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2,94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8,625千港元下降14.7%[4] - 本期除税前亏损为7,74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164千港元增加144.7%[4] - 本期亏损为7,74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154千港元增加145.5%[4] - 本期全面亏损总额为8,39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944千港元增加185.2%[4] - 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53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0.39港仙增加35.9%[5] - 2024年总收入32,946千港元,2023年为38,625千港元,同比下降14.7%[17] - 2024年除税前亏损7,744千港元,2023年为3,164千港元,亏损扩大[21]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0.53港仙和0.39港仙,对应亏损额为7215千港元和4574千港元,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分别为1356308千股和1181743千股[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约32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4.8%,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7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6.5%[68] 公司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8,631千港元,较6月30日的20,725千港元下降10.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30,047千港元,较6月30日的38,660千港元下降22.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4,721千港元,较6月30日的6,697千港元下降29.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41,728千港元,较6月30日的50,123千港元下降16.8%[8] - 2024年12月31日综合总资产48,678千港元,综合总负债6,950千港元[23]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为223千港元,6月30日为1817千港元,其中可循環再造油从1792千港元降至198千港元[33]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为1433千港元,6月30日为4949千港元,授予客户信贷期为30日内[35]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及利息为2266千港元,6月30日为2165千港元,贷款以13辆汽车抵押,年利率10%,2025年3月到期[35] - 2024年12月31日贷款抵押品市场价值约为3576000港元,6月30日为4418000港元[36] - 2024年12月31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流动部分为15337千港元,6月30日为13332千港元[38]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为135千港元,6月30日为零,采购货品信贷期为30日内[40]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法定股本均为4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均为135631千港元[4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总额约3000万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47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6.4[7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4870万港元,无对外借贷,资本负债比率不适用[7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和或然负债[83][84] 公司成本费用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7,608千港元,2023年为7,192千港元[25]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的预期信用损失拨备59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25] - 2024年法律及专业费用1,101千港元,2023年为1,027千港元[25] - 2024年汇兑亏损净额10千港元,2023年为汇兑收益34千港元[25] - 2024年短期租赁之租赁费用1,332千港元,2023年为1,068千港元[25] 公司税务相关情况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税务亏损或估计应评税利润与未动用税项亏损对销,未计提香港利得税、德国所得税和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德国和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30%和25%[28][29]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付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为零港元[31]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89] 公司业务线构成 - 公司主要业务活动为投资控股,集团从事建筑废料贸易、建筑物料处理服务、循环再造油/生物柴油贸易及加工等业务[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主要从事可再生能源、建筑废料及处理服务、塑料回收/金属废料、放债业务[45] 公司业务线具体情况 - 可再生能源业务专注循环再造油/生物柴油贸易,获ISCC验证,与多家顾问及经纪公司建立关系[46][47] - 可再生能源业务产品主要在中国及香港采购,售予海外及中国买家,客户包括原料供应商及回收商[49][50] - 建筑废料及处理服务业务自2007年开展,在德国建立稳定业务,客户包括当地建筑公司、政府机构及个人[57][59] - 塑料回收业务在德国和日本开展,高档次塑料回收处理业务2022年4月起停止,目前金属废料贸易不活跃[61] - 塑料回收业务分处理活动和购买 - 回收 - 转售活动,客户主要是德国及欧盟成员国塑料回收公司[62][64][65]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建筑废料及处理服务收入2,297千港元,可再生能源收入27,312千港元,塑料回收/金属废料收入1,701千港元,放债收入67千港元,其他收入1,569千港元[21] - 可再生能源业务循环再造油/生物柴油贸易及加工收入约27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2.7%[70] - 建筑废料及处理服务业务收入约23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200万港元[71] - 塑料回收/金属废料业务收入约17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20万港元,亏损净额增加22%至约280万港元[72] - 放债业务收入约10万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公司于2024年11月18日出售该业务[73]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情况 - 2024年11月18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Bliss Hour出售卓福100%股本权益,代价60万港元,已确认出售收益56.9万港元[43] - 已收或应收现金代价60万港元,出售的净资产为3.1万港元,出售附属公司现金流入净额已收30万港元[44] - 卓福2024年7月1日至11月18日收入6.7万港元,除税后亏损6000港元;2024年全年收入10.1万港元,除税后溢利1.8万港元[44] - 公司2024年11月18日出售卓福全部股本权益,预计偿还应收贷款及利息后终止放债业务[67] 公司股份配售情况 - 2023年11月24日,公司成功配售2.2亿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2776万港元,配售价较收市价折让约5.88%,配售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6.22%[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配售所得款项净额已动用约2236万港元,尚未动用约540万港元[78]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中国及德国有37名雇员,与2024年6月30日人数相同[88] 公司准则及守则相关情况 - 公司未提前采用2024年7月1日或之后开始财政年度尚未生效的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暂无法合理估计其影响[15]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兼任行政总裁职责外,已遵守所有原则及适用守则条文[90] - 公司已采纳上市公司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已确认全面遵守[93]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期间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并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证券[92]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政策,讨论风险管理等事宜,包括审阅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94] 公司报告及董事情况 - 中期报告将在适当时候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可供查阅[95] - 公布刊登日期公司有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5]
绿色能源科技集团(00979)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