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报告期间录得收益约346.9百万港元[8] - 报告期间之除税后溢利为约17.1百万港元[8] - 每股基本盈利为约2.83港仙[8] - 毛利为49,55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8,831千港元有所增长[11] - 除税前溢利为19,302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8,182千港元[11] - 所得税开支为2,23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00千港元有所增加[11] - 期内溢利为17,066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8,682千港元[11]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4,684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5,235千港元[11]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6,007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9,579千港元[1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净流动资产为74,662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899千港元大幅增加[15]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95,77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24,855千港元增长31.5%[15]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净流动负债为179,172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05,030千港元减少12.6%[15]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7,412千港元,期末余额为91,285千港元[2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346,878千港元,同比下降3.1%,主要由于服装产品贸易收益下降[31] - 公司2024年六个月的所得税总开支为2,23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00千港元大幅增加[48] - 公司2024年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14,68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亏损5,235千港元显著改善[55] - 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10.5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全面开支6.1百万港元[109] - 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约为10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660万港元,主要来自保健产品业务毛利增加及降本增效措施[156] - 报告期内每股基本盈利为2.83港仙,去年同期为每股基本亏损1.05港仙[158] - 公司净流动资产从2024年3月31日的690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7470万港元,流动资产增加19.8%,流动负债减少12.6%[158]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3月31日的0.08下降至2024年9月30日的0.06[158] - 公司银行及现金结余从2024年3月31日的1.155亿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9130万港元[158] - 公司未动用银行融资率为100%,现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足以满足资金需求[158] - 公司总综合收入从2023年的综合亏损6.1百万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综合收入10.5百万港元,增长16.6百万港元[154] 业务分部表现 - 公司经营分部包括服装业务、保健产品业务以及IRO及CRO和内部研发业务[3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服装业务收入为244,981千港元,保健产品业务收入为73,408千港元,IRO及CRO和内部研发业务收入为28,489千港元,综合收入为346,878千港元[3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服装业务分部溢利为4,237千港元,保健产品业务分部溢利为5,306千港元,IRO及CRO和内部研发业务分部亏损为4,369千港元,综合溢利为5,174千港元[3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综合资产为474,950千港元,综合负债为298,752千港元[3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香港地区收入为16,470千港元,日本地区收入为88,592千港元,中国内地收入为81,592千港元,欧洲地区收入为73,988千港元,美国地区收入为84,126千港元,其他地区收入为2,110千港元[4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来自主要客户的收入为148,419千港元,占总收入的10%以上[4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其他收入总计29,73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170千港元显著增长[45] - 服装业务在报告期内收入约为2.45亿港元,同比下降10.9%,主要由于美国和日本主要客户的整体销量下降[97] - 服装业务在报告期内的毛利润约为28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210万港元下降[97] - 医疗保健产品业务在报告期内收入约为7340万港元,同比增长12.8%,主要由于2023年6月完成对子公司65%股权的收购后,日本健康食品业务的财务结果被纳入公司财务报表[100] - 医疗保健产品业务在报告期内的毛利润约为15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60万港元有所增长[100] - 服装业务收益为245.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0.9%,毛利为28.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2.5%[101] - 保健产品业务收益为73.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2.8%,毛利为15.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4.0%[102] - IRO及CRO业务收益为28.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0.1%,毛利为5.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毛亏6.9百万港元[107] - 女装产品占服装业务总收益的86.9%,去年同期为69.0%[112] - 公司服装业务总收益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75亿港元减少至报告期间的2.45亿港元,降幅为10.9%[118][119] - 女装产品收益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899亿港元增加至报告期间的2.128亿港元,增幅为12.1%[122][125] - 男装产品收益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7890万港元减少至报告期间的2780万港元,降幅为64.7%[122][126] - 童装产品收益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620万港元减少至报告期间的430万港元,降幅为30.7%[122][127] - 公司保健产品业务收益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6510万港元增加至报告期间的7340万港元,增幅为12.8%[129][130] - 女装产品销量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20万件增加至报告期间的260万件,增幅为17.0%[122][125] - 男装产品销量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0万件减少至报告期间的30万件,降幅为73.8%[122][126] - 童装产品销量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1.3万件减少至报告期间的8.1万件,降幅为28.3%[122][127] - 女装产品平均售价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86.7港元减少至报告期间的83.1港元,降幅为4.2%[117][125] - 男装产品平均售价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77.7港元增加至报告期间的104.6港元,增幅为34.6%[117][126] - 公司销售日本保健食品、提供实验室用品及医疗设备租赁的收入从2023年的42,201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51,700千港元,增长率为22.5%[131] - IRO及CRO和内部研发业务的收入从2023年的17.8百万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28.5百万港元,增长率为60.1%[132][134] - 公司服装业务的毛利从2023年的42.1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28.4百万港元,减少32.5%,毛利率从15.3%下降至11.6%[136] - 保健产品业务的毛利从2023年的13.6百万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15.5百万港元,增长14.0%[138] - IRO及CRO和内部研发业务的毛利从2023年的毛亏6.9百万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毛利5.6百万港元,增幅181.2%[138][143]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从2023年的15.2百万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29.7百万港元,增长14.5百万港元[145] 研发与创新 - 研发开支为7,42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408千港元有所减少[11] - 公司正在探索利用棕色脂肪细胞诱导技术在再生医学和抗肥胖、抗糖尿病疗法中的潜力,并与日本一所主要大学合作开发下肢动脉疾病的新治疗方案[93] - 公司正在探索利用褐色脂肪细胞诱导技术对抗肥胖和糖尿病[104] - 公司致力于开发舌下疫苗,重点关注分泌型IgA的重要性[104] - 公司正在开发专门用于iBTA技术的医疗设备[104]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11.4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7.4百万港元,减少35.1%[147]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公司2024年六个月的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25,32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6,802千港元略有下降[52]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的25.5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20.2百万港元,减少20.8%[147]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32.1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27.6百万港元,减少14.0%[149] - 公司计划通过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包括降低制造成本、分销成本和行政费用,以最小化风险并提供可持续增长[182] - 公司将继续评估全球经济形势对财务表现及业务运营的影响,并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包括减省生产成本、分销成本和行政费用[185] 投资与融资活动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4,174千港元,主要由于支取已抵押银行存款5,000千港元[2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436千港元,主要由于向最终控股公司还款26,859千港元[28] - 公司于2024年4月9日签订认购协议,以每股0.992港元的价格发行22,177,419股普通股,总认购金额为22,000千港元[81] - 公司于2024年4月22日发行22,177,419股认购股份,每股认购价为0.992港元,总收益为2200万港元,净收益为2180万港元[162][163] - 公司通过股权融资筹集了2200万港元,扣除开支后净收益为2180万港元,每股认购股份净价为0.98港元[16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净收益约2180万港元已全部使用,其中740万港元用于集团内部研发业务的前期投资类项目[164][167] 应收账款与信贷管理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92,33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6,835千港元增长97.2%[67] - 公司服装业务和保健产品业务的信贷期限一般为30至90天,IRO和CRO服务的客户平均信贷期限为60至120天,部分客户可获180天信贷期限[67][6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1至30天的应收账款为52,65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1,858千港元增长140.9%[7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63,112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2,880千港元增长91.9%[74] - 公司授予客户的平均信贷期为30至90天,主要客户为日本和美国的服装零售品牌[160] 关联交易与租赁 - 公司向关联公司支付租赁负债600千港元[83] - 公司向最终控股方支付租赁负债351千港元[83] - 公司应付关联公司租赁负债372千港元[83] - 公司应付最终控股方租赁负债1,522千港元[83] - 最终控股公司收取行政开支及服务成本877千港元[83] - 关联公司收取行政开支3,350千港元[83] - 公司向关联公司采购9,828千港元[83] - 公司支付承诺费783千港元[83] - 公司支付利息开支829千港元[83] - 公司就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作出溢利保证调整2,136千港元[85] 管理层与董事会变动 - 公司董事会成员发生变动,岛田达二先生辞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鷲北健一郎先生接任[190] - 执行董事赵俊德先生自2024年4月1日起担任EPS Holdings, Inc.的高级经理,负责业务规划与推广[19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及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拥有权益或淡仓[19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董事在前崎匡弘先生、宫野积先生、草场拓也先生等相联法团中持有股份,持股比例分别为0.04%至0.12%[192] - 公司主要股东在2024年9月30日持有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的权益或淡仓,部分股东预计持有集团其他成员公司10%或以上的表决权股份[193] - EPS Holdings, Inc. 持有公司71.80%的普通股,共计375,000,000股[194] - RIN Holding Co., Limited 持有公司19.15%的普通股,共计100,000,000股[194]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本为5.0百万港元,分为522,177,419股,每股面值0.01港元[194] 购股权计划 - 公司购股权计划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50,000,000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9.58%[196] - 购股权计划下任何12个月期间行使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196] - 购股权须在提呈授出购股权要约日期起21日内接纳,接纳时需支付1.00港元的名义代价[197] - 购股权行使期限不超过10年,自购股权获接纳日期起至董事厘定的日期[199][200] - 购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股份在授出要约日期的收市价、前五个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或股份面值的最高者[199][200] - 自采纳计划以来,公司未授出任何购股权[199][20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公司未取消任何期权[199][200] - 报告期初和期末,根据计划授权可授出的购股权数目均为50,000,000[199][200] - 计划自采纳日期起10年内有效[199][200] 未来展望与战略 - 公司预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在通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寻求平衡,未来可能持续降息以提升消费意欲[180] - 公司预计中国对医疗保健产品的需求将从今年起增加,并计划通过新的销售结构和商业模式实现更好的业绩[184] - 公司正在逐步增强必要的功能,以实现其愿景,即在中国和日本的医疗保健行业中创建一个满足从开发、制造到分销广泛需求的业务共创平台[184] - 公司预计中国保健产品的需求将会增加,并正在研究新的销售结构和商业模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187] - 公司将出售EPS Medical Consultancy (Japan) Co., Ltd.的全部股权,以调整业务策略并转移投资至其他业务分部[188] 员工与薪酬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3年9月30日的132人增加到2024年9月30日的139人,员工成本总额为2650万港元[180] - 主要管理层成员在报告期内的薪酬总额为90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25万港元有所增加[89] 其他 - 公司在报告期内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55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892,000港元有所减少[56] - 公司在报告期内添置使用权资产约1,086,000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支出[57]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有限合伙企业投资为2,52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977千港元有所减少[63] - 公司未持有任何占公司总资产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160] - 公司已处置其在日本提供IRO服务的子公司EPS Medical Consultancy (Japan) Co., Ltd.的全部股权,以调整业务策略并适应挑战性的商业环境[184]
EPS创健科技(03860)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