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报告期间录得收益约346.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1%[3][5] - 报告期间之除税后溢利为约17.1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8.7百万港元[3][5] - 每股基本盈利为约2.83港仙,去年同期为亏损1.05港仙[3][5] - 毛利为49.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5%[5] - 其他收入及亏损为29.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5.9%[5] - 除税前溢利为19,302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除税前亏损8,182千港元有显著改善[30][3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每股基本盈利为14,684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亏损5,235千港元有显著改善[56] - 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10.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主要由于非控股权益产生的承兑票据公允价值收益[76]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全面收益增加16.6百萬港元,從開支6.1百萬港元轉為收益10.5百萬港元[101] 业务收益 - 服装业务收益同比下降10.9%,从274,964千港元降至244,981千港元[27][33] - 保健产品业务收益同比增长12.5%,从65,060千港元增至73,408千港元[27][33] - IRO及CRO和内部研发业务收益同比增长60.0%,从17,805千港元增至28,489千港元[27][33] - 综合收益同比下降3.1%,从357,829千港元降至346,878千港元[27][33] - 香港地区收益同比增长19.4%,从13,792千港元增至16,470千港元[40] - 日本地区收益同比下降17.2%,从106,979千港元降至88,592千港元[40] - 中国内地收益同比增长21.0%,从67,428千港元增至81,592千港元[40] - 客户A(来自服装业务)收益同比下降3.8%,从154,349千港元降至148,419千港元[41] - 公司服装业务在报告期内的收益为245.0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75.0百万港元减少10.9%[68] - 公司保健产品业务在报告期内的收益为73.4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5.1百万港元增加12.8%[71] - 内部研发业务在报告期间录得收益约28.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9.9%[75] - 服装业务总收益为244.98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9%,其中女装产品收益占比86.9%[78] - 女装产品销量增加17.0%,达到2.562百万件,收益增加12.1%至212.842百万港元[78][82] - 男装产品收益减少64.7%至27.823百万港元,销量减少73.8%至266千件[78][84] - 童装产品收益减少30.7%至4.316百万港元,销量减少28.3%至81千件[78][85] - 保健产品业务收入增加12.8%至73.408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收购子公司后财务业绩并入[86][87] - IRO及CRO和內部研發業務收益增加60.1%,從17.8百萬港元增至28.5百萬港元[89] - IRO及CRO業務收入增長61.2%,從13,376千港元增至21,557千港元[90] - 內部研發業務收入增長56.5%,從4,429千港元增至6,932千港元[90] 成本与开支 - 研发开支为7.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4.9%[5]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20.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0.8%[5] - 行政开支为27.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4.1%[5] - 公司员工成本总额在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26.5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7.6百万港元有所下降[117] - 研發開支減少35.1%,從11.4百萬港元降至7.4百萬港元[96] - 銷售及分銷開支減少20.8%,從25.5百萬港元降至20.2百萬港元[97] - 行政開支減少14.0%,從32.1百萬港元降至27.6百萬港元[98] 资产与负债 - 净流动资产为74.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82.3%[10]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95.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1.5%[10] - 综合资产同比增长10.5%,从429,885千港元增至474,950千港元[37]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应收款项总额为132,752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71,638千港元大幅增加[5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108,45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2,084千港元显著增加[6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应收账款中,90日以上的账款为13,10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1,974千港元有所增加[6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贸易应付款项中,90日以上的账款为18,13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114千港元大幅增加[64] - 公司已抵押银行存款在2024年9月30日为4,00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9,000千港元有所减少[113] 业务策略与展望 - IRO业务预计将为集团内部研发业务和保健产品业务的扩展提供协同效应[73] - 公司预计未来联邦储备银行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在通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寻求平衡,可能会提升消费意欲[118] - 公司计划通过严格成本控制措施,包括减省生产、分销和行政费用,以实现更大的协同效应[118] - 公司将专注于加深对客户喜好的了解,识别新兴趋势,并设计能够推动长远可持续增长的产品[118] - 公司计划出售在日本从事IRO服务业务的EPS Medical Consultancy (Japan) Co., Ltd.,以调整业务策略[120] - 公司预计中国保健产品的需求将会增加,并正在研究新的销售结构和商业模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120] - 公司目前并无外币对冲政策,但将密切监控外汇风险并在需要时考虑对冲日元及人民币的重大外币风险[116]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为岛田达二先生,董事会将继续审查并考虑在适当时候拆分这两个职位[121]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报告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未持有库存股份[124] - 公司于2024年10月2日与控股股东EPS Holdings Inc.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以1.00日圆出售目标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目标公司不再为公司的附属公司[12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陈卓豪先生(主席)、蔡冠明先生和草场拓也先生,负责审阅公司财务资料、监督财务申报系统及风险管理[128] 股本与员工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5.2百万港元,分为522,177,419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108] - 公司员工成本总额在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26.5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7.6百万港元有所下降[117]
EPS创健科技(03860)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