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总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7] - 公司核数师为天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8]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有恒生银行、中国银行(香港)和创兴银行[8] - 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GEM上市,股份代号为8226[8] - 公司专门提供包括证券经纪、包销及配售等全面金融服务[9] - 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 - 公司业务主要由证券经纪、放债、证券投资及物业投资四大经营业务分部组成[2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收益约2400万港元,2023年为3060万港元,跌幅约为21.6%[11] - 公司2024年毛利约2300万港元,2023年为2960万港元[14] - 公司2024年净亏损约2470万港元,2023年为净溢利920万港元[14] - 2024年公司净亏损约247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净溢利约920万港元大幅下跌[20] - 2024年公司收益为2401.2万港元,2023年为3055.9万港元[15] - 2024年公司本年度溢利/(亏损)为 - 2469.5万港元,2023年为917.7万港元[15]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亏损)为 - 2428.3万港元,2023年为774.5万港元[15] - 2024年集团收益减少至约240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21.6%[49] - 2024年集团录得上市证券公允价值亏损约1140万港元,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约520万港元[49] - 2024年集团按审慎基准列账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约360万港元,保证金客户应收账款减值亏损约1860万港元[49] - 2024年集团录得净亏损约247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净溢利约920万港元有所减少[50] - 2024年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8090万港元,债务总额包括融资租赁约210万港元及借贷约15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1.0%[52][5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约18名雇员(2023年:20名),员工成本约为660万港元(2023年:530万港元)[70] - 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资本承担[59] - 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资产抵押[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已付及应付费用约700,000港元,与2023年相同,非审核相关服务费用为零港元[10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2024年不建议派发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14]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119] 供股情况 - 2022年8月29日公司完成供股,按每持有一股现有股份获发两股供股股份的基准,以每股0.3港元发行278,335,994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140万港元[54] - 供股所得款项中约7200万港元拟用于扩充集团保证金融资业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尚未动用,预计2025年12月或之前动用[54] - 供股所得款项中约940万港元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已用于拟定用途[55] 证券经纪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证券经纪业务收益约1560万港元,占集团年内收益约64.8%(2023年:74.0%)[31] - 2024年证券经纪业务中,经纪服务收益112.7万港元,2023年为106.1万港元;保证金融资收益1363.9万港元,2023年为1853.4万港元;配售及包销收益78.9万港元,2023年为303万港元[31] - 2024年12月31日就保证金客户产生的应收账款计提减值拨备约1860万港元[31] 放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放债业务利息收入与去年相比维持相对稳定[23] - 2024年个人贷款数量21人,未偿还本金4260万港元,利率6% - 36%;企业贷款数量10间,未偿还本金2410万港元,利率8% - 18%[39] - 2024年贷款利息收入约800万港元,占集团年内收益约33.1%;应收贷款及利息为6330万港元;确认减值亏损约360万港元;作出减值拨备约800万港元[41] - 2024年应收最大借款人及五大借款人应收贷款金额分别为500万港元(占7.5%)和1788.1万港元(占26.8%)[41] 证券投资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持有上市股权投资组合公允价值约5280万港元,录得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约1140万港元[44] 物业投资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约1200万港元,租金收入约50万港元,占集团年内收益约2.1%[47][48] 董事信息 - 辛懿锦女士38岁,2016年4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持有静宜大学中国文学学士学位及莱斯特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72] - 谭汐茵女士31岁,2022年9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持有英国萨里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拥有8年市场营销及公共媒体经验[72] - 关加晴女士35岁,2022年9月1日起由执行董事调任非执行董事,有逾10年银行、资产管理及投资领域经验[73] - 洪祖星先生84岁,2015年5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50年电影发行行业经验[74] - 吴华良先生45岁,2021年2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15年香港上市公司及私人公司会计及审核经验[76] - 汤显森先生86岁,2024年9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谢志成先生41岁,2011年4月加入集团,担任财务总监兼公司秘书,有逾15年香港上市公司及私人企业会计及审核经验[78] - 董事会目前由执行董事辛懿锦女士、谭汐茵女士,非执行董事关加晴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洪祖星先生、吴华良先生、汤显森先生组成[84]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除守则条文第C.1.6条外[81] - 因商务约会,两位独立非执行董事未出席2024年6月13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81]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董事遵守该守则及买卖标准规定[83] - 董事会将至少按年检讨现时常规,必要时作出变动[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举行1次股东大会和4次董事会会议[85] - 执行董事辛懿锦女士股东大会出席率为0%,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谭汐茵女士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85] - 非执行董事关加晴女士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85] - 独立非执行董事洪祖星先生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吴华良先生股东大会出席率为0%,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85] - 汤显森先生于2024年9月2日获委任,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陆建廷先生于2024年6月13日退任,股东大会出席率为0%,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50%[85]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按不超两年期限委任,每届股东大会三分之一在职董事须轮值退任,所有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89] - 公司委任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一名具会计专业资格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关加晴女士、洪祖星先生、吴华良先生出席率均为100%[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关加晴女士、洪祖星先生、吴华良先生出席率均为100%[98] - 公司无行政总裁角色,其职责由董事会成员承担[94] - 董事会男女董事比例达1比1,实现性别平等,未来将维持该比例并每年检讨加强多元化政策[99] - 审核委员会有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举行2次会议,洪祖星和吴华良出席率100%,陆建廷出席率100%,汤显森因9月2日获委任无会议可出席[102] - 投资委员会于2015年10月14日成立,负责制定投资政策和检讨确定集团投资组合[108] - 董事会持续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该系统被视为有效且充足,集团采用自下而上风险管理流程[109] - 内部审计部门评估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并向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汇报结果,审核委员会已在1次会议上商讨内部审计报告等文件[109] - 持有公司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且有投票权的股东,可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在请求提交后2个月内举行[111] - 公司设立股东通讯政策,通过财务报告、股东大会等向股东及持份者传达资讯,相关资料登载于联交所网站[112] - 公司于2024年检讨股东通讯政策,认为执行情况良好且有效[114] - 集团就内幕消息披露采纳多种程序措施,确保内部人士保密并适时向公众发布消息[115]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按GEM上市规则附录C2编制,本年度范围涵盖关键绩效指标[123]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公司在香港的证券经纪等业务活动[124]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26] - 董事会负责检讨及批核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事项和报告[127] - 公司通过多种活动与投资者、客户等持份者建立关系[129][133] - 公司与主要持份者通过会议等管道沟通,考虑其期望[134] - 公司通过内部讨论和考虑持份者意见,评估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重要性[136] - 公司列出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关键议题,如废气排放、雇员福利等[139] - 2024年集团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约50.39吨,每名雇员排放量为2.80吨/雇员,2023年分别为43.78吨和2.19吨/雇员[145] - 2024年汽油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直接排放为37.50吨,密度2.08;电力消耗产生的间接排放为10.60吨,密度0.59;用纸量产生的其他间接排放为2.29吨,密度0.13;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9.90吨(密度1.50)、10.69吨(密度0.53)、3.19吨(密度0.16)[145] - 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15,036.48公克,密度835.36;硫氧化物排放207.13公克,密度11.51;悬浮粒子排放1,107.10公克,密度61.51;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1,798.98公克(密度589.95)、162.53公克(密度8.13)、868.73公克(密度43.44)[148] - 2024年纸张无害废弃物产生量为0.48吨,密度0.03;碳粉匣为3.00个,密度0.17;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0.67吨(密度0.03)、4.00个(密度0.20)[152] - 2024年汽油消耗量为14,090升,密度783;电力消耗量为13,415千瓦 时,密度745;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1,057升(密度553)、13,531千瓦 时(密度677)[157] - 公司决策考虑保护环境及环境因素,董事会对集团环境因素负责,各业务分部实施相关环境措施[141] - 公司以减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为目标,制定环保管理政策及程序[142] - 公司实施降低能源消耗措施,如夜间或离开办公室关空调、夏天办公室温度维持25摄氏度、采用LED灯或节能光源等[145] - 公司采取减少污染物排放措施,如车辆选最短车程、关闭空驶车辆引擎、定期维护车辆等[150][153] - 公司推行多项减废管理计划及活动,如推行绿色资讯及电子通讯、办公室设备贴环保提示、使用旧信封及双页打印、建议使用再造纸等[154][156]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底前减少30%印刷纸及成品包装纸用量[163]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底前减少10%温室气体排放[163] 员工相关数据 - 报告期末公司在香港雇佣18名员工,2023年为20名[169] - 按性别划分,2024年男性员工11名,2023年为12名;女性员工7名,2023年为8名[169] - 按年龄划分,2024年30至50岁员工10名,2023年为13名;50岁以上员工8名,2023年为7名[169] - 按雇佣类型划分,2024年和2023年长雇员工分别为18名和20名,兼职/合约雇员均为零[169] - 按地区划分,2024年和2023年香港员工分别为18名和20名,香港境外员工均为零[169] - 报告期公司整体雇员流失率为16.7%,2023年为无[171] - 按性别划分,2024年男性员工流失率为18.2%,女性为14.3%,2023年均为0%[171] - 按年龄划分,2024年30至50岁员工流失率为30%,其他年龄段为0%,2023年均为0%[171] - 报告期内死亡及工伤数字为零,过往三个报告期无因工作死亡或工伤纪录[1
树熊金融集团(08226)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