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29,32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0,183千港元增长64.5%[2] - 期内亏损为20,34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5,589千港元收窄42.8%[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6,96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1,677千港元收窄46.4%[3] - 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2.48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4.64港仙收窄46.6%[3]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1696.8万港元和3167.7万港元[28][37]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分别为2.48港仙和4.64港仙[37]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总借贷成本分别为2786.8万港元和3415.7万港元[22]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总额分别为38万港元和8.6万港元[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综合收益从去年同期的2亿零18.3万港元增加约1亿2914.3万港元或65%至3亿2932.6万港元,主要因物业销售1亿5288.6万港元[37]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329326千港元,2023年为200183千港元[21]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综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9962千港元,2023年为35503千港元[19]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2,568,227千港元,较6月30日的2,595,092千港元减少1.0%[4] - 流动资产为627,447千港元,较6月30日的771,813千港元减少18.7%[4] - 流动负债为999,965千港元,较6月30日的995,596千港元增加0.4%[4] - 流动负债净值为372,518千港元,较6月30日的223,783千港元增加66.4%[4] - 非流动负债为243,676千港元,较6月30日的390,650千港元减少37.6%[5] - 资产净值为1,952,033千港元,较6月30日的1,980,659千港元减少1.4%[5]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投资物业账面价值均为19亿9040万港元[31]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发展中物业及待售物业账面净额分别约为3亿4133.2万港元和4亿8512.3万港元[32]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分别为4966.7万港元和6139.9万港元[34]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总额分别为5896.1万港元和5977万港元[3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0.3306(2024年6月30日为0.3619)[48]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938.7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4915.6万港元)[48]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借贷约为1.4364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1.36169亿港元)[48]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约为8.79727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10.36236亿港元)[48]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珠宝业务销售予外界客户收益为162355千港元,2023年为187901千港元[19]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物业投资及发展销售予外界客户收益为165882千港元,2023年为10383千港元[19] - 2024年来自珠宝业务确认销售货品收益为162355千港元,2023年为187901千港元[21] - 2024年来自物业投资及发展确认销售货品收益为152886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21] - 珠宝分部收益由去年中期的1.87901亿港元降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1.62355亿港元,减少约2554.6万港元或14%[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珠宝分部溢利775.9万港元,去年中期亏损880.4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38] - 物业销售及租金收入收益分别约为1.52886亿港元及1299.6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1.55499亿港元[41] - 恒珀合约销售总额约2.131亿港元,其中1.52886亿港元已在报告期确认收益,6021.4万港元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确认[41] - 恒珀42个住宅单位中36个已达成合约销售,约占总数85.7%[41] - 租金收入较2023年同期增加261.3万港元,主要因恒汇中心租出更多单位[41] 集团运营及资金相关情况 - 集团向买方移交待售物业已落成单位总代价约6020万港元,剩余物业预计盈利出售偿还银行贷款[8] - 集团有超2.83亿港元未提取银行信贷融资用作营运资金[8] 会计准则应用情况 - 集团在本中期期间首次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12] - 多项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生效时间从2025 - 2027年不等,部分未确定生效日期[15][16]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2023年:无)[27] 雇员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聘用约451名雇员,较2024年6月30日的465名有所减少[55] 购股计划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10年购股计划下有效而尚未行使之购股权涉及920万股股份[56] 证券交易情况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8]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但在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区分及内部审核功能设置上有偏离情况[60][61] - 公司执行董事陈伟立兼任主席,其母亲郑小燕为董事总经理负责日常管理及市场推广业务[60]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未设立内部审核功能,董事会将每年检讨是否增设[61]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62]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五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批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中期财务报表[63] - 截至公告日期2025年2月24日,公司执行董事有陈伟立等5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余啸天等5人[65] 集团借贷及风险管理情况 - 集团借贷以港元、美元及人民币计值,采用远期外汇合约减低英镑汇率波动风险,资本结构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无变动[53]
恒和集团(00513)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