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计87.75亿元,较2023年末的88.40亿元下降0.74%[5] - 2024年末公司负债合计72.99亿元,较2023年末的70.41亿元增长3.66%[7] - 2024年末公司股东权益合计14.76亿元,较2023年末的17.99亿元下降17.95%[8]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32.76亿元,较2023年度的31.45亿元增长4.16%[9]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成本33.71亿元,较2023年度的29.28亿元增长15.13%[9] - 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4.23亿元,较2023年末的10.35亿元下降59.09%[4] - 2024年末公司存货5.40亿元,较2023年末的2.29亿元增长136.71%[4] - 2024年末公司短期借款25.08亿元,较2023年末的13.81亿元增长81.60%[6] - 2024年度公司研发费用1.21亿元,较2023年度的1.03亿元增长17.37%[9] - 2024年度公司投资收益730.63万元,较2023年度的257.15万元增长184.13%[9] - 2024年度营业利润为 -4.03亿元,2023年度为 -2.25亿元[10] - 2024年度净利润为 -3.76亿元,2023年度为 -2.31亿元[10] - 2024年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5315.88万元,2023年度为1.08亿元[10] - 2024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 -3.23亿元,2023年度为 -1.23亿元[1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2.1322元/股,2023年为 -1.3099元/股[11] - 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为 -2.1322元/股,2023年为 -1.3099元/股[11] - 2024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13亿元[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52.78亿元,流动资产为31.00亿元,净流动负债为21.78亿元[16] - 2024年度公司在中国(香港除外)收入为32.7537852237亿美元,2023年度为31.4538550234亿美元;其他国家或地区2024年度收入为84.156544万美元[192] - 2024年度公司对外销售客户仅客户甲,销售额为3.8473632956亿美元,客户甲来自光伏玻璃产业产品[193] - 2024年度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6.136222354亿美元,坏账准备为553.63323万美元,账面价值为6.080859031亿美元;2023年度账面余额为7.6147605538亿美元,坏账准备为779.641793万美元,账面价值为7.5367963745亿美元[195] - 2024年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金额为49.673145万美元,比例为0.08%,计提比例100%;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金额为6.1312550395亿美元,比例为99.92%,计提比例0.82%[196] - 2023年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金额为51.9032万美元,比例为0.07%,计提比例100%;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金额为7.6095702338亿美元,比例为99.93%,计提比例0.96%[196] - 2024年账龄组合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5.9550963216亿美元,坏账准备为503.960085万美元,计提比例0.85%;低信用风险组合账面余额为1761.587179万美元[196] - 2023年账龄组合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7.4533635724亿美元,坏账准备为727.738593万美元,计提比例0.98%;低信用风险组合账面余额为1562.066614万美元[196] - 2024年期末单项评估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为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账面余额49.673145万美元,坏账准备49.673145万美元,计提比例100%[198] - 2024年按单项评估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较2023年减少2.230055万美元;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较2023年减少223.778508万美元[199] - 2024年度公司无销售额占对外销售总额达10%以上的客户,2023年度有一名[192] 公司经营与发展策略 - 公司将采取措施保证资金安全及改善经营业绩,如项目投产、提升产能、降低成本等[16] - 公司管理层认为未来12个月内能够持续经营[17]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与原则 -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2024年财务报表[18] - 公司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反映2024年12月31日财务状况和2024年度经营成果等[19] - 公司会计年度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20]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21] - 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22] - 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部分以公允价值计量,其余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原则[23]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合并日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账面价值计量[24]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为购买方付出资产等公允价值,差额确认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25]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26] - 报告期内,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或业务,将经营成果和现金流纳入合并报表并调整期初数[29] - 处置子公司时,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与商誉之和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31] - 分步处置子公司,若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当期损益;若不属于一揽子交易,按相应情况进行会计处理[32]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32] - 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 子公司的股权投资,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32] 合营安排与投资核算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公司确认与共同经营中利益份额相关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项目[33][36] - 公司对合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34]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义 - 现金指公司的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指公司持有期限短、流动性强等的投资[35] 外币业务与报表折算 - 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余额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按规定处理[37]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外采用发生时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处置境外经营时相关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38] 金融资产与负债分类及计量 - 金融资产于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40] - 公司将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和以摊余成本计量两类[4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按公允价值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4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金融资产包括应收款项融资等,按公允价值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除特定项目外计入其他综合收益[4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金融资产包括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等,按公允价值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取得的股利计入当期损益[4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按公允价值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4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等,按公允价值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5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包括短期借款等,按公允价值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50] - 持有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计入当期损益[46][51] 金融资产与负债终止确认 - 满足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等条件之一时,公司终止确认金融资产[52] - 符合指定能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等条件之一的金融负债,可在初始计量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47] - 公司修改或重新议定合同构成实质性修改时,终止确认原金融资产并按新条款确认新金融资产[53] - 金融资产转移保留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时,不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53] - 金融资产整体或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将相关两项金额差额计入当期损益[53] - 金融资产转移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收到对价确认为金融负债[54] - 金融负债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解除等情况,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57] - 金融负债全部或部分终止确认时,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57]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与减值 -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以报价确定公允价值,不存在则采用估值技术[59] - 公司对部分金融资产和财务担保合同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进行减值会计处理[60] - 对于特定交易形成的应收款项和合同资产等,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60][61] - 通常逾期超过30日,公司认为金融工具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61]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按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未显著增加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63] - 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按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64] - 存在减值客观证据的应收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单项减值准备[65] - 应收票据按承兑银行或公司信用评级划分组合计算预期信用损失[66][71] - 应收账款账龄组合参考历史经验等编制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低信用风险组合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66][71] - 应收账款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比例:0至6个月为0%,7至12个月为1%,1至2年为30%,2至3年为50%,3年以上为100%[68] - 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满足特定条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69] - 单项无法合理评估预期信用损失信息时,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按组合计算预期信用损失[70] - 应收款项融资按银行或公司信用评级、账龄等划分组合计算预期信用损失[71] - 应收利息、长期应收款等按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72] 存货核算 - 存货分类为原材料、在产品等,按成本初始计量,成本含采购、加工等支出[73] - 存货发出按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75] - 存货盘存制度采用永续盘存制[76]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80] -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跌价准备[78] 合同资产与负债列示 - 公司根据履行履约义务与客户付款关系列示合同资产或合同负债,已转让商品或服务有权收取对价且取决于其他因素的列示为合同资产[82] - 公司根据履行履约义务与客户付款关系列示合同资产或负债,已收或应收对价应转让商品或服务义务列示为合同负债,同一合同下以净额列示[124] 持有待售资产处理 - 同时满足当前可立即出售且出售极可能在一年内完成等条件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87] - 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净额的持有待售资产,账面价值减记至该净额,减记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85]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报中账面价值的份额确定初始投资成本[8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购买日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89] - 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按发行权益性证券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90] - 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当期投资收益[91]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按情况处理[91] - 公司按应享有或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份额,分别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并调整账面价值[92] - 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相关份额时,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调整[93] - 公司与联营、合营企业间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比例抵销后确认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全额确认[93]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部分处置权益法核算的按相应规则处理[95] - 因处置部分股权丧失对被投资单位控制权,剩余股权按不同情况核算并处理相关收益和权益变动[96] - 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属一揽子交易按一项处置处理,否则分别处理[97] 固定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30年,残值率3%,年折旧率3.23%[101] -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6 - 18年,残值率3%,年折旧率5.39 - 16.17%[101] - 运输工具折旧年限5年,残值率3%,年折旧率19.40%[101] -
彩虹新能源(00438) - 2024 - 年度业绩