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与利润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204,94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9,282千元人民币[4] - 毛利为22,04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357千元人民币[5] - 期间亏损为27,107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为167,114千元人民币[9] - 期间全面亏损总额为50,905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71,916千元人民币[12]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25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8.85元人民币[15] - 公司收入在2023年6月30日为人民币204,940,000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239,282,000元减少约14.4%[59] - 公司整体毛利在2023年6月30日为人民币22,049,000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28,357,000元减少约22.2%[59] - 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204,940,000元,较2022年同期的239,282,000元减少14.4%[64] - 零售猪肉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96,901,000元减少至69,681,000元,减少28.1%[66] - 批发猪肉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128,310,000元增加至133,589,000元,增加4.1%[67] - 零售冻肉收入在2023年上半年停止销售[68] - 批发商品猪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8,805,000元减少至1,670,000元,减少81.0%[69] - 2023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同期的11.9%减少至10.8%[71] - 零售猪肉毛利率从2022年同期的15.0%减少至12.2%[7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纯亏损约为人民币27,107,000元,较同期大幅减少约83.8%[7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录得巨额亏损,管理层策略性缩减养猪业务并改善现金回款期,实际录得除税及利息前溢利人民币6,909,000元[76] 财务状况与流动性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706,655千元人民币,负债净额为676,628千元人民币[1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694千元人民币,不足以偿还借款及其他负债[22] - 公司面临借款再融资或重组的压力,以应对未来营运资金及融资需求[22] - 公司计划通过债务转让及融资以及债务重组计划改善流动资金情况,包括150,000,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和110,000,000港元的票据[23] - 张先生同意向公司提供不少于人民币40,000,000元的贷款融资,期限为三年,按市场利率计息[26] - 公司正在与债权人协商借款重组及/或再融资,以应对未来的营运资金及财务需求[26] - 公司正在与多家银行协商,以取得必要的信贷融资满足近期的营运资金及财务需求[26] - 公司正在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各种成本,力求业务达到盈利及正现金流[26] - 董事会认为公司将拥有充足营运资金以满足未来十二个月的财务责任[27] - 公司能否持续经营取决于债务转让及融资以及债务重组计划的成功实施及完成情况[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人民币4,694,0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人民币114,000元[78] - 2022年12月20日,公司根据一般授权配发及发行360,000,000股新股份,每股认购价为0.05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养猪业务的一般营运资金[79][80] - 2024年9月,债权人签订债务买卖协议,包括1.5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和1.1亿港元的票据,潜在新投资者确认支持公司的债务和重组计划[83] - 2023年4月18日,公司接获法定要求偿债书,要求偿还债务,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及潜在新投资者正与债权人就偿付债务的融资及债务重组方案进行磋商[84] - 2023年11月7日,公司接获关于委任接管人接管816,000,000股普通股的函件,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36.28%[85][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120,476,0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21,406,000元略有下降[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计息借款约人民币363,083,000元由集团总账面值约人民币46,443,000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的质押/押记作抵押[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资产负债比率,因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录得净亏絀[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184名员工,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6,925,000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7,774,000元有所下降[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资本承担约人民币36,980,000元,主要包括对河北及福建在建工程之承担[95] - 2024年9月,债权人与潜在新投资者订立了一份关于债务的买卖协议,其中包括1.5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和1.1亿港元的票据[10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94] - 于2024年10月18日,公司接获联交所发出的函件,上市委员会已决定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98] - 截至本公告日期,董事会仍正积极与上述银行磋商以将借款(包括逾期利息)还款日期延期[101] 业务运营与市场环境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中国客户,几乎所有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零售猪肉收入为人民币69,681千元,批发猪肉收入为人民币133,589千元[3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零售猪肉收入为人民币96,901千元,批发猪肉收入为人民币128,310千元[32] - 公司面临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养猪业务自2021年起面临严重经营困难[53] - 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和应收账款周期延长,导致公司在2022年生猪养殖业务下遭受重大经营亏损[53] - 公司为应对饲料价格上涨,在2021年及2022年与多家饲料供货商达成策略预购协议,以预付订金形式进行大量原材料订购[57] - 2022年中国整体消费信心有所改善,但猪肉销售行业的激烈竞争导致应收账款周期越来越长的恶性循环[58] - 公司战略性专注于莆田本地销售市场,改变猪肉销售模式,不再销售冷冻肉,改为批发模式[58] - 公司在2023年初重新定位梳理并优化生猪养殖产业链,减少养殖规模,主要资源重新定位放在上游的莆田黑猪保种项目及下游的屠宰加工行业与肉制品行业中[58] - 公司面临681,131,301.37港元的债务,包括150,000,000港元的5%有抵押可换股债券和110,000,000港元的6%有抵押不可换股票据[60] - 公司因经济形势下行和新冠疫情双重影响,导致流动资金紧张,业务迅速萎缩,利润下降[62] - 2022年公司录得重大亏损人民币1,039,735,000元[63] - 集团的主要经营业务地点位于中国福建省莆田市,大部分资产、收入、付款以及现金结余均以人民币计值[92] - 公司战略重新定位,大幅缩减生猪饲养业务规模[105] - 与北京二商肉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协议,为生猪屠宰场业务提供稳定利润率[105] 成本与费用 - 公司生物资产公允值变动减销售成本所产生的亏损为371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4,047千元人民币[7]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为2,48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857千元人民币[7]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从2022年的3千元减少至2023年的2千元[34] - 递延收入摊销保持不变,为126千元[34] - 政府补助金从2022年的1,840千元减少至2023年的0千元[34] - 杂项收入从2022年的16千元增加至2023年的342千元[34] - 员工成本从2022年的7,774千元减少至2023年的6,925千元[37]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2022年的17,566千元减少至2023年的3,548千元[37] 其他财务信息 - 2023年上半年未派付股息[38]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从2022年的167,114千元减少至2023年的27,107千元[39]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的173,627千元减少至2023年的160,061千元[43]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2年的18,902千元增加至2023年的33,172千元[46] - 公司借款账面值在2023年6月30日为人民币379,075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76,639千元有所增加[51] - 借款的合约浮动及固定年利率范围在2023年6月30日为5.00–5.96%(浮动利率)和7.00–25.00%(固定利率)[5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107]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在回顾期间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0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并同意集团的中期业绩[109] - 公司已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1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第2部分项下的守则条文[111] - 主席兼行政总裁的职务由同一人担任,董事会认为此架构有助于实行有力而贯彻一致的领导[113] - 财务业绩将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公布[114] - 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114]
普甜食品(01699)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