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产减值情况 - 公司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无形资产、使用权资产及其他应收款减值亏损分别为14.43亿元、33.49亿元、0.19亿元及9.26亿元[4] - 恒驰5新能源汽车制造现金产生单位资产可收回金额为158亿元,账面价值为173.41亿元,资产组减值总额为15.41亿元[10] - 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为122.24亿元,占新能源汽车现金产生单位账面价值的70.49%,减值金额按比例分配为10.86亿元[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车现金产生单位开发成本的减值亏损为人民币3337百万元,其中恒驰5为176百万元,恒驰6及7为3161百万元[18] - 因资金不足,公司于2023年暂停恒驰6、恒驰7的开发及验证程序,其开发成本全额减值[20] - 2023年电池业务资源被重新分配至恒驰5汽车制造而停止,新能源电池现金产生单位估值按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厘定,成新率介乎49%至84%[21] - 在建楼宇成新率为78%,在建安装机械及设备采用价格指数调整法调整重置全价,新能源电池现金产生单位相关在建工程减值金额为50百万元[21][22][23] - 新能源汽车制造及新能源电池业务在建工程减值总额为1136百万元[23] 恒驰5新能源汽车制造估值情况 - 2023年恒驰5新能源汽车制造估值按持续经营前提并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6号按使用价值基准进行[10] - 估值采用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模型[12] - 厘定可收回金额时采用的除税前贴现率约为18.25%,终期增长率为3%[14] - 搜索可资比较公司的挑选标准为主要营业地点位于亚太区、具有流动市场交易及充足资料的上市公司、主要生产及制造新能源汽车[15][17] - 选出的可资比较公司有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理想汽车集团、小鹏汽车有限公司、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蔚来集团[15] - 本次估值就集团应占现金流量使用的贴现率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6] - 恒驰5开发成本减值评估中,无风险比率2.94%,市场风险溢价6.75%,再杠杆化贝他值1.0492,规模溢价1.39%,权益成本20.40%,债务权益比率39.81%,债务成本13%,除税后债务成本9.75%,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7.36%(约整17.00%)[18] - 税前贴现率及终期增长率分别约为18.25%及3%[19] 公司业务调整情况 - 公司更改恒驰5制造、其他车型开发成本及电池制造的输入数据、减值方法,与2022年相比有所变动[6] - 因资金不足,公司于2023年暂停恒驰6、恒驰7的开发及验证程序,其开发成本全额减值[20] - 2023年电池业务资源被重新分配至恒驰5汽车制造而停止,新能源电池现金产生单位估值按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厘定,成新率介乎49%至84%[21] 其他应收款情况 - 其他应收款中与关联方金额共计16906百万元,其中14573百万元于2023年5月12日出售健康管理后重新分类[24] - 公司评估其他应收款可收回性时结合内部信用评级、外部信用评级等多项指标[24][25] - 公司应收非控股股东款项为1.42亿人民币,应付中国恒大集团同系附属公司等款项为232.3亿人民币[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不同阶段违约损失率分别为8.48%、22.05%、82.26%、100.00%,违约概率均为100.00%,前瞻性调整因子多为99.66%和100%[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第1阶段其他应收款账面总值为16953802千元,亏损拨备为169950千元[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第2阶段其他应收款账面总值为1519295千元,亏损拨备为286835千元[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第3阶段其他应收款账面总值为915373千元,亏损拨备为915373千元[31] - 公司对与关联方的结余采用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法按预期信贷亏损第1阶段评估,未计提任何拨备[28] - 公司聘请独立资格估值师对与第三方及非控股股东的结余进行预期信贷亏损评估[28] - 估值师采用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法评估与非控股股东及收购土地使用权按金有关的预期信贷亏损不重大且属第1阶段[29] - 估值师采用全期预期亏损法评估分组2及分组3属第3阶段[29] - 公司积极寻求收回其他应收第三方公司款项,梳理应收及应付关联方款项以抵销到期结余[31] 公司信贷风险处理情况 - 公司通过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入账信贷风险,计算预期信贷亏损率时考虑历史亏损率并调整前瞻性宏观经济数据[26]
恒大汽车(00708)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