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昆工科技(831152) - 2022 Q4 - 年度财报
昆工科技昆工科技(BJ:831152)2023-04-25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是集有色金属新材料和新型储能材料研发等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41] - 公司主营产品为高效节能降耗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阳极板等,属于先进有色金属材料范畴[42]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省(市)级“单项冠军”企业,获“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48] - 公司所属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国统局代码35)”中的采矿、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351),细分行业为C3516冶金专用设备制造[58] 公司上市及融资情况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3009.17万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5.8元/股,募集资金17453.19万元,新增股份于2022年9月1日上市[7] - 2022年9月1日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50] - 2023年3月24日,公司将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由红塔证券变更为西南证券[25] 公司研发与技术成果 - 2022年自主研发获授专利4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国际专利1件[6] - 公司承担国家863计划等30余项项目,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9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42] - 公司主要核心技术包括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阳极制备关键技术等[43] - 公司“高性能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电极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于2020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发明一等奖[43] - 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阳极使电解(积)能耗降低5%以上,锌和锰产量提高约2% - 6%、铜产量提高约3% - 10%[44] - 高性能铝合金阴极使锌产量提高2%左右,使用寿命提高30% - 50%[45] - 2022年9月9日公司获“一种大容量铅炭储能电池及制备方法”发明专利[55] - 公司利用自主研发技术进行铅炭电池产品生产及产业化开发[55] - 公司拥有的专利数量上期为99个,上上期为96个;公司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上期为68个,上上期为65个[122] 公司业务线数据 - 2022年电极材料业务销售收入515,472,293.19元,新产品栅栏型阳极板销售收入137,546,954.7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32%[50] - 报告期主营业务收入515472293.19元,较上年度减少2.29%;其他业务收入47743883.61元,较上年度增加22.63%[88] - 报告期阳极板营业收入393919617.41元,毛利率16.23%,较上年同期增加2.11个百分点[91] - 报告期华北地区营业收入92896710.15元,毛利率18.58%,较上年同期增加9.33个百分点[93]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为563,216,176.80元,较2021年减少0.58%[2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077,504.74元,较2021年增长35.95%[29] - 2022年末资产总计727,678,365.49元,较2021年末增长76.27%[30] - 2022年末负债总计273,060,508.42元,较2021年末增长76.06%[30]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54,617,857.07元,较2021年末增长76.40%[30]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2,531,142.51元,较2021年减少213.54%[32] - 2022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3.26,存货周转率为5.95[32] - 2022年总资产增长率为76.27%,营业收入增长率为 -0.58%,净利润增长率为35.95%[33] - 营业收入业绩快报为563,838,039.04元,年度报告为563,216,176.80元,差异率-0.11%[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业绩快报为43,446,517.29元,年度报告为42,077,504.74元,差异率-3.15%[34]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35,599,553.10元、152,034,397.48元、105,942,552.22元、169,639,674.00元[36]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6,239,209.55元,所得税影响数为2,455,762.85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0.00元[37] - 2022年末货币资金178,635,598.43元,占总资产24.55%,较2021年末增长930.83%[73] - 2022年末应收票据49,526,458.33元,占总资产6.81%,较2021年末增长151.61%[73] - 2022年末应收账款164,551,122.64元,占总资产22.61%,较2021年末增长3.58%[73] - 2022年末存货98,513,814.75元,占总资产13.54%,较2021年末增长55.19%[73] - 2022年末固定资产111,119,034.43元,占总资产15.27%,较2021年末增长31.00%[73] - 2022年末在建工程53,576,750.05元,占总资产7.36%,较2021年末增长753.80%[73] - 2022年末短期借款127,557,876.93元,占总资产17.53%,较2021年末增长52.90%[73] - 报告期末货币资金178,635,598.43元,较上年期末增加161,306,356.02元,增幅930.83%,因公开发行股票获募集资金[75] - 报告期末应收票据49,526,458.33元,较上年期末增加29,842,683.23元,增幅151.61%,因非6 + 9银行银行承兑汇票增加[75] - 报告期末存货98,513,814.75元,较上年期末增加35,035,696.68元,增幅55.19%,因发出商品增加[75] - 报告期末在建工程53,576,750.05元,较上年期末增加47,301,652.66元,增幅753.80%,因年产60万片高性能铝合金阴极产业化及新材料研究院建设项目投入增加[76] - 2022年营业收入563,216,176.80元,较2021年减少0.58%[83] - 2022年营业成本482,828,439.48元,占营业收入比重85.73%,较2021年减少2.76%[83] - 2022年研发费用16,754,717.88元,占营业收入2.97%,较2021年增加36.84%[83] - 报告期末营业利润36,153,424.93元,占营业收入6.42%,较上年增加11.71%[84] - 报告期末营业外收入10,020,159.49元,占营业收入1.78%,较上年增加1,728.77%[84] - 报告期末净利润42,077,504.74元,占营业收入7.47%,较上年增加35.95%[84] - 报告期研发费用16754717.88元,较上年度增加4510942.16元,增幅36.84%[85] - 报告期财务费用4832201.82元,较上年度减少2877072.37元,降幅37.32%[85] - 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2531142.51元,较上年度减少61183863.33元,降幅213.54%[99] - 报告期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1793599.64元,较上年度减少44083984.92元,降幅571.81%[99] - 报告期投资额133298333.7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906.51%[10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4.45%[167] - 流动比率较上年末增加0.42个百分点,利息保障倍数较上年增加3.8个百分点[168] 公司项目进展 - 公司与驰宏呼伦贝尔、金诚信等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海外合资建厂前期沟通,完成中国制造网线上门店开业[51] - 公司实施完成工业尺寸钛基阳极前处理等工艺开发,完成批量铜电积用中试板试制及性能测试[52] - 公司推进极板业务生产线改造,提升晋宁生产基地产能[53] - 募投项目年产60万片高性能铝合金阴极产业化及新材料研究院建设项目预计2023年完工投产[53] - 公司建成首条设计产能2GWH的大容量铅炭储能电池生产线并开展小规模产品批量试制及应用性能测试[56] - 公司完成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前驱体单批次放大7.2kg工艺研究及成套装备试制,产品批次性能稳定[57] - 年产60万片高性能铝合金阴极产业化及新材料研究院项目,本年度投入2563.22万元,累计投入2773.62万元,项目进度14.85%[104] - 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惰性阳极板生产线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本年度投入801.26万元,累计投入857.11万元,项目进度11.63%[106] - 高性能铅炭电池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本年度投入1722.67万元,累计投入1722.67万元,项目进度43.07%[106] - 低碳节能复合电极制备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处于研究阶段[123] - 高容量双电耦合储能电池活性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处于研究阶段[124] - 高性能铅炭电池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处于中试阶段[124] - 新型能源储能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处于研究阶段,目标是实现材料小试规模的批量稳定生产[125] - 铅基材料浇铸镶件模具热变形和消缺方式研究项目处于研究阶段,旨在提高镶件模具使用寿命,降低成本[125] - 高性能铝阴极板关键技术及其防腐涂层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处于中试阶段,为铝阴极板业务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26] - 传统铅基阳极板高效制备技术和先进装备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处于中试阶段,提升产品使用寿命和市场竞争力[126] - 高注胶量多规格集成专用注塑模具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处于中试阶段,为拓展复合材料注塑防腐市场提供技术支撑[126] - 2022年9月公司拟投资建设昆明市晋宁区和麒麟区储能项目[190] - 2023年2月公司终止上述两项目并拟实施新项目[191] - 新项目包括年产2000万kVAh新型铅炭长时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和陆良县铅炭储能电池用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项目[191] - 2022年9月投建麒麟区铅炭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对价约12亿元[193] - 2022年9月投建昆明市晋宁区大容量铅炭长时储能电池板栅及储能电池项目,对价约10亿元[193] 行业环境与市场情况 - 公司所处行业竞争激烈,存在通过降价获取订单的情形[14] - 生产所需原材料占生产成本比重大,采购资金量大,销售结算周期长,应收账款金额大[14] - 储能电池项目正从中试向产业化推进,产业化生产连续性和稳定性及产品质量性能未经验证[14] - 产品所用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超90%,主要为铅、银等金属[13] - 有色金属湿法冶金电解/电积环节的能耗占整个有色金属冶金企业能耗的70%以上[58] - 《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60] - 公司所处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大,影响公司产品价格[61] - 公司所处行业下游市场需求与有色金属湿法冶金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有周期性[61] - 冶金专用设备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关键期,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升[62] - 全球能源危机使海外企业减产,中国因矿产资源丰富受益,各公司加大产能投放[63] - 2022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774.30万吨,同比增长4.30%,进出口贸易总额3273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5% [64] - 2022年铜、铝、铅、锌现货均价分别为67470元/吨、20006元/吨、15260元/吨、25154元/吨,同比涨幅为 - 1.5%、5.6%、0.1%、11.4% [64] - 2022 - 2030年我国铜资源和铜材预计需求和供应累计缺口达5000万吨,2009年以来全球精炼锌产量和消耗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63%和2.01% [65] - 2022年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6.9GW/15.3GWh,增长率均超180%,单年新增规划在建规模达101.8GW/259.2GWh [68] - “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55% - 70% [68] - 2022年十省市布局新型储能示范项目216个,规模合计22.2GW/53.8GWh,其中安徽规划功率规模5.1GW居首,河北储能容量规模15.1GWh最大 [69] - 2022年国家及地方出台储能直接相关政策约600余项,国家和各地方共发布市场规则相关政策85项 [69] - 2022年独立储能接近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的50%,发电侧储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同比增长超200%,与风电、光伏新能源配套的发电侧储能装机占比接近90%[70] - 2022年全国16个省市最大峰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