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朗科科技(300042) - 2017 Q4 - 年度财报(更新)
朗科科技朗科科技(SZ:300042)2018-05-25 19:43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17年12月31日,邓国顺、成晓华持股比例分别为21.63%、8.80%,不能继续认定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6] - 2014年5月,邓国顺持有朗科科技3090万股股票,持股比例为23.13%[8] -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13360万股,前五大股东邓国顺、中科汇通、成晓华、王全祥、潇湘资本持股比例分别为21.63%、21.00%、9.92%、9.27%、5.02%[9] -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13360万股,前五大股东邓国顺、中科汇通、成晓华、安图田木、湖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潇湘丰盈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持股比例分别为21.63%、21.00%、8.80%、6.52%、4.94%[10] -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13360万股,前三大股东邓国顺、中科汇通、成晓华持股比例分别为21.63%、21.00%、8.80%[11] - 2017年12月10日和14日,中科汇通、成晓华分别与上海宜黎签署股份转让协议[11] -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3360万股,前三大股东邓国顺、中科汇通、成晓华持股比例分别为21.63%、21.00%、8.80%[15] - 2017年12月中科汇通向上海宜黎转让28062658股,占总股本21.00%;成晓华转让5250000股,占总股本3.93%[12][15] - 2018年1月11日股份转让完成过户登记,上海宜黎持股33312658股,持股比例24.93%成第一大股东;中科汇通不再持股;成晓华持股6500400股,持股比例4.87%;邓国顺持股比例21.63%为第二大股东[12][15][16] - 截至2018年1月31日公司总股本13360万股,持股5%以上股东为上海宜黎和邓国顺[13] - 上海宜黎以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中科汇通、成晓华先生所持公司股份共计33312658股,于2018年1月11日完成股份过户登记,持股比例为24.93%,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49] - 中科汇通以协议转让方式向上海宜黎转让其所持全部公司股份28062658股,于2018年1月11日完成股份过户登记[49] - 王全祥首发上市时直接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4.2889%,通过安图田木间接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7.2313%,共计持股比例为11.5202%,目前其股份已全部减持完毕[49] 董事会与股东大会议案表决情况 - 2010年9月至2014年2月,董事会审议通过140个议案,邓国顺、钟刚强、王荣对其中47个议案反对或弃权;股东大会审议通过47个议案,邓国顺对其中9个议案反对或弃权[5][6] - 2014年2月至2017年12月,第三届、第四届董事会审议139个议案,25个有董事反对或弃权;股东大会审议45个议案,5个有主要股东反对或弃权[13] 公司业务模式与风险 - 专利盈利是公司重要业务模式,但专利申请、诉讼周期长、费用高,专利收入不稳定[18][19] - 公司产品成本中原材料占比高,闪存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明显,影响公司成本控制和业绩[20] - 公司所处行业竞争激烈,传统存储产品面临被云存储等替代风险[67]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措施: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注价格变动适时采购,集中采购和规模化生产,调整销售策略[22] - 公司以固态硬盘产品线为重点拓展业务,开展传统存储产品线精品升级,拓展移动存储新技术、新接口产品开发等[23] - 公司以原有核心专利技术为基础,加大专利维权力度,提升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26] - 公司在专利相关无效程序中以商业利益为重要考虑积极应对,申请阶段做好前期工作减少被宣告无效可能性[28] - 公司围绕移动存储领域布局众多专利形成“专利池”,授权时考虑以“专利池”为标的,改变授权模式减少对专利依赖[30] - 公司在专利申请阶段做好调研与检索,挖掘既有专利产品范围,考虑接受委托和购买第三方专利丰富技术领域[33] - 公司在保持现有产品地位和份额前提下,运用闲置募集资金拓展产品应用和业务领域,控制运营成本[35] - 公司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前提下,不断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以应对市场竞争[37]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14 - 201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8.79%、91.52%、46.21%和57.1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375.55%、91.51%、83.15%和6.41%,增长不稳定[35] - 截止2017年12月31日,公司账面尚未核销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共计3333.42万元,若不能通过申报,将减少净利润约500.01万元[39] - 2017年营业收入928,828,140.17元,较2016年增长57.19%[57] - 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189,429.29元,较2016年增长26.44%[57] - 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2,075,286.12元,较2016年增长6.41%[57] - 2017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165,987.23元,较2016年增长13.79%[57] - 2017年末资产总额951,698,875.14元,较2016年末增长2.94%[57] - 2017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08,570,839.44元,较2016年末增长3.47%[57] - 2017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4,114,143.17元,2016年为4,896,408.96元,2015年为2,653,546.16元[63] - 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882.81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7.19%[76] - 2017年营业利润6,563.53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5.90%;利润总额6,541.26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0.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18.94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6.44%[76] - 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928,828,140.17元,同比增长57.19%[109] - 2017年公司总营收928,828,140.17元,较2016年的823,720,938.79元增长11.32%[113] - 2017年营业成本823,720,938.79元,较2016年的504,706,120.04元增长63.21%[116][118] - 2017年销售费用17,606,970.46元,较2016年减少10.70%[124] - 2017年管理费用42,504,013.05元,较2016年增长28.55%,主要因研发费用增加[124] - 2017年财务费用 -3,496,760.77元,较2016年增长82.66%,因部分募集资金改买理财产品致利息收入减少[124] - 2017年研发人员数量64人,占比19.94%,研发投入金额21,039,988.50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27%,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252,780.13元,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比例1.20%,占当期净利润比重0.45%[128] - 201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970,412,123.16元,同比增53.26%;现金流出946,246,135.93元,同比增54.63%;现金流量净额24,165,987.23元,同比增13.79%[130] - 2017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900,670,509.05元,同比增4,064.97%;现金流出1,065,234,310.49元,同比增327.97%;现金流量净额 -164,563,801.44元,同比增27.59%[130][131] - 2017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3,055,253.54元,同比增20.16%;现金流出22,408,165.84元,同比增55.20%;现金流量净额647,087.70元,同比降86.38%[131] - 2017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44,656,243.77元,同比增25.89%[131] - 2017年末货币资金178,160,131.61元,占总资产比例较2016年末降16.20%,主要因增加购买银行保本理财产品[134] - 2017年末应收账款46,960,941.34元,占总资产比例4.93%,较2016年末降0.18%[134] - 2017年末存货36,025,514.57元,占总资产比例3.79%,较2016年末升1.04%[134] - 2017年末投资性房地产182,416,483.30元,占总资产比例较2016年末降1.14%[134] - 2017年末固定资产46,950,012.77元,占总资产比例4.93%,较2016年末降0.06%[134] - 2009年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净额61198.32万元,累计使用24651.91万元,尚未使用36546.41万元,累计变更用途比例为0.00%[137] -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项目累计投入24651.91万元,本报告期使用0万元,募集资金余额4544.28万元,银行保本理财产品42000万元[137] - 四个承诺投资项目原计划3年内完成,实际募投项目投入金额为预计投资总额的21.8%[140] - 2014年2月公司转让广西朗科全部股权,收到股权转让款23100万元[140] - 公司使用60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日常经营所需流动资金[140]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承诺投资21338万元,累计投入4651.91万元;超募资金投向小计20000万元[140] - 公司使用7000万元超募资金归还银行贷款[141] - 公司使用4900万元超募资金对广西朗科增资建设产业园[141] - 公司使用7000万元超募资金,其中3000万元归还银行流动资金贷款,4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41] - 公司使用15200万元超募资金对广西朗科增资建设产业园[141] - 公司转让广西朗科全部股权,将20100万元原超募资金投资款项、转让收益及1560.99万元剩余超募资金(含利息)存入新专户[141] - 转让款项23100万元已全部到账[141] - 公司决定使用不超过36000万元超募资金及闲置募集资金择机购买短期银行保本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延长至2017年2月2日[141] - 公司使用2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90天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实际收益236924.72元[141] - 公司使用2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91天银行保本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3.75%,实际收益187210.43元[141] - 公司使用2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28天银行保本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3.05%(首期),实际收益46794.52元[141] - 公司自动延期产品三次,每次28天,前两次预期最高收益率3.1%,实际收益47,561.64元,第三次预期最高收益率2.95%,实际收益45,260.27元[142] - 公司使用14,710万元购买中国银行322天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3.2%,实际收益4,178,446.03元[142] - 公司使用10,000万元购买平安银行180天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3.00%,实际收益1,479,452.05元;后又用10,000万元购买134天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2.80%,实际收益1,050,958.9元[142] - 2017年公司决定继续使用不超42,000万元超募及闲置资金择机买短期银行保本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不超一年[142] - 公司使用8,000万元购买中国银行180天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3.50%,实际收益138.08万元;后又用8,000万元买177天产品,预期收益率4.0%,实际收益155.18万元[142] - 公司使用5,000万元购买平安银行90天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3.45%,实际收益42.53万元;后两次续买,预期最高收益率分别为3.8%、4.1%,实际收益分别为47.73万元、50.55万元[142] - 公司使用12,000万元购买中国建设银行181天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4.10%,实际收益243.98万元[142] - 公司使用8,000万元购买宁波银行布吉支行90天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4.05%,实际收益79.89万元[142] - 公司使用5,000万元购买宁波银行罗湖支行90天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4.05%,实际收益49.93万元[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