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收益为661,739千港元,同比增长70.9%[4] - 期内溢利为21,780千港元,同比增长636.3%[4]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6港元,同比增长200%[7] - 公司综合收益为6.617亿港元,同比增长70.9%[123] - 公司毛利为7810万港元,同比增长62.6%[127] - 整体毛利率为11.8%,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134] - 公司本期间拥有人应占综合溢利约为港币32.4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231.5%[140]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基本每股盈利为32,41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780千港元显著增长[75] 资产与负债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23,27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0.9%[10] - 流动资产总额为647,43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长18.2%[10] - 流动负债总额为352,812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长25.6%[13] - 资产净值为499,47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长4.2%[1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529,67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长6.1%[1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港币1,170,716千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港币1,075,603千元有所增长[49]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港币671,240千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港币596,257千元有所增加[5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港币205.2百万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加[14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总银行及其他借贷约为港币97.5百万元,较2024年3月31日略有增加[14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租赁负债约为港币308.6百万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加[14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比率为1.84倍,较2024年3月31日的2.0倍有所下降[14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资本负债比率为81.3%,与2024年3月31日的81.4%基本持平[142] 业务分部表现 - 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项下的建筑收益为589,84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89%[27] - 隧道工程项下的建筑收益为58,03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6%[27] - 物业活化及升级下的管理费用收入为5,30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80%[27] - 物业活化及升级项下的租金收入为7,72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74%[29] - 公司报告的可报告分部包括: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隧道工程、物业活化及升级[33] - 公司还涉及健康和环保创新业务,但未达到可报告分部的定量门槛,因此归类为“其他分部”[34] - 2024年9月30日,公司外部分部收益为港币387,207千元,其中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贡献港币311,961千元,隧道工程贡献港币68,915千元,物业活化及升级贡献港币6,331千元[44] - 2024年9月30日,公司分部溢利为港币48,026千元,其中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贡献港币37,831千元,隧道工程贡献港币16,826千元,物业活化及升级亏损港币6,631千元[44] - 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收益为5.898亿港元,同比增长89.1%[124] - 隧道工程收益为5800万港元,同比下降15.8%[125] - 物业活化及升级收益为1300万港元,同比增长106.0%,总可出租面积72.0%已获分租或占用[126] - 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毛利为7910万港元,同比增长109.3%[128] - 隧道工程毛利为210万港元,同比下降87.5%[132] - 物业活化及升级业务毛损为370万港元,同比减少43.9%[133] 合约与项目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未完成(或部分完成)的履约义务对应的交易价格总额约为12.62亿港元[31] - 预计未来1至63个月内将确认上述未完成履约义务的收入[3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未履行或部分已履行的建筑合约交易价格总额为约港币1,262百万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港币1,423百万元有所下降[35] - 公司获得建筑项目总合约金额为5.106亿港元,其中3个为地基工程,2个为隧道工程[116] - 公司近期获得两项建筑项目,总合约金额约为20亿港元,合约期为八年[118] - 公司提供的履约保证担保总额为13.69亿港元[109] 融资与借贷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融资成本总计为10,40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4,002千港元有所下降[66] - 公司本期间的融资成本约为港币10.4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港币3.0百万元[140]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97,48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96,891千港元略有增加[98] - 公司获得新借贷约11,60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7,848千港元增长47.8%[102] - 其他借贷中,无抵押、免息的借贷从42,702千港元增加至54,933千港元,增长28.6%[102] - 公司银行借款约为133.3万港元,利率为3个月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2.75%年利率[104] - 公司其他借款约为4044万港元,利率为8%年利率[105] - 公司从联营公司获得的无息借款约为5493.3万港元[106] 投资与资本支出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6个月收购物业、机器及设备约8,02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617千港元有所减少[7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6个月出售机器及设备的净收益为10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1千港元有所增加[77]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6个月在联营公司的投资成本为44,462千港元,分占收购后溢利及其他全面收益为22,538千港元[82] - 公司资本承诺总额为3489.6万港元,主要用于翻新投资物业、收购机器及设备和楼宇[107]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资本承担约为港币34.9百万元,较2024年3月31日略有增加[142] 应收与应付款项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179,44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81,006千港元略有下降[88][90] - 0至30天的贸易应收款项从69,807千港元增加至75,309千港元,增长7.9%[90] - 31至60天的贸易应收款项从47,881千港元大幅增加至81,551千港元,增长70.3%[90]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104,85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3,657千港元增长64.7%[95] - 0至90天的贸易应付款项从57,402千港元增加至101,493千港元,增长76.8%[95] 税务与开支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香港利得税为11,20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326千港元大幅增加[70] - 公司本期间的所得税开支约为港币10.7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140]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研发开支为3,016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无研发开支[6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投资物业折旧为16,06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4,058千港元有所增加[68] - 投资物业减值亏损为600万港元[138] 员工与福利 - 公司员工总数在香港为355名,菲律宾为23名,中国大陆为41名[144] - 公司员工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约为港币9160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8.9%[144] 股息与股份 - 公司宣布派发特别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0.1元,预计于2024年12月23日分派[147] - 公司于2024年9月通过受托人在公开市场购入236万股股份,用于股份奖励计划[147] - 公司于2024年4月17日采纳了股份奖励计划[159] - 公司于2015年11月25日采纳了购股权计划[159] 公司治理与公告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中期财务资料[150]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已发布于香港交易所及公司官网,中期报告将适时发送给股东[15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发[15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报告将适时寄予股东并登载于同一网站[154] - 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APEL在香港注册成立[157] - 公司控股股东包括詹先生、徐先生及JJ1318[157] - 公司股份于2015年12月1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59]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詹燕群先生、徐武明先生、甄志达先生及梁雄光先生[161]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李思頴女士[161]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李祿兆先生、余汉坤先生及王志强先生[161] 其他业务与成就 - 公司伯明罕物业项目已出售/预售约96.7%的公寓[113] - 公司在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获得两金一铜,得奖率100%[113] - 公司新推出的宠物护理产品在2024年高级宠物用品博览会上获得关注,期间收入为83.3万港元[115]
义合控股(01662)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