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想云(06696) - 2024 - 年度业绩
多想云多想云(HK:06696)2025-03-21 19:2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1年6月1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2年11月9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8] - 公司创办人兼董事会主席刘先生在营销行业拥有逾15年经验[6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79077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19204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48.6%[3]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2768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1784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8.4%[3] - 2024年公司税前亏损189299千元人民币,2023年利润为30015千元人民币[3] - 2024年公司年度亏损185572千元人民币,2023年利润为33055千元人民币[3] - 2024年归属公司所有者每股基本亏损0.158元人民币,2023年每股基本收益0.041元人民币[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计9348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9568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2.3%[5] - 2024年流动资产总计74496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7934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8.6%[5] - 2024年流动负债合计34873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9661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7.4%[5] - 2024年净资产为48240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7801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16.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亏损为人民币185,572千元,净流动资产为人民币396,232千元,贸易应收款账面总值由人民币424,977千元增至人民币802,516千元[20] - 2024年和2023年集团最大客户达集团总收入的18.1%[24] - 2024年其他收入7,749千元,其中政府补助金6,317千元,2019年4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可获10%增值税进项加计扣除抵免[27]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11,577千元,其中无形资产核销 - 13,400千元[29] - 2024年财务成本3,208千元,其中银行借款利息开支2,401千元[29] - 2024年所得税前亏损189,299千元,2023年所得税前利润30,015千元[36]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3,727千元,2023年为3,040千元[32][36] - 2024年加权平均适用税率为1.97%,2023年为 - 10.13%[36] - 2024年审计师薪酬为1,386千元,2023年为1,531千元[31] - 2024年收入成本为1,658,708千元,2023年为1,074,194千元[31] - 2024年应收账款确认的减值损失准备金净额为129,193千元,2023年为65,761千元[31] - 2024年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为107,841千元,2023年为0千元[31]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0.158元,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041元[38] - 2024年稀释每股亏损0.158元,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0.040元[40]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支付或宣布任何股息[37] - 应收账款2024年为802,516千元,2023年为424,977千元;减值后2024年为561,841千元,2023年为313,495千元[49] - 应付账款2024年为51,108千元,2023年为18,483千元[51] - 法定股本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1,000千港元(887千元人民币);已发行缴足股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136千港元(123千元人民币)[53] - 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约为人民币1790774千元,同比增长约50.2%,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1192040千元[67][68]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成本约为人民币1663085千元,同比增长约54.8%,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1074194千元[71][75] - 公司整体毛利润约为127,689千元,同比上涨约8.4%(2023年同期约117,846千元)[78] - 销售及营销开支约为53,109千元,同比上涨约741.8%(2023年同期约6,309千元)[79] - 行政管理支出约为20,099千元,同比下降约16.6%(2023年同期约24,104千元)[81] - 应收账款和其他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准备约为128,837千元,同比增长约96.4%(2023年同期约65,607千元)[82] - 其他收入约为7,749千元,同比下降约26.4%(2023年同期约10,528千元)[85] - 其他亏损约为11,577千元(2023年其他收益约为642千元)[86] - 财务成本约为3,208千元,同比上涨约7.6%(2023年同期约2,981千元)[87] - 所得税前亏损约为189,299千元,同比下降约730.7%(2023年同期所得税前利润约30,015千元)[88] - 所得税抵免同比上涨约22.6%,达约3,727千元(2023年同期约3,040千元)[89] - 集团净亏损为185,572千元,同比下降约661.4%(2023年同期净利润约33,055千元),净亏损率为10.4%(2023年同期净利率为2.8%)[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权益为482,405千元,2023年同期为578,016千元;股本为123千元,2023年同期为72千元;储备为480,850千元,2023年同期为576,443千元[10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总额为744,963千元,2023年为579,342千元;流动负债总额为348,731千元,2023年为196,613千元;流动比率为2.2倍,2023年为2.9倍[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和银行存款为21,281千元,2023年为26,131千元;银行借款为73,123千元;资本负债率为15.0%,2023年为9.1%[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开支约35,605千元,其中固定资产613千元,无形资产32,267千元,使用权资产2,725千元[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就物业、厂房及设备已签约但未在综合财务报表中拨备的总资本承诺为无,2023年为11,090千元[105] - 报告期内,集团董事及其他员工的员工成本总额为25,917千元,2023年同期为22,643千元[1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整合营销服务收入1,783,247千元,成本1,643,499千元;SaaS互动营销服务收入7,527千元,成本19,586千元;毛利127,689千元[26] - 2024年媒介广告资源成本为1605109千元,占比96.5%,同比上涨64.4%;制作成本为19137千元,占比1.2%,同比下降64.3%;设备租赁成本为1347千元,占比0.1%,同比下降38.5%;员工成本为14474千元,占比0.9%,同比上涨45.2%;SaaS成本为19525千元,占比1.2%,同比下降28.9%;其他成本为3493千元,占比0.2%,同比下降20.0%[73] 无形资产相关数据变化 - 无形资产成本截至2023年1月1日为126,224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164,647千元[42] -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截至2023年1月1日为20,090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161,292千元[42] -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110,123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3,355千元[42] - 2025年无形资产摊销费用预计减少约16,900千元[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SaaS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109,379千元,可收回金额约为1,538千元,确认减值损失约107,841千元[45][46] - 2024年核銷金额为13,400千元的建筑施工设计[47]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 - 2024年公司聚焦新消费垂直新媒体,在原有整合营销服务能力基础上提供内容电商效果类案例服务[56] - 公司项目屡获中国广告长城奖、中国广告营销大奖等多项荣誉[56] - 未来预期中国文化及体育活动大型场地数目增加,内容营销服务将持续发展[58] - 公司计划拿下小红书、腾讯一级代理商资质,提高品效合一解决方案服务[58] - 公司具有整合“在线”及“线下”媒介管道资源的能力,能提供一条龙整合营销解决方案服务[61] - 公司拥有IP内容运营及商业化能力,可推广客户品牌及产品并提高IP内容价值[63] 公司股权交易与资金使用 - 2024年4月17日公开发售4亿股,6月15日发行1.6亿股[53] - 2024年4月30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参与成立合伙企业,持有19.9996%股权,注资200万元[111] - 上市募集资金净额约267.30百万港元,2023年12月14日,约51.6百万港元(占所得款项净额约19.3%及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53.3%)重新分配予成立合营公司[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净额2.673亿港元已全部使用,其中加强SaaS互动营销平台研发占比14.7%(3920万港元)、扩大知识产权内容组合及综合营销解决方案业务占比44.5%(1.19亿港元)等[118] - 2023年12月28日,公司拟向股东公开发售4亿股股份,每股价格0.15港元,较相关收市价折让34.50%和31.19%,所得款项净额约5300万港元[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5300万港元已全部使用,其中购买媒体资源占比90%(4770万港元)、一般营运资本占比10%(530万港元)[121] - 2024年6月15日,公司与2024年认购人签订协议,认购1.6亿股股份,每股认购价格0.25港元,较相关收市价折让1.96%和溢价8.7%,所得款项总额约4000万港元,净额约3990万港元[121] - 公司拟将2024年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75.19%(约3000万港元)用于购买媒体资源,其余约24.81%(约990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4年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3990万港元已全部使用,其中购买媒体资源占比90%(3000万港元)、一般营运资本占比10%(990万港元)[123] - 2025年3月14日,公司与2025年认购人签订协议,认购1200万股股份,每股认购价格3.10港元,募集资金总额3720万港元,净额约3710万港元[124] - 公司拟将2025年认购事项募集资金用于购买媒体资源(3339万港元)和一般营运资本(371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使用[124][126] 公司股份合并相关 - 2025年1月6日,公司拟实施股份合并,每20股现有股份合并为1股合并股份,法定股本将由100万港元增至200万港元,每手买卖单位由2000股现有股份改为1000股合并股份[127] - 股份合并完成前法定股本为100万港元,分为100亿股现有股份;合并生效后法定股本为100万港元,分为5000万股合并股份;增加法定股本生效后法定股本为200万港元,分为1亿股合并股份[128] - 股份合并完成前、合并生效后及增加法定股本生效后,已发行及缴足或入账列作缴足股本均为13.6万港元,分别对应13.6亿股现有股份、6800万股合并股份、6800万股合并股份[128] - 股份合并完成前未发行股本为86.4万港元,分为8.64亿股现有股份;合并生效后未发行股本为86.4万港元,分为4320万股合并股份;增加法定股本生效后未发行股本为186.4万港元,分为9.32亿股合并股份[128] - 2025年3月14日,公司与六名2025年认购人签订六份2025年认购协议,认购总计1200万股2025年认购股份,每股认购价格为3.10港元[128] 公司其他事项 - HKFRS 9和HKFRS 7修正案在会计年度始于2026年1月1日及其后期间生效,HKFRS 18生效日期待定[13] - 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法编制,部分金融资产和转换期权以公允价值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