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溢多利(300381) - 2017 Q4 - 年度财报(更新)
溢多利溢多利(SZ:300381)2018-04-16 07:5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4.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87%[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42.4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18%[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965.3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27%[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77元/股,同比下降33.19%[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19%,同比下降2.88个百分点[16]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066亿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7.4%至3.295亿元,第三季度环比增长2.5%至3.376亿元,第四季度环比大幅增长55.6%至5.255亿元[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1103万元,第二季度环比下降10.9%至983万元,第三季度环比大幅增长129.1%至2252万元,第四季度环比增长64.4%至3704万元[18] - 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49,926.3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87%[5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42.4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18%[5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9.18%,受酶制剂业务竞争及价格下降影响[60] - 公司2017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042万元[117] - 2017年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8042.43万元[120] - 2016年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1.14亿元[120] - 2015年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7182.94万元[1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90.81%,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及汇兑损失[58]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104.63%,主要因子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增加[58]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长90.81%至65,223,334.88元,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和汇兑损失[75]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7.31%至156,436,323.10元[75]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59%至233,369,518.05元[75] - 其他行业制造费用同比增长292.56%至12,722,741.73元[73] - 生物药品制造业制造费用同比下降49.57%至7290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降至13.52%[72] - 其他生物制品业直接人工成本同比增长28.97%至2041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升至6.93%[7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业务涵盖生物医药、生物酶制剂和功能性添加剂三大领域,主要产品包括免疫和呼吸系统用药原料药、生殖保健系统用药等[25] - 生物酶制剂产品包括饲料用酶、能源用酶、医药用酶等七大类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26] - 公司生物酶制剂产品拓宽进入能源用酶、食品用酶、医药用酶、纺织用酶、造纸用酶、环保用酶等多个新领域[31] - 饲料用酶制剂产品销售收入占总营业收入22.99%,毛利润占比34.43%[58] - 呼吸和免疫系统用药原料药销售收入占总营业收入37.87%,毛利润占比28.64%[58] - 生殖保健系统用药原料药销售收入占总营业收入21.21%,毛利润占比27.46%[58] - 食品用酶制剂收入同比增长119.72%,达5196万元[63] - 公司生物药品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44%至8.86亿元,毛利率提升8.24个百分点至39.13%[65] - 生殖保健系统用药原料药收入同比大幅增长71.66%至3.18亿元,毛利率提升5.04个百分点至53.36%[65] - 呼吸和免疫系统用药原料药收入下降22.45%至5.68亿元,但毛利率提升4.68个百分点至31.16%[65] - 出口业务收入增长2.46%至5.85亿元,毛利率提升1.12个百分点至28.41%[65] - 生物能源用酶制剂销售量同比激增249.89%至19,720吨,生产量增长252.82%至20,206吨[66] - 食品用酶制剂销售量同比增长242.35%至4,618吨,生产量增长217.66%至4,708吨[66][68] - 饲料用酶制剂销售量下降8.01%至22,195吨,库存量大幅减少52.51%至703吨[66] - 生物医药事业中心实现经营业绩大幅增长[52] - 生物工业事业中心成功开拓加拿大、东南亚等地区的酒精用酶市场[54] 各地区表现 - 海外营销网络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47] - 海外营销中心实现业绩同比较快增长[53] - 出口业务收入增长2.46%至5.85亿元,毛利率提升1.12个百分点至28.41%[65] - 河南利华制药有限公司外销占比达80%以上[103] - 利华制药在8个国家或地区总计14个产品取得国际认证或注册[10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安全库存制定生产计划[28] - 公司投资设立湖南格瑞生物科技和湖南康捷生物科技以提升酶制剂生产能力并丰富产品系列[31] - 公司控股子公司新合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实现菌种基因改造获得高转化率菌种用于生产甾体激素中间体及原料药[32] - 利华制药拥有多项原料药产品证书及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的营销网络[32] - 公司正在推进收购长沙世唯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以提升药用植物领域竞争地位[33] - 饲用酶制剂销售受养殖业季节性影响,一季度为淡季,三、四季度为旺季[38] - 公司计划扩大产能并优化生产工艺[107] - 公司战略布局"一体两翼四维"生物核心产业[106] - 生物医药板块计划加强研发投入并加快新产品开发及市场转化[109] - 生物农牧板块计划加大科研投入并降低生产成本[110]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7.17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90.09%[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2384万元,第二季度转为正现金流6459万元,第三季度转为-122万元,第四季度为-4389万元[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90.09%,因采购支付现金减少及银行承兑汇票使用[6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9.51%,因收到政府奖励资金及对外投资现金减少[6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8.94%,因母公司无募集资金收入[6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90.09%至-437.17万元[78][7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激增6,139.53%至6,786.38万元[7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160.00%至-4,113.42万元[78] - 子公司新合新销量增加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净利润产生重大差异[79]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资产总额为3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80%[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9.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16]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24.10%[42] - 无形资产同比增长56.15%[42]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9.12%[42]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194.59%[42] - 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比增长169.30%[42]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87.59%[42] - 应付票据同比增长22750%[42] - 预收款项同比增长92.36%[42] - 长期应付款同比增长72.11%[43]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9.12%至5.4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至14.03%[81] - 短期借款同比大幅增长87.59%至8.9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升至23.29%[81] - 存货同比增长28.11%至7.79亿元,主要因子公司新合新库存增加[81] - 无形资产同比增长56.15%至3.31亿元,因多地土地使用权转入[82] - 预付款项同比激增194.59%至9,633.96万元[81] 研发投入和技术实力 - 公司拥有87项发明专利和11项核心技术[45] - 公司开展9项国家专利申报,5项PCT国际专利申报[55] - 公司发表中英文各类学术文章11篇,其中英文2篇,中文9篇[55] - 研发投入金额为93,931,075.1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7%[76] - 研发人员数量344人,占员工总数的14.33%[76]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连续三年为0元[77] 募集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 - 2016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5.037亿元,已使用3.991亿元,变更用途9100万元占比18.07%[89] - 内蒙古溢多利年产20,000吨酶制剂项目(第二期工程)投资进度达99.80%,累计投入9,480.71万元,实现效益649.25万元[92] - 溢多利(珠海)酶制剂生产基地技改项目投资进度为91.31%,累计投入2,490.14万元[92] - 研发中心扩建项目累计投入2,153.61万元,超出原计划投资额1,906.56万元,投资进度达112.96%[92] - 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74.20%,累计投入1,854.97万元,本报告期投入211.29万元[92] - 收购湖南鸿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权项目累计投入5,650万元,投资进度100%[92] - 新合新甾体激素GMP建设项目累计投入20,621.24万元,投资进度66.74%,本报告期投入10,600.56万元[92] - 湖南成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兽药车间建设项目累计投入3,000万元,投资进度100%,本报告期投入1,264.32万元[92] - 河南利华制药有限公司GMP改造项目累计投入3,998.34万元,投资进度99.96%,本报告期投入3,998.34万元[92]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总计15,167.24万元(9,402.99万元+5,764.25万元)[93][94]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5,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94] - 新合新甾体激素GMP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从40000万元调整为30900万元,变更金额为9100万元,占募集资金总筹资额的17.5%[97] - 新合新甾体激素GMP建设项目截至期末实际累计投入金额20621.24万元,投资进度66.74%[96] - 湖南成大生物兽药车间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入3000万元,投资进度100%[96][97] - 河南利华制药GMP改造项目募集资金投入4000万元,投资进度99.96%[96][97] - 收购湖南龙腾生物70%股权项目募集资金投入2100万元,投资进度100%[96][97] - 变更后募集资金项目合计投入金额40000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15863.22万元[97] - 所有变更后项目均未达到预计效益,本期实现效益为0[96] 子公司业绩和贡献 - 湖南新合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79927.68万元,净利润9251.14万元[101] - 河南利华制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41309.34万元,净利润2137.77万元[101] - 湖南鸿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9057.74万元,净利润1867.58万元[100] - 湖南新合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2017年实际净利润为9,596.85万元,低于盈利预测10,140万元,完成率94.6%[162] - 河南利华制药有限公司2017年实际净利润为2,387.74万元,低于盈利预测3,600万元,完成率66.3%[162] - 新合新未完成业绩承诺金额543.15万元,主因是市场周期性导致1-9月产品价格下降[162] - 利华制药未完成业绩承诺金额1,212.26万元,主因是市场周期性导致1-9月产品价格下降[163] - 鸿鹰生物子公司新鸿鹰成立于2014年6月[102] - 新合新成立于2013年3月[102] - 利华制药成立于1994年5月[103] - 鸿鹰生物成立于2011年11月[102] 利润分配和股东回报 - 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含税)[4] - 总股本基数为406,755,366股[4] - 公司2017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1627万元(含税),每10股派息0.4元[116][117][118] - 公司2017年末累计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4.64亿元[117] - 公司总股本基数为4.07亿股[116][117][118] - 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为100%[117] - 公司2016年度每10股派息0.6元(含税)[118] - 公司2016年半年度实施每10股转增20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18] - 公司2015年度未进行利润分配[118] - 2017年现金分红金额为1627.02万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20.23%[120] - 2016年现金分红金额为3796.38万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3.43%[120] 关联交易和资金往来 - 关联方刘喜荣业绩补偿款期末余额1212.26万元[178] - 关联方李洪兵流动资金借款期末余额2785.02万元,利率5.80%[179] - 关联方刘喜荣流动资金借款期末余额5110.84万元,利率5.80%[179] - 关联方珠海金大地投资借款期末余额4.33万元,利率4.35%[179]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255,652,829.98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7.05%[73] - 最大客户江苏赛迪进出口有限公司销售额为134,844,676.32元,占销售总额的8.99%[73]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为242,678,379.18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3.66%[73] - 最大供应商江西恒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购额为60,583,774.00元,占采购总额的5.91%[73] - 公司报告期末未完成订单金额达1.00亿元,其中原料药产品尚有9.74吨未发货,金额5455.28万元[70] 融资和担保活动 - 公司获得银行借款总额超过5亿元,包括民生银行5000万元、兴业银行5000万元等[180] - 子公司新合新生物医药通过售后回租融资7000万元(平安租赁3000万元+4000万元)[181] - 子公司湖南鸿鹰生物科技获得建设银行借款总额9100万元(6450万元+2650万元)[181] - 子公司北京市科益丰生物技术通过设备售后回租融资220万元[181] - 公司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审批总额为68,925万元[189] - 公司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46,803.53万元[189] - 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46,803.53万元[190]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24.14%[190]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90] - 受限资产总额为3.189亿元,其中房屋及建筑物1.394亿元、土地使用权4444万元、生产设备1.092亿元、其他货币资金2586万元[84] - 子公司湖南鸿鹰以土地使用权及建筑物抵押担保最高限额6900万元[84] - 子公司河南利华以机器设备抵押借款1300万元[85] - 子公司河南利华以土地所有权抵押借款900万元[85] - 子公司湖南新合新以房屋建筑物4741万元及土地使用权1371万元抵押借款2200万元[85] - 子公司湖南成大以房屋建筑物3481万元及土地使用权90万元抵押借款1000万元[86] - 子公司湖南新合新出口信用证押汇借款86万元[86] - 子公司以其他货币资金2586万元质押开银行承兑汇票[86] - 子公司湖南新合新以生产设备3095万元及4097万元进行售后回租融资7000万元[8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17年金额为1690.7万元,较2016年的1129万元增长49.7%[21]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2017年金额为1212.3万元,较2016年的1205.8万元略有增长0.5%[21]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017年为-72.2万元,较2016年的-17.0万元亏损扩大325%[21] - 公司2017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077.1万元,较2016年的1847.1万元增长12.5%[22] 行业背景和市场趋势 - 全球甾体激素药物销售额每年以10%~15%速度递增,2014年销售额约为800-1200亿美元[35] - 中国甾体激素原料药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约1/3,皮质激素原料药产能和产量居世界第一[35] - 生物发酵产业规划到2020年总产量达3800万吨,年均增长率8%,总产值超4500亿元[36] - 生物发酵产业规划培育10家以上总资产超100亿元的骨干企业[36] 安全生产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