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收益为307,364千港元,同比增长5.4%(2023年:291,560千港元)[2][5] - 2024年净亏损4,447千港元(2023年净利润1,088千港元),每股亏损0.37港仙[2][5][7] - 2024年自有标签产品业务收益为3.074亿港元,同比增长5.4%(增加1580万港元)[52] - 2024年确认收益307,364千港元,2023年为291,560千港元[27] - 报告期间公司录得亏损净额约4.4百万港元,而2023年度为纯利润约1.1百万港元[61] - 2024年公司亏损净额约为660万港元,较2023年的1000万港元亏损有所收窄[5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增长3.0%至256,785千港元(2023年:249,259千港元)[5] - 2024年销售成本为2.568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3.0%(增加750万港元)[53] - 已售存货成本从2023年的216,245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224,851千港元,增幅约4.0%[31]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3年的49,099千港元微增至2024年的49,383千港元,增幅约0.6%[31]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42,180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43,518千港元,增幅约3.2%[31] - 2024年行政开支为435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130万港元[55]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15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40万港元[54] 毛利率和毛利 - 毛利率提升至16.5%(2023年:14.5%),毛利增长19.6%至50,579千港元[5] - 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的14.5%提升至2024年的16.5%[52][53]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大幅下降78.6%至3,003千港元(2023年:14,046千港元)[5]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2023年的14,046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4年的3,003千港元,降幅约78.6%[30] - 租金收入从2023年的348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485千港元,增幅约39.4%[30]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未变现公允价值收益净额从2023年的亏损4,552千港元转为2024年的收益3,840千港元[30]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由2023年度的14.0百万港元大幅减少至报告期间的3.0百万港元,降幅约11.0百万港元[5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收益约为7.0百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4.8百万港元)[59] 融资成本 - 融资成本净额改善21.4%至1,881千港元(2023年:2,394千港元)[5] - 融资成本净额在2024年为-3,370千港元,较2023年的-4,001千港元有所改善[32] - 融资成本净额由2023年度的2.4百万港元减少至报告期间的1.9百万港元,降幅约0.5百万港元[56] 资产负债和流动性 - 资产总值增长3.0%至260,599千港元(2023年:252,905千港元)[2] - 流动负债增长13.5%至128,720千港元(2023年:113,398千港元)[2] - 资产负债率升至39.0%(2023年:30.3%)[3]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3年的69,694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60,904千港元,降幅为12.6%[9] - 流动资产总额从2023年的183,211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199,695千港元,增幅为9%[9] - 银行及手头现金从2023年的51,618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54,056千港元,增长4.7%[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的66,792千港元上升至2024年的85,678千港元,增幅为28.3%[9] - 银行借款及银行透支从2023年的37,280千港元增至2024年的49,335千港元,增长32.3%[10] - 负债总额从2023年的116,429千港元上升至2024年的129,434千港元,增幅为11.2%[10] - 权益总额从2023年的136,476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131,165千港元,降幅为3.9%[9] - 流动负债从2023年的113,398千港元增至2024年的128,720千港元,增长13.5%[10] - 存货从2023年的27,969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26,395千港元,降幅为5.6%[9]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约为71.0百万港元(2023年:69.8百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70.8百万港元(2023年:67.9百万港元)[63]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及透支约为49.3百万港元(2023年:37.3百万港元),借款年利率介于3.8%至5.7%(2023年:5.0%至6.9%)[63] 税务 - 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合资格法团首200万港元按8.25%税率征税[33] - 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率为25%,小型薄利企业年收入不超过300万元部分适用5%税率[34] - 阿联酋附属公司企业税率为9%,首375,000阿联酋迪拉姆免税[34] - 2024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为1,404千港元,较2023年的804千港元增长75%[35] - 报告期间所得税开支为1.1百万港元,而2023年度为所得税抵免1.3百万港元[60] 业务线表现 - 2024年背包及其他产品收益占比达68%(2.077亿港元),较2023年的47%显著提升[52] - 公司主要营运决策人从产品角度评估表现,自有标签产品分部为主要呈报分部[24] - 公司经营分部包括设计、开发、采购、制造及销售包袋、行李箱及配件等产品[25] 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非流动资产从2023年的20,677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18,971千港元,降幅约8.2%[28] - 香港地区非流动资产从2023年的11,416千港元小幅下降至2024年的11,110千港元,降幅约2.7%[28] - 海外业务汇兑亏损864千港元(2023年收益1,157千港元)[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继续复苏,但各地区复苏可能不均衡[91] - 集团计划在东南亚(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多元化供应链网络[93] - 公司未实施外汇对冲政策,主要面临美元及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74] 财务报告准则 - 公司已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自2024年1月1日起生效[18] - 应用经修订准则对当期及过往期间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8] - 公司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可能影响损益表呈列及披露[22] - 公司正在评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对综合财务报表的详细影响[22]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裕利高发展以123.3万美元(约958.9万港元)出售1100股优先股[48] - 2025年3月3日完成优先股赎回事项,赎回价为1,233,000美元(约9,589,000港元)[66] - 裕利高发展以650万港元代价转让合作框架协议下的所有权利及义务[88] - 转让及更替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47万港元,将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90] - 2022年12月19日裕利高发展与CCC订立合作框架协议,投资开发主题公园促进长洲旅游业[89] - 2024年供应框架协议年度上限由70.0百万港元修订为85.0百万港元[78] - 新供应框架协议年度上限为100.0百万港元,期限为2025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78] - 2024年实际交易金额为70,444千港元,低于修订后的年度上限85,000千港元[81] - 公司未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零)[75]
植华集团(01842)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