半年香港及澳门收入236,79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07,508千港元下降41.9%;中国内地收入548,19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70,559千港元下降37.0%;其他国家收入79,40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8,467千港元增长16.0%[20] - 2024年上半年销货成本为580,90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97,276千港元下降35.3%[21]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3,84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607千港元下降16.5%[19][24]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3,790,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249,182,030股计算,2023年为按亏损58,189,000港元及相同股数计算[2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减值后为72,52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77,447千港元有所下降[27]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1个月内账龄金额为57,160千港元,较3月31日的73,807千港元有所下降[28] - 2024年9月30日应付账款为364360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37981000港元有所增加[29] - 2024年9月30日,集团若干资产抵押获取银行融资约606962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15284000港元减少[30] - 本期营业额为8644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46500000港元减少约35.8%[31] - 毛利率由2023年的34.9%降至本期的34.4%[31] - 本期销售及分销费用和行政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8.3%,即188600000港元[32]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3800000港元,去年同期亏损58200000港元[32]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未偿还计息银行贷款及黄金贷款总额为10.004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0.764亿港元[41] - 2024年9月30日,集团已抵押定期存款、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3.988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4.741亿港元[41] - 2024年9月30日,集团净债务状况约为6.016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6.023亿港元[42] - 2024年9月30日,净负债比率为113.0%,2024年3月31日为108.9%[42] - 2024年9月30日,集团共聘用约1325名雇员,2023年9月30日为2240名[44] - 2024年9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有负债未于财务报表中拨备,2024年3月31日也无[4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珠宝首饰销售额为8.17905亿港元,较2023年的13.06254亿港元下降;2024年服务收入为4648.7万港元,较2023年的4028万港元上升;2024年营业额为8.64392亿港元,较2023年的13.46534亿港元下降[16] - 马来西亚零售业务本期销售营业额及盈利能力较去年同期理想增长[37] - 本期批发业务增速放缓,因天然钻石需求大幅下降致销售额下跌[38] - 集团电子商务业务因市场低迷和库存组合调整,营业额下降,毛利率受24K金产品销售组合增加和宝石首饰产品清理影响[39]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集团首次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1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4]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对集团流动或非流动负债分类无影响,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4][15] - 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对集团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无影响[15] 业务模式与经营策略 - 集团采取业务模式转型、管理库存、成本控制、与银行磋商等措施缓解流动性压力及改善财务状况[10][11] - 集团按业务性质划分有零售、批发、电子商贸和其他四个可呈报经营分部[17] - 集团按可呈报分部盈利/(亏损)评估分部表现,计算经调整的除税前盈利/(亏损)[18] - 集团将转型为更平衡的零售及批发模式,以支持特许经营网络扩张[38] - 集团将继续扩大中国内地特许经营网络,预期未来数年销售业绩和整体盈利能力改善[40] 股息与证券交易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25] - 公司不建议宣派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2023年9月30日也无[44] - 本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48] 持续经营基础 - 集团董事认为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是适当的[11] 公司分店情况 - 集团在中国内地经营390家分店,约85%为加盟店[36] 资产状况 - 于2024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485,574千港元,流动资产为1,743,145千港元[6] - 于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207,115千港元,资产净值为532,533千港元[6][7]
谢瑞麟(00417)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